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县1-11月经济运行情况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20-12-30
  • 【字体: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应对因疫情、汛情造成的不利影响,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持续收窄,具体情况如下:

一、1-11月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元至11月全县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6.86亿元,同比下降30.5%;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69亿元,同比下降33.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09.24亿元,同比下降9.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2.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68.43亿元,同比下降28.1%;其中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完成26.49亿元,同比下降14.3%。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84.6亿元,同比下降0.8%。

二、主要完成情况

(一)七大产业持续发力。元至11月全县七大产业累计产值完成386.59亿元,同比下降9.1%,环比增长0.5个百分点,支撑工业经济向稳向好。矿产石材及建材业累计完成143.62亿元,同比下降11.4%,环比增长2.6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35%,较上月提升0.3个百分点;农副产品加工业累计完成125.37亿元,同比下降1.3%,拉动全县工业产值增速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食用菌加工业累计完成55.97亿元,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0.3个百分点,连续两月保持正增长;新能源企业运行良好,累计完成9.75亿元,同比增长9.8%,连续11个月保持正增长。

(二)投资增势加快回暖。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2.5%,其中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下降25.9%、27.5%、15.1%,环比增长11.2、6.2和6.8个百分点。民间、制造业投资降幅继续缩小,分别较上月回升4.3和2.2个百分点。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73个,较同期增加21个,实际完成投资额61.85亿元,同比增长7.1%。

(三)居民消费明显回暖。从区域分类来看,城镇限上零售额累计完成21.75亿元,下降12.2%,环比增长6.1个百分点;乡村限上零售额累计完成4.74亿元,下降22.6%,环比增长0.6个百分点。从消费形态来看,住宿餐饮业累计下降17.9%,环比增长2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中,粮油、食品类有所回升,当月增速由负转正,增长0.8%,环比增长10.1个百分点;中西医药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7%,环比增长1.5个百分点。

(四)财政收入趋于稳定。元至11月全县税收收入累计完成3.17亿元,同比下降36.1%,环比增加4.9个百分点;非税收收入完成1.52亿元,同比下降28.1%,环比增加12个百分点。

三、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企业活力不足。一是减产企业多。11月当月工业产值同比下降企业60家,占全县的24.5%;累计产值同比下降企业178家,占全县的72.6%。二是拟退库企业多。全县拟退库工业企业20家,同期累计产值达27.67亿元,拉低全县工业产值回升速度。

(二)消费需求易受波动。从消费区域来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本月增速环比下降0.1%,占限上零售总额的82%,低于去年同期2个百分点,城镇市场受疫情波动相对较大,持续性较强。从消费类型来看,受疫情波动影响,本月住宿餐饮业当月零售额由正转负,下降6.1%,环比下降9.5个百分点,未能持续上月正向增长趋势。

(三)财政收入缺口较大。受疫情持续冲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等因素影响,全县各行业税收不同程度减收,财政总收入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同期锐减,后期虽呈现缓慢收窄趋势,但连续多月的大幅减收,目前降幅仍超30%以上,落后时序进度34个百分点,保工资、保民生、保运转压力很大。

(四)项目投资支撑不足。截止11月全县施工项目156个,同比减少168个;其中新开工项目91个,同比下降59.9%,工业项目88个,同比减少61.6%。企业引进落地开工建设有所下降,元至11月招商引资在建共132个,较去年同期减少17个。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受疫情影响,今年经济整体指标呈下滑趋势,尽管大部分指标负增长态势进一步收窄,但离实现转正还有一定差距。最后一个月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打好全年收官战,实现明年良好开局。

(一)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和调度。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由于前期缺口压力较大,较多经济指标与预定年度目标还有差距,要抓好各项经济指标,加强经济运行监测,稳定发展预期。紧盯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抓好经济运行的监测预警,精准把握经济走势,确保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内。

(二)加快项目建设。加强项目储备。全力以赴抓好项目招引和建设,紧盯在建设项目,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部门间及时进行项目信息交流,狠抓项目落地推进,关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投资发展趋势,对接“十四五”规划,谋划打基础管长远的项目。

(三)激活市场活力。扩大内需,千方百计挖消费潜力,重点抓零售业,刺激传统服务业回暖复苏,多措并举恢复社会经济贸易活动。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落实各项刺激消费政策,打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大力培育线上消费为代表的新兴消费,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激发消费活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