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县城市管理执法局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宣传册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22-11-03
  • 【字体:    

一、“保健品”骗局

保健品诈骗往往瞄准老年人渴望健康心理,前期通过各种手段了解老年人需求和身体健康状况,紧接着赠送米、面、鸡蛋等小礼品,陪伴聊天解闷等方式取得老年人的信任后,开始推荐产品,打着祛病强身、偏方有奇效等幌子夸大“保健品”的功效,促使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实施欺骗。

落入陷阱三个关键点:一是受“免费体验”“免费旅游”诱惑;二是被诈骗分子噓寒问暖的“感情牌”打动;三是被冒牌专家“洗脑”,轻信了保健品被夸大的功效。

二、“养老服务”骗局

此类诈骗中,骗子会先在广场、小区等老年人聚集地给老年人灌输投资概念;然后通过讲座、赠送小礼品等方式拉近与老年人之间的关系,以博取老年人的信任;最后则会告诉他们有个“养老服务”的项目,投资一定金额,不仅可以享受利息,还能享受医疗保健、照顾陪护等养老服务。

所谓的“养老服务”是虛无缥缈的,骗子完美利用老年人喜欢“占小便宜”的心理,在取得老年人的信任后,卷款跑路,空手套白狼。

三、“以房养老”骗局

此类诈骗中,骗子通常会以“房本无用”等类似话语为借口,诱导老年人将房产抵押给公司,每月可以获件得高额回报的同时,也不耽误老年人的居住。

事实上,骗子会将老年人的房产直接以高息抵押给职业放贷人,并将房屋处置权交出。最后当入局的老年人变少时,骗子就会卷钱跑路,留下老年人面对放贷人的债务催收,甚至被逼卖房还债。

四、“养老银行”骗局'

此类骗局骗子在行骗时,会对租用的办公场地精心包装,一般会在公司门头招牌上打出“XX养老银行有限公司”等类似名称,打着“养老银行”的旗号吸引老年人前来存款。

实际上,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第十一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吸收公众存款等商业银行业务,任何单位不得在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

五、“低价旅游”骗局

“低价旅游”骗局中,骗子往往利用老年人外出游玩的热情及节俭的生活习惯,以不合理的低价甚至免费组织旅游活动,吸引老年人参加组团。随后,在旅游过程中安排各种购物环节,将商品以远高于市场价格卖给老年人进行牟利。

六、“黄昏恋”骗局

“黄昏恋骗局是‘杀猪盘’”骗局的一种,主要针对独身老年人,通过网络发展成为网恋后,通过编造各种理由索要钱财,随后拉黑对方,完成诈骗。

七、“缴纳养老金”骗局

诈骗分子假借认识人社局、社保局工作人员的名义,收取未参保人员“养老金”,谎称可帮助未参保人员进行代办服务,一次性补缴社会养老保险费即可享受养老退休金。

多起案例中,诈骗分子通常会让老年人向家人隐瞒情况。如若发现家中老年人被骗,应立刻耐心劝导,及时止损,并立即报警。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