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上山把葛挖,葛根刮净洗了砸,清水冲洗七八遍,过滤漂白雪花花,双手捏成圆疙瘩,两文一个换钱花……”近日,随州市二月风食品有限公司直播间里,主播们正在演唱的赵家葛坊“洗葛歌”朗朗上口,吸引了不少网友线上“围观”。一旁桌上,由葛粉制作的美食色泽金黄、香味扑鼻。
坐落在随县洪山镇的二月风公司,是湖北省非遗老字号企业,专业从事葛根系列产品的生产、销售与研发,其前身为诞生于清同治元年的赵家葛坊,至今已有160余年历史。
传承百年基业,弘扬百年匠心,总绕不开一个人——赵今月,他是赵家葛坊第五代传人,也是二月风公司创始人。
1990年,赵今月辞别讲坛,继承赵家祖传葛业,租赁场地创办大洪山葛粉厂,改手洗、石捶、磨碾为简易机械加工,当年产出葛粉2000公斤,效率提高了10倍。之后,他成立随州市二月风食品有限公司,创办随州市二月风葛根专业合作社,建设世界首座华夏葛文化博览馆、华夏葛文化展览厅,并采用“合作社+农户+基地”的运行机制,对葛根种植户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技术跟踪服务,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
如果说,匠心是葛产业发展的源动力,那么科技则是匠心前进的推动力。三十余年来,赵今月先后参与、承担了多项与葛根有关的科研项目,还牵头制定全省葛粉制作的地方标准,将葛根特有成分——葛根素列为必检项目,有效遏制了制假售假的现象。2016年,赵今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科技部“创新创业人才”、湖北产业教授。
在父亲的影响下,“葛二代”赵一果也一头扎进葛根研究领域。硕士期间,他创新改进葛粉生产工艺,以离心、分离等设备加速葛粉沉淀,提高葛根素含量。毕业后,赵一果担任二月风公司研发部主任。2015年至2018年,他专攻淀粉颗粒形态鉴别领域,并获得生物资源工程博士学位。
科研的“接力棒”不断传承,科技成果的转化也结出丰硕的果实。在二月风创新成果展示厅,有机葛粉、葛根粉条、葛菇酥饼干、神农葛茶等几十种葛根产品琳琅满目。公司总经理宋金义随手拿起一盒葛菇酥介绍:“这款专利性产品是用葛粉和随州当地的香菇制作的,去年在网上卖了40万盒。”
“传统行业内,葛粉是做不了粉条的,但是经过我们工作室两年的成果转化,研发的相关生产设备和车间都已经开始投产了。”2019年,宋金义领衔组建宋金义创新工作室,与赵今月、赵一果等团队成员一起,承担了“葛根全值干法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这一湖北省科技创新重大专项,围绕解决葛根传统水沉式加工方法耗水量大、环境污染严重、葛根素等营养成分损失严重等问题,开展葛根无损干法加工关键技术研究。新技术的使用,使公司每吨全值葛粉用水量由传统水沉式工艺的90吨下降到2至3吨,成品得率由10%增至18%,生产效率由7天缩减到24小时内,企业生产效益大幅提升。
起于匠心,兴于科技。对宋金义来说,使最新创新成果及时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才能形成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目前工作室已获得5项发明专利授权和10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其中,10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已全部转化为专利性产品。”(随县融媒体中心 张小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