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为何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
这就是我们常见的秋乏,秋乏根本的原因是为了减少阳气的一些消耗。夜间睡眠不好,出现情绪焦虑、烦躁、不愿意做事,积极主动性会差一点,这些都是秋乏的一些表现。从《黄帝内经》上面来讲,春夏是养阳的,秋冬是养阴的,当我们经历了春夏大量的能量消耗之后,到了秋冬季节就应该养阳滋阴,阳气要收敛起来。我们面对秋乏,主要还是要适当运动,调整好作息时、 多休息、早睡早起,早睡阳气就会得到很好地收藏,早起肺气就会得到很好地宣泄。
如何理解“春捂秋冻”?
春夏交替的时候要适当地捂。因为春天有倒春寒,当你脱衣服脱得太快的时候,寒气就会侵犯,会出现问题。入秋的时候,气温是在逐渐下降的,秋冻的原理就是让你身体体会到这个温度的变化,顺应这个季节的变化。但是到了入秋的时候,外面秋风细雨,你还穿着夏天短袖的衣服到室外去活动,这个时候就很容易生病。而气温稍微下降一点,你就把羽绒服拿出来,也是不合时宜的。另外,春捂秋冻也是有一定适应人群的,比如说像老人、小孩,或者一些慢性疾病的朋友,尤其是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入秋的时候穿得太少,不注意保暖,这对身体其实是有害的。
秋季有哪些居家保健的好方法?
秋季这个季节有一个特殊性,入秋之后人的阳气就慢慢地开始收敛,人的阴气开始慢慢地生长,白天会越来越短,晚上越来越长。首先我们在起居上要注意早睡早起,早睡有助于我们阳气的收藏,早起有助于宣发我们的肺气。在秋燥这个季节,补水是必须的,甚至要比平时多喝点水。除了喝水、补水,我们还可以从时令的蔬菜水果里面摄取到水分。另外在秋天适当的运动,可以调节整个身心状态。药材和食疗在这个时候,都可以发挥它特色的地方,酸甘养阴、白色入肺,这些对我们的帮助都是很大的,像石榴、葡萄、山楂都是酸甘养阴的。这个时候我们还要注意,尽量少吃一些比较辛燥的食物,比如说像姜、蒜、辣椒。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