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县城市管理执法局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22-04-21
  • 【字体:    


2021年,随县城管局紧紧围绕《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202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认真履职尽责,以提升执法人员法律素养、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改进执法方式为抓手,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执法机制,不断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奋力谱写城市管理工作新篇章。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切实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随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始终把法治建设摆到突出位置,切实履行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重要工作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督办,将法治建设与重点工作同步推进,对全年法治建设工作进一步强化部署和检查指导,推动年度法治建设工作要点和法治建设重点任务有效落实。一是驰而不息,抓实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机制,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加强干部的监督管理,做好风险防控,强化警示教育,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氛围。二是久久为功,抓牢基层党建工作。坚持党建引领,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举办读书班4期,开展红色教育现场教学1次,分别组织党员干部参加系统内部测试和全县党史知识竞赛1次,单位主要负责人围绕中国共产党简史为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讲了2次生动的党课,不断提升了基层执法队伍政治品质。

(二)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一是加强市容秩序整治。清理违规占道经营3400余起,整治违停车辆400余辆,清理广告条幅牛皮癣1690余处,整治餐饮油烟违规商户34家;二是提升城区环境质量。全覆盖常态化开展环卫保洁工作,县城区降尘率达75%以上,工地围挡率和进出口硬化率达100%;三是精心维护市政设施。完成县城区路灯亮化工程,共维修加装路灯159盏,更换敷设电缆8621米,调整灯杆90个,安装调顺路缘石2293米,维修井盖34套,更换树池石171根,维修人行道面板153.96平方米,修复破损路面3125.5平方米,完成老城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二期)工程22.77km;四是巩固“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成果。对烈山湖及杨林公园防腐木进行涂漆保养4250平方米,更换景观灯灯泡586个,定期修整城区公共绿地90万平方米,补植草坪4523平方米,乔灌木844株,色块1753平方米,清理各类杂物约138吨。同时在寻根节、文旅节期间在高速路口、东镇广场、神农加油站、神农大道等重要节点摆花布景,营造节日氛围。五是重拳打击违建行为,今年县城规划区累计拆除违法建筑36起,拆除面积约3102平方米,妥善处置厉山、唐镇、小林等乡镇违规建房问题,立案查处7起,协助淮河镇拆除312国道沿线构建物62处,有效遏制顶风违建势头。六是提升行政审批效能。通过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优化办事流程,我局10项行政许可办理事项直接取消3项,精减率达30%,同时,严格按照“一表申请、并联审批、同步办理”的原则,做好并联审批,加快项目落地,今年来,我局共受理、审批、办结7项行政审批项目,承诺时间办结率达100%。

(三)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执行情况。一是认真制定“三项制度”实施细则。根据县政府办《关于印发随县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局党组2020年1月成立了城管局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随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公示实施细则》、《随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实施细则》、《随县城市管理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实施细则》,并组织局机关业务股室和局属单位执法人员对“三项制度”内容进行集中学习培训,确保“三项制度”落实落地。二是强力推进“三项制度”实施。一是我局通过政府网及时公示公开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权责清单、执法人员执法资格以及“双随机 一公开”事项清单、依据、程序等,规范事前公示;二是明确了执法人员要求通过文字、音像记录等方式对执法程序、调查取证、审查决定、送达执行、归档管理等行政执法整个过程进行全程记录;三是制定了重大行政执法案件集体审理制度,明确了重大执法案件范围,审理程序、法制审核要求,规定了经法制审核存在超越职权、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律不正确、程序不合法、处罚不适当的案件一律不得作出重大行政执法决定。

(四)积极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根据《湖北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379号)、《关于开展营商环境法规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鄂办文【2021】4号)要求,对清理范围内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认真清理,并将清理结果报县司法局备案。

(五)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情况。2021年4月,按照《全县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我局迅速认真进行自查自纠,经自查,未发生涉企行政执法问题,并将相关情况报司法局备案。

(六)“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按照县政府办《关于印发随县市场监管领域2021年度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计划的通知》,制定了城管局2021年度双随机抽查工作计划,制定了户外广告部门联合抽查计划、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运营状况部门联合抽查计划,在系统网站重新录入“一单两库”,并认真联合组织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环保局按照抽查计划进行了检查,将检查结果录入系统平台。

