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开启之年,为推进我县疫后重振和高 质量发展,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迈好“十四五”时期第一步,全县上下以加快经济复苏向好为主线,真抓实干,着力推进各项工作,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
一、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工业生产开局良好。元至2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62.98亿元,同比增长131.8%,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98%;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33亿元,同比增长119%,比2019年同期增长2.7%。全县七大产业累计完成59.8亿元,同比增长132.4%,拉动全县总产值增加0.6个百分点;其中石材加工业完成19.1亿元,增长199.62%;电子信息产业完成2.4亿元,增长188.6%;农副产品加工业累计完成18.35亿元,增长125.6%。汽车零部件加工业完成5.03亿元,增长120.6%。传统制造加工业正不断加速增长。
(二)投资项目稳步推进。元至2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1.5%,高于全市平均增速3.1个百分点。投资重点项目支撑作用明显:亿元以上项目37个,同比增长516.6%,投资完成2.8亿元,占全县投资完成比重为63.6%;工业投资完成2.02亿元,同比增长205.3%。35个市级重点项目已开工或恢复施工,开工率85.36%,完成投资6.53亿元。
(三)税收收入逐步提升。元至2月,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47亿元,同比增长86.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0541万元,占比71.5%,较去年同期提升10.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3893万元,同比增长28.9%。分行业看,我县重点产业石材、风电、汽车零部件行业均实现大幅增收:其中石材行业入库税收5540.42万元,比2019年同期增长91.3%,风电行业共入库2704.63万元,比2019年同期增长235.5%,汽车零部件业入库429.18万元,比2019年同期增长266.7%。
(四)消费市场持续向好。元至2月,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87亿元,同比增长62.3%。其中限上零售额完成2.29亿元,同比增长114.1%。从区域分类来看,1-2全县城镇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86亿元,同比增长100.7%;乡村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0.42亿元,同比增长202.8%。从行业分类来看,1—2月批发零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亿元,同比增长111.4% ;住宿餐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0.48亿元,同比增长125% ,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94.1%。
二、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县域经济运行稳中有忧。一是产业结构不优。我县三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一产业比重较大且仍在增加,第三产业比重较低,第二产业整体水平还不高。二是疫情冲击仍未恢复。受疫情影响,疫情对于各项经济指标带来的长远性影响,今年完全补上去年的损失、追平上年的降幅还有待观察。截止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019年同期的57%,其中限额以上零售仅为2019年同期的49.9%。固定资产投资为2019年同期的56.4%。市场消费活力不强,宏观环境依然严峻。同时政策红利边际递减,区域竞争更趋激烈,形势不容乐观。
(二)工业产业结构不优。全县243家规模企业中,资源类产业占总量的70%,其它制造类产业只占总量的30%,资源型产业比重过大,新型制造业、医药化工、电子信息、新能源产业相对较少且规模不大,传统汽车零配件、纺织业转型突破难,传统行业依赖过重。
(三)企业入库进少退多。今年四上企业在库数为361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2家,同比下降3.2%,其中工业企业减少5家,商贸企业减少3家,服务业企业减少2家;且商贸企业在库规模普遍偏小,经营户“个转企”意愿不强,服务业企业在库数量基数过小,入库培育难度加大。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我县今年开局经济运行总体较为稳定,生产需求持续恢复,但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错综复杂,针对一些薄弱指标重点把握,逐项分析,进一步巩固加强,为一季度“开门红”打好基础。
(一)培育镇域“小老虎”。为进一步加强县域经济全面发展,强化特色产业重点发展,全县上下要着力打造镇域经济的“小老虎”、建设各具特色的“玲珑小市”,抓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注重特色发展和整体联动,促进我县三产结构进一步优化,为推动县域争百强夯实基础。
(二)把握工业发展。高能耗传统企业作为当前我县经济的主体构成,在抗风险能力及提升产能效率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传统产业占比较重,需把握好产业增速势头,同时鼓励新兴产业的加入,提高全县七大支柱产业中新兴产业的比重,全力以赴抓好工业生产,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三)狠抓项目投资。加大招商引资对接力度,积极筹措项目建设资金,加快推进新能源、基础设施、重大产业、民生工程等一批项目建设,突出随县产业转型升级、特色产业链延伸、技改提档扩能、乡村振兴、重大基础设施等精准引进项目,增强发展支撑性,提升项目确保完成项目投资年度计划目标。
(四)提升财政收入。加强对重点税种、重点行业和企业的监控和分析,查找征管工作中的异常点和薄弱点,指引税收征管工作方向。强化税收分析和预测工作,加强对各个税种的分析比较,全面掌握影响税收收入变化的因素,提高组织收入工作的预见性,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促进收入均衡入库。
(五)狠抓市场主体培育和入库。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四上企业”培育工作方案,建立重点培育对象库,制定“一企一策”,抓好企业入库服务,加大我县空白行业的主体培育,形成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支撑点。聚焦本土挖项目,充分挖掘内生动能,释放民间资本,在政策、资金、用地审批等方面给予支持,推动“个转企”“小升规”,鼓励扶持本土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