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我县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全县大部地区较上年气温偏高4~5℃,据气象部门预报,未来一段时间全县大部分地区仍将维持35℃以上高温和少雨天气,为减轻高温热害对水稻、玉米等主要在田作物不利影响,特提出以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水稻
1.加强灌溉。水源充足的地区,可采用“昼灌夜排”的方式,以水调温,通过保持田间流水减轻高温热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中稻抽穗时如遭遇持续35℃以上的高温,田间保持8~10cm深水层,可有效降低冠层周边温度,但田间密度较大或病害发生较重田块切忌盲目灌深水,避免高温高湿条件造成病虫害大爆发。水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加强与水利部门配合,积极协调配置农业生产用水,最大程度缓解高温干旱造成的不利影响。
2.合理施肥。对处于孕穗期的早播中稻,每亩施3~4公斤尿素和5~6公斤氯化钾作穗肥,促进颖花分化。适时因苗开展“一喷多促”,科学喷施芸苔素内酯、噻苯隆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尿素、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的混合液,提高水稻抗逆能力,促进后期籽粒充实。对处于分蘖期的迟播中稻,在合理施用基蘖肥基础上,每亩酌情补施5~7.5公斤平衡肥,合理调节群体茎蘖动态。
3.防控病虫害。要及时喷施破口药,重点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和纹枯病。要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实现化学农药减量增效,提高防治效果。
二、玉米
此次高温天气对玉米影响较大,一般来说,当日平均最高气温高于35度并持续5天以上、无效降雨持续8天以上,玉米苗期高温热害必然发生。表现为一是高温可以加速玉米植株内生理生化反应,导致生育期缩短,造成果穗较小,百粒重降低等,影响产量。二是玉米开花授粉时期对温度十分敏感,超过35℃不利于花粉发育,超过38℃雄穗不开花,无法散粉。具体应对措施如下。
1.及时灌溉。有灌溉条件的田块,及时浇水保苗。推广喷灌、滴灌、垄灌和隔垄交替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要避开中午高温时段,以免对玉米造成伤害。如果没有浇水条件,建议可以采取人工喷雾(水)对玉米根部喷施。
2.松土保墒。灌水后及时中耕、高培土,减少水分蒸发。
3.喷施叶面肥和抗旱剂。可喷施腐植酸类抗旱剂和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溶液,降温增湿,提高抗旱性。
4.人工辅助授粉。可采用竹竿赶粉等人工辅助授粉方法,提高结实率,降低玉米果穗空粒、空行、秃尖等问题。
5.病虫防控。要切实加强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等病虫害的监测和预报,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制剂及新型药械。同时加强专业化统防统治,减轻病虫危害,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随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7月21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