(七)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证件换证工作。按照省司法厅《全省行政执法证件换发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为全面做好我局行政执法人员换证工作,执法监督股按要求报送了《行政执法单位资格清理登记表》、《行政执法人员资格清理登记表》、《行政执法单位信息汇总表》、《行政执法人员信息汇总表》等通过审核后,我局57名执法人员于10月18日上午参加了执法资格高考,55人考试顺利过关,取得行政执法资格证。

(八)法制宣传、普法工作。一是坚持“谁执法谁普法”和“谁服务谁普法”的原则,结合我局各项活动开展,以各种大型活动、“12.4”法制宣传日为主线,通过新闻媒体、政府信息平台、宣传车等形式宣传“市容环境”、“城区建房”等城管法律法规,印发《致市民的一封信》、《中元节严禁焚烧纸钱的通告》、《严禁抢栽抢种抢建的通告》1万余份,出动宣传车200余台次,大力宣传营造遵法、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注重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每年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在“法宣在线”等网络平台上学习法律法规知识、确保所有参学人员参考率、合格率双100%,促使执法人员学法用法、依法履职。先后选派党组成员、中层干部20多人次参加国家住建部、省住建厅、市城管局等举办的城管改革、城管法律法规、数字城管等业务培训,提升了队伍整体素质。二是严格落实法律顾问制度。为适应政府法治建设的需要,规范政府法治行为,我局常年聘请随县神农源法律服务所艾文意律师担任我局法律顾问,为我局全面依法行政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服务和保障。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和市委、县委关于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要求,严格执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2021年4月7日参加了县法院行政诉讼案件庭审旁听,以案普法。三是组织开展县域法治政府第三方评估微信电子调查问卷活动。今年3月份为响应上级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要求,我局组织城管局74人参加了法治政府第三方评估微信电子调查问卷活动,并将完成情况上报县司法局备案。四是对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加强学习,为了让执法人员及时掌握法律政策,进一步加强城管执法人员对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掌握和运用,10月26日我局组织了中层干部到市城管委参加对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集中学习,并要求全体职工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将行政处罚法运用到工作中,执法过程要有章有序,遵循行政处罚的法定程序,依法对违法行为作出正确的行政管理。

(九)法治乡村、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情况。一是认真研究、采纳政协委员对城市管理提出的宝贵建议和意见,受理县政协提案5起。二是为进一步巩固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果,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坚持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有序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部署,率先在安居镇参照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模式,引进阳光朗洁公司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垃圾分类试点创建工作,2021年6月底,实现镇区和四个试点村(和睦畈村、车岗村、安南山村、肖家店村)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2021年12月底,实现“擦亮小城镇”、城乡环卫一体化、集镇管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四网融合”, 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安居模式”工作目标。三是完善信访工作机制,畅通信访渠道。我局依托各类信访平台,建立信访工作综合协调机制,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阳光环境,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对群众的投诉和来访实行挂牌督办、限期办理、办结销号,做到有访必复,有件必办,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2021年共受理市长热线51起,阳光信访3起,对群众的诉求及时解决并做好回复,投诉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实现高效便民服务。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局在工作中付出了诸多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城管执法人员严重不足。执法人员按人口总数的万分之五配备,我局实有执法人员不足万分之二,因城市管理工作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工作任务和压力非常大,现有执法力量无法满足正常工作需要;二是联合执法力度有待加强。机构改革之后,我局行使工商、环保、交通、水务等部门部分行政处罚权,由于缺乏技术人员和专业的设备,对于车辆乱停、噪声污染、油烟污染、湖泊保洁等事项不能很好地进行管理,还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三是普法宣传的平台和渠道还是不够多,普法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全民法治意识仍有待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大普法力度,注意社会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紧密联系新闻媒体,充分利用门户网站、电台、电视台、官方微信等平台,多角度、全方位积极宣传城市管理各类法律法规,扩大工作影响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以实际行动把城市管理执法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为构建执法规范的城市管理体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二)积极推进城管体制改革。为解决城市执法力量不足,执法效果不佳等问题,积极向县委、县政府请示汇报,争取扩充执法编制和人员,充实执法力量;加强执法联动,协调公安、市场监督、环保、交通、住建等部门积极参与配合城市管理工作,建立执法联动机制,提升城市管理质效。

(三)规范队伍建设,严格队伍管理。强化业务培训,将执法业务培训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建立素质提升管理工作长效机制。主要是加强对现有执法人员的培训,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加强执法队伍专业化建设,通过开展“转作风、保安全、促发展”等系列活动,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树立清正廉洁、务实高效、公平公正、阳光诚信的城管执法新形象。



2021年11月23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