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四届六次、县人大三届六次会议建议办理情况
今年,我局共收到县政府办批办的人大建议共17件,其中:市人大建议会办4件;县人大建议主办11件、会办2件。主要涉及路网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建管养、农村公路建设等方面。
接到办理任务后,我局及时召开局党组会对今年的人大建议办理工作进行任务分解,印发了《随县交通运输局办理2021年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建议提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胡波同志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机关相关股室负责人、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局属相关单位(股室)具体办理的“四个一”办理工作机制。确保每一件建议都有人牵头、有人联系、有人跟踪、有人办理、有人落实。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县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人大代表建议集中督办活动的通知”(随县常办文〔2021〕2号、随县传真〔2021〕367号)文件精神,我局及时组织相关股室和二级单位召开建议办理“回头看”,对今年我局承办的市(县)人大建议办理工作进行梳理、归档。
截至目前,市、县人大建议主、会办件均已在规定时间内办结,正式答复意见已送达到各相关代表,征求意见表已回收。
市人大会办的4件建议中,A类答复2件、B类答复2件;县人大主办的11件建议中,A类答复3件、B类答复5件,C类答复3件,会办的2件建议中,A类答复2件。按期办结率、见面率、回复率、满意率均达到100%,属政策范围内、具备解决条件的建议落实率100%。
2021年人大建议所提问题虽然集中在路网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建管养、农村公路建设等方面,但情况各不相同,有的需向省申报立项才能实施,有的应由镇(场)政府作为责任主体落实,有的受客观条件限制,有的需多个部门配合。在办理过程中,我们始终围绕“有利于本地交通发展”这个大原则,创新思路,着力推动,确保办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市人大代表建议具体办理情况
(一)张国勇等代表提出的市人大建议第35号(会办)“拓宽通村乡道、更好服务乡村振兴”的建议。(A类)
以前,我县部分乡镇村为改善通村通组交通出行状况,自筹资金修建了一批农村道路,但由于各地经济条件不一,所修建道路普遍较窄且参差不齐。为此,在县委县政府指导下,我局高度重视通村道路的提档升级改造工作,在“十三五”期间我县的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建设标准就已经调整为:路基6.5米、路面5.5米、厚18公分,全部采用PO425级水泥,国家补贴标准为20万/公里,差额部分资金由当地镇村自筹,相关工作一直在有序推进。
目前我县农村公路提档升级项目计划申报流程:1、由各镇(场、管委会)结合当地实际需求及财力进行规划;2、由县农村公路管理局进行汇总审核;3、对符合条件的项目逐级申报建设计划。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做好农村公路的提档升级工作,鼓励支持更多镇村申报项目计划,全力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二)肖明等代表提出的市人大建议第47号(会办)“关于将随州至随县公交车终点站延伸至随县县城”的建议。(A类)
随州市3路公交车延伸至随县新县城的问题,自2015年至2019年的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多次提及,2019年县政协将随州市3路公交延伸至新县城相关提案列为专题调研,县政协和我局多次与市公交公司对接,但因涉及范围较广。问题至今未得到有效解决,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和困难:
一是投入问题。市公交公司认为,如果3路由县客运站延伸至县政府,单车往返增加公里6.6公里,为保证延伸增加公里后的班次密度,需增加5台运力,购置5台10米纯电动车需要投资250万元左右(每台车采购价格约50万元)。
二是亏损问题。市公交公司认为,根据运营成本分析,3路自2014年以来公交客流量逐年下降,营运收入逐年下降,维持正常营运和长期营运困难。延伸后现有33台燃气车日增加公里1089公里(每月增加32670公里,每年增加392040公里),造成增加营运成本支出77.91万元/年(其中包括燃气消耗、轮胎消耗、材料消耗、附属油消耗)。增加5台纯电动车而增加营运成本支出150.76万元/年(其中包括购车折旧、利息、车辆保险、运营成本、人力成本等),以上合计每年增加营运成本228.7万元。
