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场)中心学校,直属各单位:
为进一步深化红十字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全县学校红十字工作均衡发展。根据省红十字会、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红十字工作的通知》和市红十字会、市教育局、市卫健局、团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红十字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成立红十字会组织。结合我县实际,决定在全县各校建立红十字会基层组织。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建立红十字会基层组织的重要性
红十字事业是一项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大力发展红十字事业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国家、人民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对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成立学校红十字会是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活动的基础,发展青少年会员,组织开展人道主义系列教育,从小培养青少年“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意识,对促进学校的文明建设、青少年综合素养、卫生救护、卫生关怀及人道救助、红十字会运动知识的普及以及提高对人道主义理想的支持是十分有益的。
学校红十字会是各地红十字会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辅助形式和措施。红十字青少年不仅是红十字运动的生力军,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学校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活动为培养更多的青少年成为红十字运动的背后力量创造条件。各地各校要充分认识红十字会基层组织的地位和作用,积极为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提供条件,为建立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做出最大支持与努力。
二、认真做好红十字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根据“依法建会,依法治会,依法兴会”的方针,按照“分级管理,分类指导,共同推进”的原则,各地各校红十字会组织的机构建立,由各单位自行筹建,报县红十字会备案。
(一)时间要求
各地各校要在2022年6月30日前建立本单位红十字会组织。
(二)机构设置
1.成立学校红十字会组织。建立以校长为会长、分管副校长为副会长,班主任、体育教师、安保人员、有奉献爱心的教师和学生等人员为成员组成的红十字志愿队伍。并确定一名热爱红十字会工作、责任心强、富有爱心的专(兼)职干部负责红十字会日常办公。
(三)制度建设
红十字会基层组织要制定包括会议记录、社会救助、会员登记等相应的规章制度,达到“五有”(有建设阵地;有工作计划;有总结;有会员、志愿者登记,特困群众有档案;有各项活动记录)、“三上墙”(组织机构;工作职责;规章制度上墙)的管理标准。
(四)工作职责
红十字会基层组织要在县红十字会的业务指导下,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1.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按照《红十字会章程》组织开展本镇(场)、本单位的各项红十字工作,宣传国际红十字运动知识,推进红十字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重点抓好红十字会法律法规宣传、防灾避险、初级卫生救护培训、健康知识普及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的宣传等工作。每年定期召开专门会议安排、部署红十字工作,组织红十字会员、志愿者开展人道领域内的活动,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2.依法开展防灾救灾工作。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根据上级要求发动社会各界进行捐赠,对灾民、伤病员和其他受害者实施救助。
3.广泛开展卫生救护工作。普及卫生救护和防病知识,组织初级卫生救护培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规定,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参与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进行人体器官和遗体捐献的宣传、联络工作。
4.积极开展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开展“红十字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组织红十字青少年开展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活动,开展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活动,为青少年全面发展搭建德育的平台,以此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三、切实将保障工作落到实处
(一)切实加强领导。各地各校要指定一名分管领导牵头,成立工作专班,切实推进学校红十字基层组织建设。要组织一支“热爱红十字会工作、责任心强、富有爱心”的学校志愿者服务队,并加强组织和管理,有序推进学校红十字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二)强化工作举措。学校红十字组织要在县教育局、县红十字会的领导下,按照“六有”标准:有负责红十字会日常工作的专人、有一支积极性高的红十字青少年会员队伍和志愿者队伍、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有红十字特色活动、有完备的应急护培训体系、有形式多样的宣传阵地,“七统一”要求:统一基地标牌、红十字文化氛围标语、制度牌、会旗、志愿服务队队旗、“三献”宣传折页、会议(活动)记录本,扎实加强学校红十字青少年阵地建设。
(三)落实工作职责。各地各校红十字组织要在县教育局、县红十字会的领导下,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以帮助困难群众解决最直接、最现实、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为出发点,积极参与人道救助工作。根据不同的救助对象,开展好“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扶贫帮困、助学、医疗救护等各种形式的救助活动,有针对性地为贫困群众和受灾群众多办实事,多做好事,进一步树立红十字会的形象。
随县教育局
2022年5月17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