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县2020年上半年经济运行简析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20-12-25
  • 【字体:    

今年以来,面对突发的疫情,县委县政府积极应对,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个大局,随着疫情逐渐稳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扎实推进,二季度经济社会运行正加速恢复。

一、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元至6月全县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3.18亿元,同比下降49.5%,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13亿元,同比下降54.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68.8亿元,同比下降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9.9%.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62.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33.52亿元,同比下降30.7%;其中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完成10.29亿元,同比下降21.7%。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37.62亿元,同比下降21%。元至5月外贸出口完成12327万美元,同比增长32.1%,占全市出口总额的32.1%。 

二、指标运行情况分析

(一)工业运行加速达效

元至6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20%,降幅较上月收窄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9.9%,降幅较上月收窄8.6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42.7%,较上月收窄8.7个百分点一是主要行业贡献提升。全县七大产业发展下降趋势持续改善,上半年累计完成159.31亿元,同比下降20.2%,降幅较上月收窄9.1个百分点,占工业总产值94.4%,占比较上月提高0.4个百分点。二是重点产业降幅收窄。七大主导产业中农副产品加工、石材及建材加工、纺织服装加工、电子信息等六大产业降幅较上月回升都达到7个百分点以上,其中矿石石材及建材业、医药化工业较上月分别收窄11个百分点和10.6个百分点;光伏风电新能源产业持续发力,同比增长28%,连续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拉动全县增速提升1.7个百分点。三是主要农产品加工业恢复较快。1-6月,全县87家农产品加工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70.53亿元,同比下降14%,降幅较上月收窄8个百分点,其中当月增速为正的企业为75家,占比达86.2%,累计销售额69.38亿元,产销率为98.4%。

(二)消费市场逐步回暖。

元至6月随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30.7%,降幅较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一从区域分类来看,农村市场潜力突出。全县城镇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7.75亿元,同比下降22.4%;乡村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55亿元,同比下降19.4%,一系列网络消费活动,搭建了新消费平台,挖掘了农村市场输出潜力,乡村限上零售额降幅进一步缩小,较上月收窄3个百分点。二从消费的形态看,住宿餐饮业零售额累计完成1.34亿元,同比下降33.6%,降幅较上月收窄2.9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完成8.95亿元,同比下降19.5%,三从商品种类来看,粮油食品类占比达49.7%,同比下降13.9%,降幅较上月收窄2.3个百分点;衣帽服装类、日用品类均同比下降21.4%,降幅较上月分别收窄2.7和2.2个百分点;高端消费类如化妆品类降幅较上月回升超6个百分点。

(三)项目投资加快复苏。

元至6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62.6%,降幅较上月收窄16.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下降84.6%、64.9%、52%,较上月分别收窄8.917.517.3个百分点。新增入库项目58个,当月新增入库25个,当月新增数较上月增加5个;其中5000万上投资项目48个,较上月增加20个,较去年同期增加24个,同比增长100%。新开工项目41个,同比下降77.5%,较上月增加25个。招商引资实际到位同比下降21%,降幅较上月收窄21个百分点,

(四)外贸出口持续向好

元至5月全县28家企业累计实现出口12327万美元,同比增长32.1%,增幅较上月增加23.1个百分点,向好形势持续。宝珠峰食品、联丰等8家企业实现出口大幅增长,出口下滑企业数明显减少,全县28家企业中仅6家企业呈下降趋势。农产品出口增势显著,全县农产品累计完成11375万美元,同比增长39.5%,提高全县出口增幅6.8个百分点;其中占比最大的食用菌出口8927万美元,同比增长39.9%,较上月提高17.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长近75个百分点。新增其他贸易项出口584万美元,同比增长1187.8%。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短板仍旧突出。从经济增长贡献看,我县大部分经济指标上半年累计值较同期仍处于负增长状态,前期的缺口对下半年的经济运行增加了压力。当月经济指标中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当月仍为负增长,经济下行压力仍然突出,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

(二)投资增长后劲不足。受制于疫情影响,市场投资热情下降,全县民间投资同比下降64.4%,工业投资同比下降64.9%,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同比下降92%,降幅均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平均水平;项目补充不够、新增项目个数减少,截止6月底全县新开工项目41个,同比减少141个,下降77.5%。新建企业偏少,项目多数仍在建设阶段,发挥支撑作用仍需时日。

(三)消费市场重启困难。实体经济恢复慢。一是疫情影响消散慢,相较于工业、投资等领域,消费市场受居民主观行为影响较大,受疫情影响消费行为发生变化,二季度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值同比下降21.7%,降幅较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除生活必需品消费外,体育娱乐用品、金银珠宝类等非刚需类商品消费虽有回升,但体量较小零售消费市场拉动明显不足;二是基础不牢,本地消费环境不优,消费升级慢,新业态、新消费模式规模小,零售业电子商务整体发展缓慢,平台少、实力弱,对本地消费吸引力不足。

(四)财政收入严重减收。受疫情冲击税基减少、减税降费、税费缓征等影响,元至6月全县财政总收入同比下降49.5%,降幅较上月扩大4.2个百分点,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54.6%,降幅较上月扩大3.6个百分点,减收程度持续扩大。重点税源行业普遍减收,受到第一季度疫情影响及经济运行大幅下滑的拖累,元至6月的累计税收同比减收,特别是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不少主体税种的表现不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进出口环节税收均为减收,预计下半年仍会保持负增长状态。

(五)“四上企业”入库形势严峻。今年上半年,全县“四上企业”仅新增入库1家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和21家投资项目企业,规上工业、限上批零住餐业、规上服务业均无符合入库要求的企业,部分拟今年入库的培育企业受疫情影响,收入规模短期内难以达到入库标准,增量不足短板明显。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加快经济复苏,助推全面发展。持续抓好工业企业由复工复产向达产达效转化,稳定政策输出,强化贯彻落实效果,切实减轻企业经营压力;调整支出结构,兜牢“三保”底线。始终以“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为基调,加强银企对接,用足用好产业基金,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围绕“扩大消费”,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尽快组织未复工复产的商贸、服务业企业运转,拓展线上零售、餐饮等服务,培育壮大消费新业态,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增长新支撑。

(二)加快促进投资稳步提升。持续高度关注国内疫情发展,多措并举维持当前来之不易的平稳、和谐、繁荣社会经济秩序,增强项目投资业主持续投资信心,缓解当前民间投资下降,房地产市场下行不利局面;加强项目招引力度积极收集、整理项目资料,及时纳入统计范畴,为做大做强总量提供支撑。

(三)提高“四上”企业入库质量。加快“四上”企业纳统入库步伐,加大发掘、培育力度,力争下半年在新增纳统数据上有较大突破。对符合入规的企业加大培育力度,及早入规纳统。加大科研投入力度,鼓励传统企业对落后产能进行改造升级,有条件的企业可进行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盈利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