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硕果盈枝。
近日,随县柳林镇迎来了板栗丰收季,田间地头、收储中心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一颗颗饱满油亮的板栗不仅是当地农户辛勤劳动的结晶,更成为了撬动地方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金果子”。
在柳林板栗收储中心,刚刚采收下来的板栗堆积如山,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进行筛选、装包作业,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当天,又一批400多包封装整齐的“金桥油栗”被装上货车,发往长沙。
“我们柳林的板栗品相好、口感佳,市场需求特别大。”
柳林板栗收储中心工作人员赵鹏一边忙碌一边介绍,“现在正是高峰期,一天就能收储2万斤左右。截至目前,中心已经累计收储了大约20万斤,按照目前的态势,预计今年整个收获季的总收储量能达到30万斤。”这些优质的板栗不仅热销长沙,还远销广州等城市,深受消费者喜爱。
在该镇大堰角村板栗种植基地里,同样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茂密的板栗树上,一个个“小刺球”挂满枝头,有的已经自然裂开,露出褐亮饱满的果实。村民金翠芳和同伴们正挎着篮子穿梭在林间,熟练地将从树上打下的板栗捡起,不一会儿,篮子里就堆起了一堆板栗。
“这段时间,我们每天都有十来个人一起在这里捡板栗。”金翠芳说,“工钱按斤算,每斤一块钱,手脚快的话,半天下来就能赚上百块钱。”小山般的板栗堆,不仅是丰收的证明,更是农户们增收致富的希望。
柳林板栗能有如今的产销规模,离不开数十年的产业积淀。
柳林镇党委组织委员唐玉龙介绍,柳林种植板栗已有40年历史,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如今种植规模已达7000亩,成为当地特色农业的“拳头产品”。“虽然前期干旱天气有点影响,但在农户的精心管理下,预计今年全镇总产量能达40万斤。”唐玉龙说。
着眼于长远发展,柳林镇已为板栗产业规划了更广阔的蓝图。
唐玉龙表示,下一步,柳林镇将紧紧围绕文旅康养的功能定位,着力打造“柳林板栗”金字招牌。一方面持续推动板栗品种改良,提升板栗的品质和产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依托板栗种植基地开展采摘体验活动,让更多游客走进柳林,亲手采摘板栗、感受丰收乐趣,将板栗产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目标。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