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随县 > 随县旅游 > 名优特产
李廷广麻酥饼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24-12-04
  • 【字体:    


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李廷广麻酥饼

古均川属曾国,已具有集镇规模,迄今2400余年。麻酥饼源于古时的“胡麻饼”,因为所用的芝麻是汉代从西域传入而得名。麻酥饼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唐代。

大诗人白居易就有一首名为《寄胡饼与杨万洲》的诗,赞许胡麻饼:“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得看似辅兴无?”

据《随州贸易志》记载,解放前,随县糕点生产比较发达,糕点铺遍布城乡集镇,均川镇李廷广麻酥饼是其重要品种之一。

李廷广麻酥饼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明朝。李氏祖上曾是明朝宫廷的面点师。明朝灭亡后回到随州,为了生计曾在随州开了间糕点铺。经过数百年的繁衍生息,随着人口的增多,李氏家族逐渐分家。李氏麻酥饼店先后发展到几十家,到解放前,经历半个多世纪的战乱,最后幸存下来的不到十家。其中,李廷广祖父李著阳所开的麻酥饼店因质量上乘而独树一帜。抗日战争期间,李廷广祖父从随州逃难回到均川,开了间麻酥饼铺子。为了支援抗日,他义务为张自忠将军的部队做过麻酥饼。解放后,在计划经济时代,麻酥饼技术几乎失传,改革开放后,李廷广率先在均川镇开设麻酥饼铺,因色香味俱佳,生意越做越好,目前,李廷广麻酥饼已成为随州人婚嫁、生日、祝寿、馈赠亲友的首选礼品。

麻酥饼的制作要经过:揉面、制皮、做馅、包馅、粘芝麻、装入烤盘、入炉、出炉、描绘、装袋、打包等三十几道工序,每道工序都十分讲究,要求极高。所用工具有擀捶、扣罐、按碗、铲、刷子、合盘、烤箱、盆、缸等。

李廷广麻酥饼是随州喜文化的典型代表,已成为民间喜庆宴席的首选食品。近年来,因受现代食品的冲击,尽管麻酥饼风味独特,但传统加工工艺费时费力,加工成本较高,商家多选择机械加工,使麻酥饼传统加工工艺濒临失传,亟须加以保护。

鉴于麻酥饼传统加工工艺所处的尴尬境地,我们在随县南郊设置了传承基地,增设传统加工工具,传授传统加工技术,并将制成品在桃花节、炎帝文化庙会等大型文化购销活动中进行展示展销,得到新闻媒体的关注,引起各级领导重视。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