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染桐柏,淮水欢歌。近日,在鄂豫两省交界的千里淮河源头,湖北旅游名镇随县淮河镇再添新景。竹筏在清澈的河面上缓缓漂移,荡起层层碧波。一叶叶扁舟随波起伏,在青山绿水的环抱中,游客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画卷。
这条跨越两省三村的生态漂流带,不仅开创了鄂豫文旅协作新范式,更成为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注脚。
“清明节期间,我们项目三天的营业额突破十万元,单日客流量超过500人次,深受游客的喜爱。”淮河源竹筏漂项目负责人曾宪强介绍。
一筏连两省:破界之治创典范
横跨鄂豫两省的竹筏漂流项目,在6公里河道间书写着省际协作的创新实践。该项目位于淮河源头支流砚儿沟河,取河道长度6公里,其中漂流河道4.5公里,落差14米,其中有4公里为鄂豫两省共有河段。途经湖北省随县淮河镇西二道河村、龙泉村及河南省月河镇老街村三个村。
如何实现”一河共治、三村共建?”淮河镇给出的答案是:党建引领、机制创新。
“我们创新建立鄂豫联合党组织,实行双镇长负责制,通过每月一次联席会议及多轮协商谈判,最终形成三方联营协议。”现已退休的原淮河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张成友介绍。
两省三村以河道资源各占5%股权,开创”资源入股、收益共享”的跨省合作新模式。
历时三年建设,淮河源竹筏漂流项目累计投入3860余万元,建成蓄水坝、漂流坝、游客接待中心、沿河生态廊道等基础设施,美化亮化漂流河道“一河两岸”的河洲、沙滩、峡谷、石涧、村庄、田园等景观景点,利用桐柏山淮河源天然河道资源,打造出“南北一线、风情两岸”的沉浸式漂流体验。
一漂活四景:全域旅游新格局
竹筏漂流项目不仅破解了省际协作难题,更成为串联随县淮河镇全域旅游的”金丝线”。
淮河镇位处鄂豫两省交界、桐柏山北麓、淮河源南岸,具有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依靠绿水青山,经过历届政府连续16年不懈努力,成功打造出西游记漂流、抱朴谷、神农部落3个4A级景区及慈云居3A级景区,全镇呈现“景区成群、业态多型、品牌有名、全域推进”的强劲发展态势。
但是几个景区比较分散,如何整合珍贵的旅游资源,串联起几个景区,形成聚合效应,是摆在淮河镇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河连四方,一连活四景。竹筏漂项目刚好连接淮河镇三大景区、一个国家湿地公园及两个省三个村,始漂于国家4A级景区抱朴谷康养旅游区,途经国家4A级景区神农部落及随州市淮河国家湿地公园,止漂于国家4A级景区西游记漂流。
张成友介绍说,项目运营后,四大景区可实现人气互流、道路连通、资源共享,可达到“一筏漂两省 、一漂连三村、一连活四景”的盛况。
“本项目与年接待30万游客的随州市西游记漂流景区位置相邻,品质互补,差异发展,可以弥补西游记漂流一年不足3个月的经营缺陷,年可运营10个月。正常运营后,单程竹筏漂流时长为60分钟至90分钟,日接待游客量可达3000人次。”项目负责人蒋正贵介绍说,同时,下游一公里将开展逆行漂、夜间漂,结合灯光秀、大舞台等活动,打造桐柏山淮河源头“夜明珠”。
“过去带团来淮河镇旅游,主要是玩西游记漂流,有时会去抱朴谷,现在有了竹筏漂项目后,四个景区还可以实行一票通,自由组合游玩,十分方便,体验感更好了!”许昌万里旅游集散中心的周蕊说。
一业富三村:乡村振兴新图景
随县淮河镇龙泉村的蝶变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这个曾经的“木炭村”,依靠丰富的旅游资源,先后引进西游记漂流、慈云居、神农部落三大景区,如今90%村民吃上“旅游饭”,户均年增收超2万元。68家农家乐、8家民宿集群发展,蓝莓采摘、特色民宿等业态蓬勃兴起,成为享誉中部地区,集“绿”“富”“美”于一体的生态大景区。
该村原党支部书记曾兆童说:“过去这个村是周边几十里地最穷的地方,老百姓纷纷上山砍树烧炭,破坏了环境不说,还越烧越穷……”
2012年西游记漂流开漂后,迅速在鄂豫两地叫响,游客量逐年增加。景区的火爆也带热了当地旅游经济。发展农家乐、售卖旅游商品、在景区务工,当地6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过去,我们一直在外地打工。西游记漂流开漂后我们就回来了,开了这家农家乐。”浩源农家乐业主后霞说,“每年7到9月底,如果不提前预订,这一排农家乐都找不到吃饭的位置。”
“过去村民千方百计地想往外走,如今都抢着回村里发展。”村干部徐梅骄傲地说。
之前曾反对村里发展旅游业的老杨,一听说村里又引进新的旅游项目,别提多开心,“今年还要再购买一些水枪、水瓢、防水衣、防水鞋之类的回来卖,肯定能卖个好价钱……”依靠批发零售这些旅游小商品,这些年来,老杨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层小洋房别提多漂亮,门前庭院装扮得跟小花园一样,家里小汽车就有好几辆。
”西游记漂流淡季我也能有新收入了!”筏工老张的喜悦溢于言表。月薪2400元加计件提成,旺季收入可达6000元。
一石激起千层浪,旅游花开百姓家。淮河源竹筏漂流项目途经的龙泉村、西二道河村及河南省月河镇老街村三个村必将在新的旅游项目的带动下,再添致富“新钥匙”,迎来发展新机遇。竹筏漂项目预计带动沿线三村新增就业岗位180个,村集体年增收30万元。
春潮涌动的淮河源头,正奏响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协奏曲,绘就两省融合发展的壮美画卷。(随县融媒体中心 姜 群)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