三是沿途站点设置问题。公交站台(点)设置问题,需要县政府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在沿线选址、规划、建设公交制式站台或港湾式站台,由政府主导投入建设,建成后交付公交使用。
四是首末站场站问题。3路公交车都是10.5米大型公交车辆,车身长、车体大、班次多、密度大,如果延伸后无首末站,在新县城内的道路上停靠、调头、上下乘客,不仅容易带来交通堵塞,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影响新县城县容县貌,因此终点站延伸新县城,需要县政府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建设一处公交首末站(包括场地硬化、调度用房、司机吃饭、休息、入厕等相关配套设施),无偿提供作公交首末站专用。
五是票价问题。如果3路延伸至县政府增加公里6.6公里,协调有关部门调整票价,在实际执行分段计价梯形票价基础上,全程票价每人次增加1元票价。
六是线路经营权许可问题。3路公交属县际客运,如果延伸至随县新县城区域内经营,需要县政府明文线路经营权许可(特许经营许可时间与3路同步,特许经营许可时间自许可之日起至2035年元月17日止)。
鉴于上述原因,我局将在市县政府的统一协调下,市交通局的支持配合下,力争尽快解决随州市3路公交车延伸至随县新县城。 (三)汪海涛等代表提出的市人大建议第79号(会办)“关于打造随南片区旅游快捷通道的建议”(B类)
该建议中代表们主要提议是对随南片区的S333道路进行提档升级,扩宽路面,实施路面刷黑。省道S333周新线呈东西走向,东起随县周家湾连G240国道保台线,西至随县洪山镇新阳接G234国道兴阳线,是三里岗、长岗通往钟祥、枣阳的主要通道。该线路全长34.068公里,公路技术等级二级,水泥路面,路面宽度7米,交通流量1891辆/日。
S333省道周新线最近一次大修时间为2001年,服役时间已10年有余,路面老化严重,2020年路况检测结果反馈,其中有4公里路段建议大修,有27公里路段建议中修。
2020年我局已向上申报了S333省道周新线K13—K20段大修计划,待市交通运输局协调省交通运输厅下达大修计划批复后将尽快落实,以期改善公路通行环境,助推随南片区旅游经济发展。
目前日常工作中,我局也高度重视随南片区道路提档升级工作:一是加强路面养护,路面病害随坏随修,保障公路安全行车。二是提高标准路基创建标准,重点对公路路基线型实施整修塑形,增强公路立体感,提高公路外观形象。三是及时修复损坏、缺失公路附属设施,使其发挥正常功能。四是加强公路日常巡查,强化路政管理,确保路产路权不受侵害。
(四)程立军等代表提出的市人大建议第91号(会办)“关于柳林镇G240连接S222省道金同线公路提档升级请求立项和资金支持”的建议。(B类)
根据核查,建议中提到的金同线线路名称应为童金线(童兴到金桥,线路编码:X050)。该线路修建于2005年,路面宽度仅仅只有3.5米;是随县柳林镇连接曾都区洛阳镇的一条重要县道,也是G240与S222之间的最佳连接线,因受当时资金等因素制约该路线未经设计,坡度起伏较大,且随弯就弯,已不能满足当前发展需求。我局高度重视童金线的道路提档升级工作,现已纳入随县“十四五”交通规划,将积极向上申报该线路的提档升级计划,争取省市交通部门的支持,尽早启动童金线的道路提档升级。
二、县人大代表建议具体办理情况
(一)宋万明等代表提出的县人大建议第15号(主办)“重修万和镇曹门大桥、郭家乡大桥”的建议。(A类)
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公路桥梁三年消危行动方案的通知》(鄂政发﹝2019﹞30号)文件精神,我局已对全县危桥进行全面梳理,目前万和镇曹门大桥及郭家乡大桥已纳入随县“三年消危”桥梁改造项目,施工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立项批复、工可批复、施工图批复)。根据全县“三年消危”专项行动工作安排,从2020年起到2022年12月底完成所有桥梁建设,其中集中实施阶段为2021年9月2022年10月。我局将按照 “三年消危”行动要求于2022年底前完成建设任务。
(二)李德安等代表提出的县人大建议第16号(会办)“关于解决万和镇邱家大湾村4.5公里道路硬化问题”的建议。(A类)
经现场核查,该路段属邱杨线(线路编码Y206),根据《湖北省农村公路条例》的相关规定,乡道的责任主体为当地人民政府。因该路段原来已修建水泥路面,如今无法下达道路硬化计划指标,只能申请农村道路提档升级改造计划。并且据查鄂交农〔2018〕331号《关于下达2018年全省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第二批项目计划的通知》文件精神,邱杨线2018年已下达3公里提档升级计划(路线桩号K0-K3),当时因资金配套问题,村上未能组织实施。道路扩改后要求路面宽度5.5米、路基宽度6.5米、厚18公分,省补资金20万元/公里,如果万和镇人民政府、邱家大湾村现今对此路段确有很强的修路积极性,同时又有足够的配套资金,万和镇人民政府可以向我局出具书面申请,我局仍可积极向上争取计划和补助资金,推进邱杨线改造工作。
