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作随县2018年度财政决算和2019年元至6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请予以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财政决算情况
2019年6月,省下达了随县2018年度财政结算,与2019年1月9日在县三届人代会3次会议上的201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数据有部分出入,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收入情况
2018年全县公共预算收入省决算为470664万元,比原报告424459万元增46205万元。其中:上级补助收入312836万元,比原报告286365万元增26471万元,主要是上级转移支付增加所致;债券转贷收入48239万元,比原报告49819万元少1580万元,主要原因是置换市财政2015年三年期汉十高铁债券;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4980万元,比原报告13138万元增加1842万元,调入资金22472万元,比原报告3000万元增19472万元,主要是省结算调增所致。
(二)支出情况
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省结算为469529万元,比原报告414579万元增支54950万元,其中:公共财政支出422252万元,比原报告376663万元增45589万元,主要原因是上级转移支付增收列支所致。
(三)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2018年,省财政下达我县财政结算收入总计470664万元,其中:本级公共预算收入7213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12836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48239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4980万元,调入资金22472万元。
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46952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2252万元,上解省财政支出17658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资金19639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998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135万元。收支平衡。
二、2019年元至6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情况。元至6月,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6930万元,同比增收4928万元,同比增长11.7%,占年度任务77908万元的60.24%。其中:税务部门完成34391万元,同比增收4566万元,占年度任务57706万元的59.60%;财政部门完成12539万元,同比增收362万元,同比增长3.0%,占年度任务20202万元的62.07%。
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情况。元至6月,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25559万元(含中央、省级补助收入安排的支出),占年度预算387939万元的58.14%。分项目支出情况是: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8170万元,占年初预算的55.57%;
(2)国防支出145万元,占年初预算的63.04%;
(3)公共安全支出4427万元,占年初预算的74.48%;
(4)教育支出39912万元,占年初预算的65.17%;
(5)科学技术支出450万元,占年初预算的66.96%;
(6)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612万元,占年初预算的53.57%;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3022万元,占年初预算的56.13%;
(8)卫生健康支出24323万元,占年初预算的55.03%;
(9)节能环保支出2004万元,占年初预算的62.76%;
(10)城乡社区支出2906万元,占年初预算的57.37%;
(11)农林水支出45621万元,占年初预算的57.56%;
(12)交通运输支出13713万元,占年初预算的64.46%;
(13)资源勘探电子信息等支出204万元,占年初预算的68.46%;
(14)商业服务业等支出2546万元,占年初预算的50.95%;
(15)自然资源海洋气候等支出2709万元,占年初预算的58.43%;
(16)住房保障支出8184万元,占年初预算的68.06%;
(17)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230万元,占年初预算的59.45%;
(18)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350万元,占年初预算的78.83%;
(19)债务还本付息支出4031万元,占年初预算的61.09%,主要是用于上交省政府债券利息。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元至6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4917万元,占年初预算32816万元的45.46%,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8063万元,调入资金用于债务付息2184万元,省级补助收入4670万元(文化旅游体育和传媒收入、农林水收入、社会保障和就业收入、其他收入等)。
政府性基金支出14917万元,占年初预算32816万元的45.46%,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列支8063万元,债务付息支出2184万元,省级补助列支4670万元(文化旅游体育和传媒支出、农林水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其他支出等)。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元至6月,社保基金收入完成 92316.71万元,占年度预算169974万元的54.31%。社保基金总支出 73463.37万元,占年度预算166003万元的44.25%。社保基金收支分项完成情况为:
收入情况: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完成24459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收入完成10441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收入完成9232.29万元,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完成1940.57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196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收入完成 5191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完成40448.93万元,离休干部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完成0.08万元,伤残军人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完成50.08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收入完成 182.72万元,生育保险基金收入完成175.04万元。
