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镇场新闻
扫帚尖上见真章!新街镇年轻干部“扫地”扫出“泥土香”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25-08-07
  • 【字体:    

“干部脚上有土,群众心里不堵。” 在 “干部素质提升年”,一把扫帚成为新街镇党员干部锤炼作风的 “试金石”,考验着干部是否肯弯腰、能沉心。每一次俯身清扫,都是对民意的丈量、对担当的淬炼,扫去的不仅是街巷尘埃,更是干部的 “机关气”

晨曦微明,镇里大喇叭响起集合令,年轻干部披红马甲、持扫帚走上青石板路。城建办杨雨洁边扫边记:谁家杂物堆积、哪段沟渠淤堵、哪位老人需帮扶……

曾几何时,干部多是 “坐车来、拍照走”。如今俯身清扫,既净地面,更 “扫” 进群众心坎。联合村张大爷见 “红马甲” 来了,也拿起扫帚加入清扫。

过去各村 “各扫门前雪”,清洁效果难持久。如今 “街巷作战图” 打破壁垒,16 个村(居)形成 “一盘棋”:班子成员总指挥,中层干部督战,年轻干部认领路段。每周五评 “红旗门”,末位者需会上反思并限期整改。

城建办 “00 后” 汪紫薇初扫苏湾村西巷时评比垫底。她随即联合村 “两委” 与群众破局:早班巡查、借车运大件,邀老党员轮岗、发动店主值守,傍晚召志愿者夜扫。最终街巷焕新,红旗上墙,让年轻干部体会到 “合力攻坚” 的力量。

“问题不过夜,整改不过周。” 晨曦未散,问题照片已传至工作群;夜幕降临,“线上会诊” 当场 “开方”。月度榜单公示,末位村庄需 “回炉”,榜首连冠者登光荣榜。

机制加持下,扫帚成了责任 “钢钎”。曾怕脏怕晒的 “00 后” 小杨,如今鞋底沾泥、手心起泡,从 “躲镜头” 变为 “抢镜头”。街巷按下 “长效美颜键”,“新街棕” 成了年轻干部的自豪标志,空气里灰尘渐少、青草味渐浓。

弯腰伸臂间,尘土褪去,人心亮堂。昔日 “敲键盘” 的干部,如今挥汗巷口,换来老乡 “这娃子真靠谱” 的认可。小汪也从怕红脸变得腰杆笔直,扫帚成了随身携带的 “标尺”。

半年间,全镇 16 个村(居)卫生焕然一新。干部 “红脸出汗” 成常态,群众发现他们不再 “打官腔”“走过场”,而是直奔问题、带着泥土归。“为人民服务” 的标语,化作干部鞋底的泥、身上的 “新街棕”。

一把扫帚,扫净的不只是街巷,更是年轻干部肩头的责任与担当,让群众工作本领扎根泥土,作风转变印记刻入民心。(随县融媒体中心 陈首龙  新街镇杨雨洁)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