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瑞纺织项目从洽谈到落地全程“绿灯”护航,茂盛生物靠着“量身服务”拿下5000吨新订单,9家小微企业通过“政府敲门”服务获得超6000万元贷款……
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企业的扎根意愿与发展速度。随县厉山镇以产业链延伸、精准化帮扶、生态化培育的扎实举措,让营商环境成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硬支撑”。
链上发力,筑牢产业发展“硬支撑”
“从洽谈对接到签约落地,政府全程‘保驾护航’,不仅吸引了我们自愿来,更坚定了我们放心大胆投资的信心。”7月16日,随州市华瑞纺织年产万吨棉纱项目签约仪式上,企业负责人李先生说道。
作为随县纺织产业核心区,厉山镇已培育灯耀纺织、雄丰布业等龙头企业,形成年产值超10亿元的织造产业集群,产品畅销粤闽浙等地。但长期以来,镇区纺织企业的上游棉纱依赖外购,成为制约产业发展壮大的“卡脖子”问题。
哪里是痛点,哪里就是工作的切入点。沿着这一思路,厉山镇政府主动谋划延链强链工程,推动华瑞纺织项目落地厉山镇工业园。
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规划用地35亩,将建1.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配备全自动清梳联、智能络筒机等先进设备。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棉纱、混纺纱1万吨,可满足本地30%以上原料需求,为下游企业降低15%采购成本,填补厉山棉纱生产的空白,构建起“纺纱—织造”的完整链条。
此外,项目建成后还将带动120余人就业,同步激活物流、包装等配套产业,让纺织产业的“链条”更紧、“根基”更牢。
精准滴灌,当好企业发展“服务员”
“5000吨新订单、10处示范基地,这份‘成绩单’离不开地方政府和部门的‘量身服务’。”湖北茂盛生物负责人算起发展账时,难掩欣喜。
作为厉山镇的生物肥生产龙头企业,茂盛生物主营生物有机肥,技术扎实却面临“品牌不响、渠道不宽”的困境。
“百名干部进百企”走访发现问题后,厉山镇政府迅速组建由主要领导牵头、经贸办参与的工作组,打出一套服务“组合拳”:牵线县供销社专题对接3次,促成“优质化肥进乡村”合作;创新“示范基地+订单农业”模式,在10个村湾建设示范基地,形成“示范—试用—订单”闭环;助力企业申报并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工作组还构建“驻企跟踪+定期回访”机制,确保上门服务不断档,先后解决原材料运输、用工调度等问题8件,以热情、周到、主动的“店小二”服务助力企业轻装前行。
强基赋能,打造营商环境“好生态”
“深化‘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加大企业诉求事项办理的跟踪督办和回访力度,解决企业痛点难点问题……”在厉山镇机关干部素质提升课堂活动中,来自经济发展办的工作人员正带领着大家学习《整体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方案》。
今年以来,厉山镇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抓手,将营商环境相关的政策文件纳入支部主题党日、干部素质提升课堂等日常学习中,还积极组织多名干部参加经济领域年轻干部强基训练营,推动干部持续提能力、转作风、优环境,以干部作风之“好”助推营商环境之“优”。
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镇政府联合农商行等金融机构开展“政府敲门、政策上门”服务,今年已帮助9家企业和48人获得贷款超6000万元。
当外地客商走进镇工业园,不仅能看到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更能感受到“遇事有人帮、办事不求人”的温暖氛围。
如今的厉山镇,营商环境的“春风”正吹绿产业发展的“沃土”,未来必将有更多企业在这里扎根生长、发展壮大,书写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随县融媒体中心 黄思寒 厉山镇 谢成成、邱宏爽)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