支出情况: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完成23584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支出完成 13160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支出完成10325.89万元,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完成 265.52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36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支出完成 3654.63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完成21979.55万元,离休干部医疗保险基金支出 47.08万元,伤残军人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完成144.28 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支出完成115.47万元,生育保险基金支出完成 150.95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元至6月,实际征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80万元,完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80万元。
三、2019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今年上半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总体状况良好,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重点支出保障有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一)积极组织财政收入,着力支持经济发展。积极应对财政领域趋势性变化和经济发展新常态,综合运用财税收入、财政补贴、转移支付、债券资金等政策工具,为随县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一是财税收入平稳增长。克服经济持续下行、减税降费政策密集实施等不利因素影响,努力挖潜增收,确保应收尽收,电力企业及建安房地产等行业持续增收。二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坚定不移地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加快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加大对小微企业金融信贷支持力度,严格落实市、县相关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为企业减负添劲。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管理和会计监督检查,简化审批流程,实行限时办结、即来即办,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着力构建“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营造一流的营商发展环境。三是项目建设高位推进。积极投身全县项目建设“大合唱”,全力支持项目建设“五比五看”活动扎实开展。2019年全县项目经费预算内安排5.3亿元,同比增长32.6%,为近五年最大增幅。协调相关职能部门,成功争取到位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产业扶贫资金、中央水利发展资金、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资金等项目资金1.73亿元。争取县级可用财力10亿元,比上年净增9300万元,增加绝对额为近几年最多,在全省排名靠前。同时积极对上争取增加债券额度,已成功申报一般债券资金1.2亿元,目前已到位4000万元,债券资金已分配至相关项目单位,卫健系统专项债券4500万元已完成申报。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改善保障民生。以“保障运转、改善民生”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推动财政支出结构持续优化,挤出财力向保基本(工资、运转)倾斜、向基层事业倾斜、向弱势群体倾斜。一是加大“保工资,保运转”力度。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坚持“保工资,保运转”优先,在2018年的基础上,重点加大人员预算投入,提高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等保障标准,1-6月,共拨付6.74亿元用于保障人员支出和机构运转。二是公用经费有保有压。2019年公安、纪委、政法委、司法局四部门公用经费按一类单位足额预算,维持去年标准;县“四大家”公用经费人均预算1.6万元,比上年压减了0.1万元;综合管理部门公用经费人均预算1.3万元,比上年压减了0.1万元。三是全力保障民生待遇。元至6月,共筹措资金8.5亿元保障民生待遇落实,同比增长16%。其中:各类社会保障资金支出6.1亿元,重点保障了城乡养老、城乡医疗、社会救助支出,保障养老金、低保金、五保金等民生兜底资金足额发放。
(三)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着力提高资金绩效。以提高财政资金管理绩效为出发点,深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着力推进现代财政制度建设。一是强化预算管理。按照“依法编制、加强统筹、零基预算、保证重点、注重绩效”的原则,全面及时地完成了2019年预算草案编制工作并经县第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继续推进部门预决算信息公开,制定全县预决算公开工作制度,依法依规、按时按质进行全面公开,提高预算透明度;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实行绩效目标与部门预算同步报送,削减不必要的项目支出,2019年取消了65个项目支出预算,审减资金近1.2亿元。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和行业专家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21个民生和重点项目进行重点评价和动态跟踪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强化财政支出管理。采取即来即拨、超时序进度下拨、定期通报等措施,加快财政资金支出进度。加强财政库款管理,完善库款目标余额制度,保持合理库款规模。完善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机制,继续推行“县直普及、乡镇试点”的电子化支付改革模式,扩大国库集中支付的覆盖面。三是统筹盘活财政资金。严格执行结转结余资金管理规定,规定期限内未使用完的结余资金,统一收回总预算统筹使用;对结转结余规模较大、预算执行滞后的部门,将适度审减下年度部门预算支出基数。四是全面加强财政监管。加大财政监督检查力度,开展巡察整改、惠农补贴“一卡通”、减税降费政策落实等专项监督检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特别是确保机构改革期间资产划转工作平稳有序推进和国有资产安全完整;规范政府采购管理,全面及时地公开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县级政府采购项目,落实对小微企业给予6%至10%价格扣除的优惠政策,从今年起,停止政府采购代理机构收取政府采购投标保证金,切实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加强会计代理记账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监督管理,开展会计信息和职业质量监督检查,加强对全县企业会计建账、内控制度的监督指导。五是规范债务管理。按照“合理举债、严控新债”的原则,实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控制和分类管理,开展了2019年度全县政府性债务清理登记,实行台账式动态监管,及时对到期债券进行偿还和置换,最大限度地降低财政运行风险。