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随县澴潭镇的万亩优质水稻种植基地迎来了开镰收割的丰收时刻。一眼望去,金黄的稻穗压弯了枝头,微风拂过,空气中满是稻谷的清甜香气。伴随着收割机的阵阵轰鸣,当地正式拉开了水稻收割的大幕,一幅“稻熟、机鸣、人欢”的丰收画卷在田野间徐徐展开。
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被卷入收割机的“怀抱”,转瞬之间,饱满的稻谷便被精准收纳,粉碎后的秸秆则从机尾均匀散落,为土地埋下天然养料。田埂边,农户们的笑容比稻穗更灿烂,有人俯身查看新粮成色,指尖捻起稻谷感受饱满度;有人忙着将刚收割的稻谷装车,车厢里的金黄堆成了小山。
“今年种了700多亩水稻,穗大粒饱,每亩能产1400斤,比去年还要高!” 苏家河村种植大户熊波的话语里满是喜悦,“忙活大半年,就盼着这一天,看着金黄的谷子,心里踏实又高兴。”这份喜悦不仅藏在农户的笑容里,更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收益中。为抢抓农时,澴潭镇每日投入数十台收割机同步作业,日收割进度超1000亩;而每斤1.2元至1.5元的稻谷收购价,较往年稳中有升,让农户的“钱袋子”更鼓了。
丰收的背后,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有力支撑。随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人黄江山介绍,随县今年水稻种植面积达105.32万亩,通过主推集中育秧、机械插秧、一喷多促三大技术集成,为水稻增产筑牢了根基。从育秧阶段的精准管护,到插秧环节的高效省力,再到生长后期的综合调控,科技手段贯穿水稻种植全周期,既降低了农户劳动强度,又提升了粮食产量与品质。
如今,澴潭镇的稻田里,金色稻浪仍在翻滚,收割机仍在穿梭,农户的笑声仍在回荡……这些热火朝天的热闹场景,共同奏响充满希望的丰收乐章。这里的每一粒稻谷,都是科技赋能农业的生动见证,它不仅凝聚着农人辛勤劳动的汗水,更承载着乡村振兴的希望与力量。(随州电视台、随县融媒体中心 陈首龙)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