(三)曹世文等代表提出的县人大建议第17号(主办)“早日实施万和镇青苔绕集镇外环路”的建议。(B类)
建议中所提到的绕青苔集镇公路(规划中为S264青苔集镇改线项目),我局在2020年编制《随县“十四五”交通发展规划》和《随县“十四五”及中长期公路廊道控制线测设项目》时已安排专人对该线路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就走向问题征求了万和政府意见,万和政府也就此线路走向征求了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组及村当地村民意见。我局结合政府反馈意见已于2020年9月18日拿出了改线方案并征得万和镇政府同意。
该项目已纳入《随县“十四五”交通发展规划》中,现因基本农田等相关问题,省交通厅暂时要求只能申报国道项目建设计划,我局已将该项目报送给县自然资源部门,待自然资源部门完成“三区三线”调整后,我局再按要求申报此项目建设计划,争取早日实施S264青苔集镇改线项目。
(四)王胜勇等代表提出的县人大建议第18号(主办)“将312国道改线经镇南部区外环路与240国道交汇”的建议。(B类)
为更好的服务随县发展需要,我局正在编制《随县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对你们所提到的道路已安排技术人员现场踏勘,并拟定初步方案:G240小林段从八棵树改线,经喻家湾、李家湾 ,从石家咀接回G312,改线后一是拉大了小林的镇区,二是G240的车辆不再进入小林的主镇区,有效的改善交通情况。
G312我县境内全长18公里,为南北走向,小林进站公路为东西走向,G312将无法利用,同时G312于“十三五”期间已进行大修,“十四五”期间原则上不再安排建设计划,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向上级发改、交通部门申报,优先将该项目列入“十四五”交通发展规划中,争取项目早日立项实施。
(五)雷科友等代表提出的县人大建议第19号(主办)“加快推进均洪公路提档升级”的建议。(A类)
根据我县“十四五”初步规划,均洪线(均川段)改造将结合随县乡村振兴列入全县农村公路改造计划项目。目前我局正在积极向县政府、市交通运输局汇报,争取上级补助资金,推进均洪线改造工作。
(六)唐长松等代表提出的县人大建议第20号(主办)“关于对厉均公路破损路面整体刷黑亮化”的建议。(B类)
建议中提到的厉均公路是S264万均线其中的一段,2011年启动二级公路扩改建工程,2012年底竣工通车,服役时间近10年。因重载车辆增多和服役期临近,近年来厉均线厉山镇至安居镇部分路段路面出现破损等病害。针对此情况,交通公路部门一方面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申报路面改造计划,一方面加强道路日常养护,2019年交通公路部门调节资金,对厉均路破损较为严重的厉山进口段和安居镇入口段实施了路面刷黑工作,竭尽所能保障公路正常通行。
根据随县“十四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随县城区至安居镇规划有一条高铁快速通道,实现随县城区至随县高铁站快速互通。快速通道线路方案为充分利用现有厉均路实施一级公路扩改建,建成后的快速通道路面宽度15米,双向四车道,设计行车速度为80公里/小时。当前快速通道项目建设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鉴于高铁快速通道工程已立项,即将启动项目建设。为保证资金利用率,此期间省公路局不会再对厉均线下达路面大修计划。快速通道建设前,交通公路部门将通过以下措施,保障公路正常通行。一是加强路面养护,路面病害随坏随修,保障公路安全行车。二是提高标准路基创建标准,重点对公路路基线型实施整修塑形,增强公路立体感,提高公路外观形象。三是及时修复损坏、缺失公路附属设施,使其发挥正常功能。四是加强公路日常巡查,强化路政管理,确保路产路权不受侵害。
(七)刘先学等代表提出的县人大建议第21号(主办)“启动随南环路(新街镇区至黑屋湾水库)道路刷黑工程”的建议。(C类)
经我局工作人员实地勘察,新街镇区至黑屋湾水库路段全长约9KM,属于县道(X007)任何线。我局拟在“十四五”期间结合随县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对该路段实施农村公路改造。目前我局正在积极向县政府及市交通运输局汇报,争取项目建设计划及补助资金,推进该路段改造工作。
(八)张友炎等代表提出的县人大建议第22号(主办)“新建安药公路姜家棚村段曾家湾大桥”的建议。(B类)
经我局工作人员实地调查比对,建议中所述安居镇姜家棚段,“曾家湾桥”位于乡道安均线(Y043)5.2公里处,平台显示此处无桥梁,属过水路面(漫水桥)。
根据《湖北省农村公路条例》的相关规定,乡道的责任主体为当地人民政府。经专业人士勘察后建议:因该处路面过低不适宜建设桥梁,已与当地政府沟通,沿老路面修复(漫水桥、过水路面)。
