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县学校安全管理日常制度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22-01-07
  • 【字体:    


  

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要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是根本,明确强化职责是核心,健全落实制度是保证,狠抓措施落实是关键,在隐患排查、整改规范、综合治理上实行“闭环”管理,确保广大师生安全,确保校园和谐稳定。

一、安全教育 学校安全教育的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法规教育、常识教育、事故案例教育以及心理疏导等内容。学校应当结合实际,讲求实效,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根据季节、地域、环境等不同特点选择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充分利用集会、活动、学科教学渗透等形式,开展教育、演习和训练,使学生接受防病、防火、防溺水、防触电、防性侵、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防运动伤害、防拥挤踩踏、防煤气中毒、防暴力欺凌等安全知识教育。扎实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安全防护技能和学校对突发事件的应置处理能力。

二、安全检查 学校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安全综合检查。安全检查的主要包括履行安全工作职责、制定和执行安全工作计划、落实安全工作制度、组织安全教育训练以及安全设施建设和管理等内容,重点排查可能存在的事故安全隐患。学校安全隐患排查要突出校园及周边治安、自然灾害防范、校舍安全防范、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卫生防疫、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安全和学校常规管理等10重点。

三、安全演练 学校每学期至少分别开展一次针对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和火灾、重大治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演练,组织演练时要注重实效,师生要全员额参加,及时总结讲评规范。一旦出现突发事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转移、疏散师生,采取必要防护措施,保障学校安全和师生人身财产安全。

四、安全形势分析 学校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安全形势分析会议。主要分析师生的思想状态与安全意识,教学活动任务、驻地环境、季节气候等特点对学校安全工作的影响,当前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预防事故的重点,结合安全隐患排查清单内容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和预防措施。组织实施重大教学活动时,应当进行安全预测,分析可能发生事故的影响因素、时机和危害程度,明确预防重点、方法和发生事故后的补救措施,并制定安全预案。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