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9月,德、意、日订立军事同盟。日本帝国主义为配合德国法西斯的侵略行动,准备向太平洋扩张,急谋结束侵华战争,因而加紧了对蒋介石的诱降。而英美为谋求他们的在华利益,以大量的援华贷款诱使蒋介石就范,想利用中国牵制日本。在此情势下,国民党顽固派更不能容许已经强大起来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继续发展下去,于是便蓄意发动更大规模的反共高潮,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就是这次反共高潮的顶峰。
1941年,蒋介石在制造皖南事变的同时,划鄂豫边区为鄂中、襄西和襄东三个清剿区,妄图于1941年底全歼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摧毁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面对这一严重局势,鄂豫边区党委和纵队首长要求各地区党组织和所属部队紧急动员起来,为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阴谋,为完成保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历史使命奋斗到底。
根据边区党委的指示精神,随南军政联合办事处在洛阳店召开“呼吁团结和平一致抗日动员大会”,纵队八团团长徐休祥等参加大会并讲话。他们列举了日军入侵后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以曹植的《七步诗》,阐明国民党和共产党及所有炎黄子孙,都应以民族利益为重,团结抗日,才不至于亡国的道理。大会通过了《反内战摩擦团结和平一致抗日的呼吁书》,并举行了盛大游行。会后,呼吁书在国民党兵营和伪军占领区广为散发,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刘店自卫反击战战场遗址刘店村)
但是,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要求一致对外、团结抗战的呼声,并未使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气焰有所收敛。1941年1月上旬,国民党豫鄂边区游击总指挥王仲廉所部第二十九师及三专署的游击队、保安团等地方武装,开始在澴潭、均川一带集结。1月16日,蒋介石的嫡系新二军(军长陈大庆)一一〇师、一九六师、暂十六师和独立十四、十九旅,自桐柏山南下,配合二十二集团军一部和4个游击纵队共3万多人,向鄂中地区进攻,矛头直指边区党委和纵队首脑机关所在地随南白兆山。其先头部队先后占领随南柳林店,刘店、古城畈、圣场、洛阳店、永兴店等地,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疯狂破坏挺进纵队出于自卫,以三团一部配合随南独立营在上述地区开展游击战,以迟滞顽军的推进。主力部队则在节节阻击中转移到京山、安陆地区伺机反击。1月27日,纵队决定集中二、三团及京安、京应、随南的地方武装,给盘踞在刘店的新二军预备十五师的一个团以痛击。
2月1日,三团从赵家棚出发,经九口堰、枣树垭、青林寨、白林寨等地,黄昏时到达刘店。这时顽军有的在打麻将,有的在划拳,花天酒地般过春节。三团神不知鬼不觉地实施迂回包围,首先将守在刘店河东的警卫班消灭,然后扑向街内,顽军的一个连措手不及全部被歼。顽军的全团人马顿时大乱,仓促退至西南山上应战。在二团和随南独立营的配合下,经半小时激战,歼灭该团大部,并击溃顽军六纵队的两个支队,俘敌500多人,活捉副团长、营长各一名。此次战斗中,随南办事处组织古刘区群众为新四军送饭送水,抬担架,作向导,支援前线。随南独立营配合主力部队作战,掩护群众转运伤员,并于永兴店将安陆县日伪县长王定邦活捉后就地镇压。
刘店自卫反击战,是皖南事变后挺进纵队反击顽军的第一仗,对于打退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的反共高潮,扭转白兆山地区的局势,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战后,纵队司、政两部发布《为反对内战告安随民众书》,揭露“何(应钦)、白(崇禧)、蒋(介石)联盟,外结日寇、内树羽翼,反共投降”的阴谋;指出刘店驻军在当局胁迫下进攻抗日根据地的罪行极其危险;申明挺进纵队本是一再“忍痛退让”,而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始有刘店之自卫战斗”,但“同室操戈,虽胜不乐”;最后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由于社会舆论的同情与支持,不久又遇日军向大洪山地区进犯,国民党顽军不得不暂时放弃“进剿”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计划。随后,挺进纵队主力一部在大洪山敌占区主动配合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作战,五团及抗大十分校一部,随南独立营等在安应随遗坚持游击战争,随南根据地全部收复。(随县融媒体中心、随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