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召兵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乡村振兴的建议》非常好,为随县乡村振兴事业指明了方向。作为主办单位,我局高度重视,已成立“建议办理专班”。现结合会办单位意见,综合答复如下。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乡村农业龙头企业、锻造过硬基层干部和专业农业人才等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1.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县委《关于印发随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2021-2025)的通知》提出,按照“提低、壮中、培强”的原则,每年重点扶持30-50个行政村,到2025年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达50万元的村达到50%以上、100万元的村达30%以上、200万元的村达10%以上,全县80%的村基本实现债务清零。为此,县政府每年拿出10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对当年村集体经济发展得好的村按照规定进行考核奖励;出台了《随县村集体经济发展五年规划(2021—2025)》、《关于县级领导联系指导集体经济薄弱村的通知》,按照“四个一”的要求,扶持发展一批“薄弱村”,农业农村部门扎实开展“三清两建一提升”工作,逐步完善“村集体+大户(新型经营主体)+村干部+农户”的股份合作模式,让更多市场主体深度融入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凝聚“利益共同体”。并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为村级班子年度和任期考核的主要指标和村干部奖惩挂钩,逐步激发村级发展集体经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参与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项目建设。农业农村部门组织龙头企业联农带农、联科带科,培育一批“产学研推用”紧密结合的“产创联合体”。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把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联合起来,实现了农业产业链不同环节的有效衔接、多种要素的融通共享。我县共有2个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分别是随县茶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及湖北省随县香稻产业化联合体。2021年,联合体营业收入为161870万元,辐射带动农户总数达26364户。下一步,我县将进一步增强企业和农户之间利益联结的稳定性,不断健全完善联合体的分工协作机制、资源要素共享机制、利益共享机制,不断推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做大做强,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带动普通农户共同发展,同步分享农业现代化成果。
3.加强村“两委”干部培训和村“两委”干部管理。出台《随县村(社区)干部管理办法》,完善对村“两委”干部的履职能力、日常工作情况的监督和考核,督促干部主动担当作为。下发《关于扎实开展村(社区)“两委”任职培训的工作提示》,严格落实县级普遍培训、基层党委兜底的原则,举办各类乡村振兴研讨班、培训班,确保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由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其他村“两委”干部集中培训不少于3天。定期举办乡村振兴“领头雁”大讲堂,让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走上讲堂,以“书记讲给书记听”“书记带着书记学”“书记比着书记干”为基本方式,切实提高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抓党建、抓发展、抓治理、抓服务的水平。
4.规范财政奖补行为。针对您提到的少数新型经营主体套取国家补贴的行为,各行业主管部门配合县审计、纪检监察部门时刻都在关注并不断进行监督查处,并推行村级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村级自建、农业财政奖补项目推行村级申报、镇级审核、县级备案或村级申报、镇级初验、县级验收等措施,力争从制度上规范各类经营主体行为。
5.培养涉农专业人才。对于乡村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县级分三个部分组成。农业农村部门实施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培训、高素质农民培训年培训人数达1万多人次;县委组织部开展村干部年度培训;县乡村振兴局组织的贫困户、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的培训。通过上述措施,努力培养农业专门人才、提升农村干部队伍素质,为村集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感谢你对随县乡村振兴的建议,希望继续对我们提出宝贵建议。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