(九)陈莉等代表提出的县人大建议第23号(主办)“加快均洪线三里岗段改扩建工程争取立项”的建议。(C)
根据我县“十四五”初步规划,均红线(均川、三里岗、洪山)全线已列入全县农村公路改造计划。其中,2020年,已完成了洪山段改造,均川段改造将结合随县乡村振兴列入改造计划项目。目前我局正在积极向县政府、市交通运输局汇报,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其余路段将逐年逐步完成改造工作。
(十)詹声军等代表提出的县人大建议第25号(主办)“263省道柳何公路早日建成通车”的建议。(B类)
S263何店至柳林公路随县段二级公路扩改建工程项目,全长4.331公里,于2016年8月动工。期间因土地补偿款、林业手续等原因,停工两次。后经协调以及补交林业相关费用,于2018年3月再次进场施工,当年底完成了路基及桥涵工程施工。2019年初,在启动路面施工时,发现该项目存在非法占用基本农田问题,要求恢复沿线植被。我局于当年6月完成复绿,退还了基本农田土地。至此,何柳公路工程项目建设处于停工状态。
为促使何柳公路早日建成投入使用,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方便人民群众出行,我局多次向县政府汇报、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沟通,争取尽快协调解决非法占用基本农田问题。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现已着手按照《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与改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通知》(自然资规〔2019〕1号)精神,争取将占用的永久基本农田作为划定不实的永久基本农田予以调整,纳入正在编制的国土空间规划。
待国土手续落实后,我局将督促施工单位,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尽快建成交付使用。
(十一)严文保等代表提出的县人大建议第26号(主办)“关于随岳高速淮河连接线纳入县级养护”的建议。(A类)。
随岳高速淮河连接线是连接312国道和淮河旅游小镇的重要通道。为支持淮河乡村旅游发展振兴,我局前期已投入资金对高速连接线进行了全线刷黑,极大改善了沿线景区的路域通行环境。
目前我局农村公路管理已按照县道养护标准,将随岳高速淮河连接线纳入县道年度养护计划安排,日常工作中督促小林农路站建立巡查台账,落实管养责任,做好连接线的日常养护,切实做到建好一条路,护好一条路。
(十二)石保成等代表提出的县人大建议第27号(主办)“关于唐县镇福忠村二七〇道路修复”的建议。(C类)
唐县镇福忠村二七〇军工储备库路线在农村公路电子地图数据库里是乡道(Y124)。根据《湖北省农村公路条例》的相关规定,乡镇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责任主体。
2020年我局为解决二七0道路修复问题,也积极与村委会沟通过,我局争取建设计划指标,村委会落实该路段修复的配套资金,由于党史村级配套资金不能筹措到位,导致该问题未能解决
2021年,镇人大代表再次提出该路段的修复问题,我局高度重视,多次征求代表意见和唐镇人民政府意见,初步达成一致意见:因该路段的316国道目前正在进行改线设计,今年县政府又将该路段纳入石材铁路运输专线建设计划,项目实施后重载车辆行驶该路段会对道路造成毁坏,因此共同协商确定,待316国道改线改造和石材铁路专线施工完成后,我局负责争取建设计划,唐县镇政府与村委会共同筹措配套资金,完成该道路的修复工作。
(十三)金红玲代表提出的县人大建议第29号(会办)“关于整修尚苏公路”的建议。(A类)
针对整修尚苏公路的问题,我局高度重视,及时向代表解释了交通部门的相关政策。由于尚苏公路已进入全省农村公路数据库,在原有线路上对破损路面进行改建,不符合交通部门的补助政策,也争取不了项目资金。按照《湖北省农村公路条例》等相关法律规定,尚苏公路责任主体属于尚市镇人民政府及其村委会。如果尚市政府及其相关村组有重修此路的积极性和充足的配套资金,可以向我局出具书面申请,我局将根据政策积极向上争取,争取将尚苏公路纳入提档升级项目库,为当地政府争取国家补助资金。另外,建议尚市政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综合多方面资金,落实管养责任,有序推进道路破损修复工作,为群众出行提供便捷。
2021年我局在建议办理工作中坚持创新思路,真抓实干,务求成效。但是由于交通项目建设受制约因素较多,还存在某些建议落实不够理想、不够到位等问题。今后,我局将围绕建议办理工作,继续加强相关项目的跟踪落实力度,深化部门间的沟通协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优良的交通运输保障,为“五个随县”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1年9月7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