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鄂西北生态修复产业示范区项目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15-08-11
  • 【字体:    

一、建设背景

随县草店镇版图面积328平方公里,呈“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形结构,是一个典型的山地丘陵型乡镇。作为山地丘陵典型区域,由于地形地貎及交通因素,发展工业既无基础,又与国家生态发展战略不相符合。目前该镇率先提出一个超前发展理念,以生态修复为契机、以产业为核心,构建山地丘陵产业经济模式,谋划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必将成为随州乃至湖北的标杆,必能在湖北省山地丘陵区域脱颖而出。

二、建设内容

该项目位于草店镇雨蒙村,总投资10亿元,基于现状23000亩(15.33平方公里)的地形地貎、资源基础、产业发展现状、乡村建设,从区域整合角度出发,解决区域发展的生态、生产、生活问题。立足于以下五个方面规划建设:

1、生态治理。包括区域林业修复(林相更新)、土壤修复、荒漠治理等。以生态修复为契机,解决区域未来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2、生态农业。通过土壤修复,研究高效益的生态农业产业模式。包括油茶、有机茶叶、有机蔬菜、生态养殖等。

3、生态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循环经济示范区,将区域内种植养殖产业区、设施农业基地,以及周边村庄、旅游等带来的动物粪便、植物桔秆、生活废物等集中处理,通过沼气池等方式产生新能源,为区域提供供气、供电等。处理后的废渣、废液通过加工成为有机肥,作业绿色农业生产的肥料。

4、生态旅游。通过策划与规划,建设集生态观光、运动休闲、山地度假、娱乐体验于一体的5A级生态旅游度假区。

5、新农村建设。一是围绕示范区周边,布置家庭农场、生态农业观光园等,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二是将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选择示范区周边条件适合的村落,重点打造“城乡两栖生活方式”的生态旅居胜地;三是通过“农村对接”模式,农业支撑旅游反哺农业,解决乡村农产品销售和旅游商品附加值低的困境。

三、主要经济社会效益

1、生态修复。提出“生态修复”核心思路。以鄂西北(草店镇为代表)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从林业修复、生态农业、循环产业等方面进行生态修复,力争成为鄂西北生态环境修复的示范试点。

2、产业发展。一方面以农业、林业、生态修复基础,作为区域未来发展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农业对接”模式,将农业发展、旅游发展、新农村建设有机链接,通过旅游方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3、旅游功能。根据总规确定的产品类型,针对旅游核心区约1000亩土地(范围涵盖西部旅游片区),布置了相关景点、特色建筑、特色景观及旅游配套服务设施,远期将建成随北有影响的生态旅游度假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