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今年上半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态势良好,但仍然面临着诸多突出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下半年收入压力增大。虽然当前税收收入整体呈增长趋势,但是考虑其中征收的有以前月份或上年度应缴未缴部分,且国家减税降费政策自4月1日后密集实施,减收压力将在下半年集中释放,后期税收收入形势不容乐观。二是刚性增支压力凸显。2019年经济运行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县域经济税收贡献乏力,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预算平衡十分困难,而“三保”支出、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等需要增加大量财政支出,财政资金捉襟见肘。三是财政运行风险加剧。2019年我县政府性债务已达到省政府规定的债务上限,今年5月又向上级申报新增债券1.2亿元支持全县项目建设,本年预计偿还政府债券、基金会借款、政府融资平台借款等本息共计4.7亿元,仅2019年度应还债券利息就增加1069万元,长期满债务运转将加剧财政运行风险。总的来说,2019年财政预算收支形势严峻,必须进一步加强预算统筹,严格预算执行,化解财政风险,确保2019年财政预算圆满完成。
四、完成2019年财政预算的主要措施
2019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县委、县人大、县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进一步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工作,努力完成全年财政收支预算,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加强财源建设,做大做强财政蛋糕。继续加大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力度,完善涉企收费监管机制,优化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建立完善财政金融协调联动机制,继续运用续贷周转金、产业基金、“政银集合贷”等财政金融手段,引导撬动民间资本,努力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大培植财源力度,建立健全县域税源管理机制,稳定现有税源,严格税收征管;培植新兴税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项目建设力度,力争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打造主力税源,加强帮扶服务,支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发展后劲,提高税收增量。
(二)强化资金统筹,集中财力保障民生。进一步强化财政预算全口径大统筹,切实落实《预算法》和国务院相关政策规定,将结余资金以及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收回财政统筹使用。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提高项目资金的配置效益,并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项目支出动态调整机制和绩效评价结果反馈整改机制,推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相结合。按照“保吃饭、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的发展思路,集中财力继续推进工资制度改革和行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职业年金政策落实;重点加大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惠农政策等投入;重点保障县定重大项目支出,对精准扶贫、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人才工程、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等重大发展战略全力保障;全力支持精准扶贫,落实各项扶贫投入政策,努力完成扶贫攻坚目标。
(三)深化财政改革,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一是强化财政监督。严肃财经纪律,围绕确责、明责、追责、问责,对惠农补贴、重大项目建设、民生保障资金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建设,创新财政监督方式,提升财政监督管理水平。二是加快预算支出进度。强化预算执行事中控制,对于预算执行进度缓慢或预计年内难以执行的资金,及时调整用途,避免资金沉淀,提高财政运行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强化资金绩效管理。进一步完善绩效目标体系,改进绩效评价方式,推进绩效信息公开,努力拓展管理范围,实现重点项目支出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全覆盖,并不断向政策、制度、管理等方面拓展,实行绩效评价报告,加强评价结果运用。四是完善政府债务管理。甄别各类债务,严控债务规模,建立健全分级响应、分类施策的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切实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
(四)加强作风建设,强化财政自身建设。继续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把作风建设做作为做好财政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转变干部作风、提振队伍士气上出实招、促实效。一是强化学习培训。坚持定期集中学习,每月定期开展政治业务学习活动,重点学习党章党规、十九大精神、各级党组织工作要求及相关业务知识;坚持开展廉政教育,采取学习通报文件、观看警示教育片、集中学习政策制度、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和警示教育基地等形式,使干部职工在思想上受到教育,在灵魂深处受到震动。二是推进从严治党。进一步规范党内组织生活,健全党组织架构,按照规定开展组织生活,提高全县财政系统党建水平。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党组主体责任,建立“惩防体系”,落实“一岗双责”,营造清廉务实的工作氛围。三是开展明察暗访。成立作风整顿办公室,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干部作风存在的问题,加大暗访力度,真正查实问题。邀请县纪委对干部遵规守纪情况进行明察暗访,重点检查迟到早退、吃拿卡要、服务不优等问题,发现一起、处理一起。通过明察暗访倒逼作风能力提升,进一步推动履职尽责,实现作风转变。四是强化督办考核。严格按照新修订的系列考核办法进行督办考核,考核情况一月一公布,把考核结果作为单位和个人评先评优、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并且与奖励工资严格挂钩。对“作风建设年”活动期间我行我素、顶风违纪现象,该曝光的坚决曝光,该问责的坚决问责,该移交有关部门处理的坚决移交有关部门处理,绝不姑息迁就,以形成强大的震慑效应。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2019年财政工作目标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深化财政改革,完善体制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发展动力,努力完成各项财政工作任务,为全面打好财政六大攻坚战,奋力建设“五个随县”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