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万福店农场、太白顶风景名胜区:
现将《随县2024年农村改厕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各地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随县美丽乡村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
2024年3月1日
随县2024年农村改厕工作要点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厕所革命工作部署和全市农村改厕工作要点相关要求,进一步巩固农村改厕提质年工作成效,坚定不移推进全县农村户厕建改,用“小厕所”做实“大民生”。
一、落实改厕工作责任。落实“市级统筹协调、县级督促指导、乡镇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将农村户厕改造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宜居品质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加强上下联动,强化协同配合。我县把农村改厕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乡村振兴、美丽庭院、村庄清洁行动等检查考核内容,及时解决农村厕所建改中的问题,有序推动厕所革命在随县稳步前进。
二、科学选择户厕建改模式。各地因地制宜选择简单实用、成本适中、技术成熟、群众接受的建改模式,分类推进厕所粪污分散处理、集中处理或接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原则上人口较聚集的区域,采取集中或接入污水管网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人口分散的区域,采取砖砌、预制或现浇小三格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严控工程和产品质量,确保改一个成一个、用一个好一个。
三、积极完成建改任务。按照愿改尽改的原则,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前提下,采取自下而上、逐村逐户摸排方式确定了全年2006户改厕任务。各地要按照本工作要点附件调度计划表,每月按时按量完成目标、制定工作计划,绑定“一户一码”。确保11月底前完成各项任务,稳步提高农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
四、问题厕所及时整改销号。常态化开展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建立问题户厕摸排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间节点等,实行销号管理,完成一个、销号一个。对因施工不到位、产品质量不过关等导致的问题厕所,要立行立改,确保群众满意;因技术模式不适宜等造成的问题厕所,要尽快纳入新建改计划,确保在“十四五”末实现销号。
五、鼓励开展先建后补试点。按照全省开展先建后补试点要求,积极探索农户自愿按标准改厕、政府验收合格后补助到户的奖补模式,鼓励在农户分散居住且建改任务不大的非整村推进地区先行先试。要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先建后补机制。要把好厕具产品质量关、施工质量关竣工验收关,确保农户自建厕所符合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和粪污无害化处理效果。
六、规范户厕建改档案质量。严格落实农村改厕建档立卡制度,完善农户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改厕模式、改厕前中后相关图片及验收记录等信息。实行月调度制度,核查农户信息、户厕现状及数量、改厕台账信息、每月调度信息与全省户厕改造管理系统数据是否一致。针对核查出的问题逐一进行整改,实现实际数、系统填报数、台账记录数信息一致。6月底前,要将今年计划建改户厕农户信息全部录入全省户厕改造管理系统。10月底前,基本完成农村改厕数据核查和修正。
七、加强改厕资金使用管理。按照地方投入为主与上级适当奖补相结合的原则,强化农村“厕所革命”资金保障。全过程监督2024年度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奖补资金和各级配套资金的筹措、使用、管理,奖补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厕所化粪池改造、后续管护运维、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方面。要坚决做到专款专用、专账核算,保证资金按合同、进度拨付,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八、建立完善长效管护机制。依托湖北省农村改厕APP“一户一码”,推进一键报修、一键清掏、一键申请改厕等功能落地落实,健全日常巡检、设备维修和粪污清掏等管护体系,畅通后期维修管护渠道,打通农村厕所革命“最后一公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立政府引导、农户付费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管护机制,鼓励通过公益岗位吸纳或招聘村民组建村级厕所管护队伍。
九、持续强化正面宣传引导。深入宣传改厕政策和卫生知识,通过发放宣传单、张贴“一户一码”、集中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引导群众主动改厕、参与改厕、监督改厕,学习掌握无害化卫生厕所使用和化粪池管护常识,提升户厕建改质量和管护成效。认真发掘和总结推广基层典型经验,开展“最美厕所”创建评选活动,多层次、多方位宣传推进农村改厕新成效,展示农村新风貌,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十、畅通改厕问题反馈渠道。各村开展引导农户用好“一户一码”系统工作,指定专人实时跟踪检索农村改厕数据信息,定期督办解决改厕系统中农户反馈的问题,建立与暗访核查、审计评价、信访等问题线索共享机制,常态化开展“四不两直”调研督导,持续用好新媒体、举报邮箱等平台,多渠道收集问题线索,定期梳理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强化结果运用,对问题较多的予以通报,情况严重的约谈曝光,倒逼各地完善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