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从伦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振兴农村产业先行的建议》非常好,为随县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作为主办单位,我局高度重视,已成立“建议(提案)办理专班”。结合县乡村振兴局意见,现答复如下: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随县始终坚持“产业兴县、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着力构建“5511”产业体系,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坚定不移做强特色,产业兴县迈出新步伐。
一、出台政策,发展产业
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022年3月我县出台了《县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随县政发〔2022〕8号)。为集中财力办大事,着力解决财政扶持项目“种类繁多、过于泛化,资金整合度不高效率低,奖励政策交叉重复不统一”等问题,推动财政资金使用更加精准高效,2024年2月经清理各类政策文件,我县又出台了《随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县级财政扶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随县政发〔2024〕2号)。2023年全县农产品加工产值达161.34亿元,同比增长15.95%。其中,食用菌75.94亿元,同比增长12%。2023年全县农产品出口7.27亿美元,同比增长3.89%,占出口总额的98.82%。其中,食用菌出口6.7亿美元,同比增长9%。
二、立足特色,做强产业
立足区域特色,重点围绕香菇、粮油、畜禽、药茶、果蔬、油茶、兰草七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坚持以“品牌引领+龙头培育+有机基地认证”的思路,发展主导产业、优势产品和龙头企业,培育发展农产品专业市场,积极开拓境内和外埠市场,打造品牌、争创名牌,强化产业生产、加工、管理、研发和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做强具有我县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2023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0万亩,恢复整治耕地8万亩,实现粮食总产83.4万吨、增长2.5%;大力推动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种植香稻38.2万亩、香菇2.8亿棒,新增油茶基地1.6万亩,泡泡青核心产区突破8000亩,生猪出栏82万头,均创历史新高。
三、培植龙头,做大产业
紧紧抓住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辐射能力强、产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企业,通过政策激励和项目带动,支持和鼓励企业做强做大,不断延伸产业链,突破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形成大龙头、大基地、大品牌、大产业。着力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组建湖北香菇集团,挂牌成立全国首个省级稻米油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富牧业获批“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湖北现代农业跻身中国农业企业500强。成功举办全省油茶产业现场会、香菇产业博览会,推出“神农随礼”县域公用品牌,5家企业商标入选“湖北省优势商标名录”,央视《一馔千年》为随县代言,随县花菇直供全国两会,香菇品牌价值跃升至111亿元,居全国食用菌行业首位。2023年,全县农产品加工业规上企业发展到93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6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8家,市级46家。
四、三产融合,促进产业
坚持创新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多类型融合业态,以加工流通、功能拓展、信息技术带动业态融合,促进农牧渔“内向”融合、产加销“纵向”融合、农文旅“横向”融合、新技术渗透“逆向”融合、产园产村“多向融合”和多元主体利益融合,随县已逐步形成“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通过多年努力,随县已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全国食用菌出口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重点产茶县”,享有中国“香菇之乡”“花菇之乡”“惠兰之乡”“稻米油之乡”的美誉;“随州香菇”“洪山鸡”“随州泡泡青”“随县油桃”成为地方公共品牌。通过积极申报和创建,食用菌产业成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香菇产业跻身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成功创建全国首个“国家现代农业(香菇)产业园”。
下一步,我县将进一步根据随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特征,精准锚定优势特色主导产业,错位协同、优势互补,把原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全力打造县域特色产业增长极,打响各地特色产业的“乡土牌”,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一特”的县域产业发展格局。
感谢你对随县强县建设、乡村振兴的关心,希望继续对我们提出宝贵建议。
随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6月19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