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职业教育融通融合发展”的提案收悉。您深入剖析了当前家政服务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职业教育与就业融合发展的宝贵建议,彰显了对行业发展现状的深刻理解和对民生福祉的高度关注。感谢您对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对您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家政服务业逆流而上,持续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这主要源于社会老龄化加剧、双职工家庭增多以及人们对高品质生活追求的提升。客户对于家政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专业化,不仅限于传统的清洁、烹饪等基本服务,更多转向了婴幼儿照护、老人陪护、家庭健康管理、家庭教育辅导及高端家务管理等领域。
关于“这几年大环境的影响....目前客户的需求在哪儿?我们的职业培养市场在哪儿”。客户需求方面,安全可靠、专业技能强、具有良好沟通能力和高度责任心的服务人员成为首选。客户越来越重视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其职业道德、心理健康、应急处理能力及一定的文化素养。此外,随着科技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掌握智能家居操作、能进行基础健康管理监测的服务人员更受欢迎。
针对职业培养市场,应当紧跟市场需求变化,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家政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加强与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的合作,开设家政服务相关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具备专业技能和良好服务意识的新时代家政人才。二是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培训认证体系,对在岗人员进行定期的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三是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如家政服务公司、行业协会等开展定制化、特色化的培训项目,满足市场细分需求。
关于“职业技能培训是不是可以做到调研.......多鼓励培训机构对接就业渠道指导及就业”。确实,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以及现代家庭对高品质生活服务需求的增加,家政服务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这一行业的健康发展也面临着人力资源配置不均、技能培训不足、从业人员稳定性差等现实问题。
一、加强职业培训。特别是针对50岁以上群体,这一群体尽管就业意愿强烈,但往往因技能和知识结构限制而遭遇就业瓶颈。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这一年龄段人群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开设专门针对家庭保洁、健康烹调、收纳整理及养老服务的课程。通过实践操作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同时,提供心理健康、沟通技巧等软技能培训,增强其就业竞争力。目前随县共有5家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1家就业训练中心,其中就业训练中心和3家民办培训机构开设有保育员、育婴员、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中式烹调师等培训工种,2023年随县开展31期培训1274人。下一步,为有效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养新形势下经济建设的各类技术人才,随县正在积极申请筹建随县技工学校及随县劳动就业训练中心公共实训基地项目,这一举措旨在为我县构建坚实的职业教育体系,从而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搭建多元化就业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政服务平台,为包括50岁以上在内的各年龄段家政服务人员提供便捷的就业信息和岗位匹配服务。平台可设置年龄、技能偏好等筛选条件,促进供需双方高效对接,同时加强对就业歧视的监管,保障所有年龄段人员的公平就业权利。目前随州市正在筹建的“随时就业”系统平台9月份开通,随时就业系统通过搭建灵活便捷的在线招聘平台,实现岗位信息实时更新、匹配与对接,帮助求职者快速找到合适的工作,尤其适用于家政行业、短期工或自由职业的劳动者,增强就业市场的灵活性与响应速度。
三、探索建立“家政+托幼”综合服务模式。对于30岁以下,尤其是有育儿负担的服务人群,政府和社会组织应探索建立“家政+托幼”综合服务模式,提供灵活的工作时间安排、社区托幼服务或在线教育资源,帮助他们平衡工作与家庭矛盾,提高就业稳定性。同时,开展针对性的职业规划指导,增强其职业认同感和长期从事家政服务业的源动力。
四、强化社会支持体系。针对服务人员家庭中的留守儿童问题,建议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大投入,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福利和教育支持系统,如增设乡村及城市社区的儿童托管中心、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在线教育资源等,减轻家政服务人员的后顾之忧,从而提升整个行业的服务质量与稳定性。目前县教育局关工委一直以把关爱特殊青少年儿童群体和弱势青少年儿童群体作为深化关爱助学的工作重点,着力为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办实事解难事,使留守儿童留而不孤。一是在乡村学校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开设电影、劳动、洗衣、做饭等课程,培养留守儿童由受保护弱者向自信自立的强者转变。如教师和留守儿童“结对”,从学习、生活到思想方面进行扶贫、扶教;以“心灵驿站”,“校外辅导站”为落脚点,让留守生与社会爱心人士、企业家、社会团体相结合,让更多的“好人”介入到帮助、管理、教育中来。二是认真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政策,重点关注,重点突破。三是定期开展关爱活动,经常性地组织“五老”志愿者走访留守儿童,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宣传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总之通过精准定位不同年龄段家政服务人员的需求,实施定制化的培训计划、构建包容性的就业环境、强化社会保障措施,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家政服务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还能促进社会就业,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为我县的人社会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