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随县 > 随县旅游 > 旅游信息
冯放故里行——谜一样的随县吴山镇联建村王冲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17-08-14
  • 【字体:    

随县吴山镇联建村王冲,一个不被外人珍视的小山村,或许除了当地潘姓人之外,再也无人想去深入了解这个村子的前因后果了。

 

但是,当你涉足这个充满谜一样的村子时,你会发现,古人选择一个地方建房、建集镇、乃至建城市,都是有讲究的,从地理位置和风水角度来看,王冲真的是一个很不错的地方。

 


王冲地处一个小平原,门前一条小河,村后一条小山岗,似一条巨龙环绕村庄,被当地老人称为龙脉。村里的古代瓦房和村西南有一棵十人合围的千年黄莲树,似乎在向人们叙说着自己的年轮。

 

虽是一个不太起眼的小山村,却走出了一位名人----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美国世界管理科学研究院名誉副院长、英国皇家研究院荣誉院士兼客座教授、世界和平促进会终身名誉会长、湖南省文联筹委会委员兼国立湖南大学中文系讲师、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理事。他就是1924年出生在这个小山村的冯放,原名潘麒祥,现住湖南长沙。


 

当年,冯放(潘麒祥)家也是当地有名气的大户人家,闻名随枣两县,家有良田千顷。幼年受到早期革命家----中共随县第一任县委书记李彩奇的革命英雄事迹的熏陶,十四岁的潘麒祥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投身入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之中。1941年经第五战区老河口版《阵中日报》文艺副刊《台儿庄》进入文艺界,1947年进入东北解放区。曾任冀察热辽联合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文学系专任教员,代管教学行政工作、《湖南文学》执行编委。

 

2014年,吴山镇人民政府曾派人到湖南长沙看望冯放先生,93岁高龄的冯放于2015年给吴山党委政府寄来一封信,他谦虚的说,感谢家乡的父母官记得他,感谢家乡人民记得他,自己未能给家乡做出大的贡献。其实,冯放先生投身革命,撰写了大量的理论文章就是对家乡最大的贡献。


在吴山镇,类似王冲这样的亟待开发的红色旅游景点很多,如中共随县县委第一任县委书记李彩奇烈士出生地以及战斗过的地方;中共随县县委旧址联强村柏家塆、古佛寺;新四军五师后方医院和兵工厂三合店老湾;财神庙战役吴山水库等等。如今,王冲现存完好的古民居瓦房已经不多了。

 

据统计,2000年至2010年,10年间有90多万个古村落消失,伴随着消失的,还有中国的瓦房。

 

当代著名作家、艺术家冯骥才痛心疾首的说:‘’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可是没等我们去认真阅读它,在城市化和城镇化的大潮中就消失不见了。”

 

王冲,这个古村落或许也会在不久的将来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到那时,留给后人的将只是一个传说而已。

 

村里的人都很热情,来到村里有一种回家的感觉。走进一户农家,一位大妈连忙拿出家里煮熟的鹅蛋和粽子往我包里装,非要让我尝尝,当年李先念率领的新五师在三合店修整时,当地的老百姓有连夜为新五师赶制500双布鞋的善举,如今,当地的老百姓还是那样的纯朴。

 


门上方的四个檩头上刻画的周易八卦的卦象,据说,现在大家使用的计算机、电脑二进位制,就是根据周易八卦的二进位制研究出来的,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力和对现代科技的影响力。

 

最值得王冲村的潘姓人家骄傲的就是村庄南头三进几三出的四合院式、庄重大气、威严肃穆的潘家祠堂,可惜的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潘家祠堂被人为毁坏建学校,好端端一所古建筑就这样被毁之一旦,提及潘家祠堂被毁的事,村里人惋惜之情溢于言表,无不为之扼腕。


 

村南头一棵十人合围的黄莲树,也不知历经了多少朝代,据村里的老人讲,这棵枝繁叶茂的黄莲树大约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后来从林业部门获悉,确实如此。

 

黄莲树旁边兴建了小庙和敬奉的香火,村民们说,我们叫他黄莲树神,每到初一十五,我们就在这里向树神敬香,求他保一方平安、保五谷丰登。

 

住户门前保存完好的石鼓,雕刻的图案精美,栩栩如生。石鼓乃采用上好的大理石材质,雕刻工艺精湛,构图布局合理,线条圆润流畅,雕刻的动物形象生动,动感十足,是难得的民间石雕精品。

 

如其说这些石鼓是建筑物的附品,还不如说他们是颇具灵性的工艺品,他们的诞生,凝聚了古代石刻匠人的艺术才华和辛勤的汗水。这些石鼓其实是那个时代的艺术代表作,是当时那些石刻艺术家的一种展示,同时也是房主人家庭兴旺发达和身份高贵的体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