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3年法治政府报告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24-01-29
  • 【字体:    

随县住建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县司法局的具体指导下,严格按照《随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年-2025年)》,针对住建行业的特点,坚持以普法教育为基础,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中心,以依法行政为重点,以专项治理为突破口,严格规范行政机关执法行为,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法治宣传,有效促进全县住建行业各项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现将我局开展法治政府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措施和成效

(一)落实组织保障,推进依法行政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我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依法行政工作,一年来,我局始终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作为推进住建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抓紧抓实。一是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将依法行政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完善了我局学法用法制度。2023年分别制定了年度学习计划、行政执法检查年度计划,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等,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同时,把宪法、民法典、信用管理、建设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列入政治理论学习,强化了法治思维在业务工作中的运用。三是对行政执法人员组织了专门的法律知识考试,县住建系统现有17人通过了省厅统一组织的执法证考试。四是充分利用普法无纸化系统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学习通用法律法规,并组织每年的统一网上考试,“法宣在线”年度考核优秀率达到100%。五是从2021年至今本机关领导班子成员没有发生过严重违法违纪行为。

2.规范法律顾问管理,落实法制审核。一是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中的积极作用,制定了局法律顾问管理制度,聘请湖北盈谦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为我局业务等方面涉及的法律问题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等。二是成立了法制审核工作小组,同时邀请法律顾问参加,集体审议规范性文件,加强我县住房和城乡建设方面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机关作出的重大行政决定、重大行政执法案件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工作。截至目前,涉及行政处罚法制审核数量为7件。

3.积极完善行政决策机制

我局研究制定了“三重一大”议事决策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内容包括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大额资金的使用等制度,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和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备案审查制度等。在实际工作中,凡是涉及住建领域的重大决策和其他关系社会稳定的重大事项,明确局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按制定的《随县住建局三重一大议事决策制度》等相关制度工作程序提交局领导班子集体研究讨论决定,实现重大问题的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二)依法实施行政审批和监督管理工作

1.认真做好我局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清理工作。审批过程中没有出现建筑业企业资质申请人财务报表审计等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着力解决行政服务环节多、耗时长、垄断性强等问题,进一步精简申报材料,减轻企业负担,方便企业办事。

2.按照县审改办的统一部署,组织完成了随县住建局3.0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数据录入,并在管理系统平台公布。

3.加快推进我局行政审批标准化工作。组织印发了《随县住建局行政审批核准事项办事指南》,在充分借鉴省级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我局住建窗口行政审批事项的办事指南,目前,我局所有政务服务事项的编制工作已全部完成。

4.积极推广网上办事。为了切实推广网上办事,积极主动向前来我局窗口办事的服务对象宣传网上办事大厅,详细讲解网上申报操作方法,提高网上办事大厅的社会认知度和推广使用率,减少申办人到实体大厅办理次数,提升政务服务的信息化水平。为了积极引导群众使用网上办事大厅,推送网上服务,我局提出了审批服务事项网上申请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办理的服务举措,大大激发了服务对象在网上申办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有力促进办事群众主动使用网上办事大厅申办事项,提高我局网上办事“一站式”服务水平。同时,按照省、市公布的事项统一目录,定期对我局网上办事大厅审批服务事项及其办事指南予以补充、调整、完善,确保信息公开及时、完整、准确,方便企业和群众网上查阅、办理和监督。目前,我局共有审批服务事项47项,技术审查事项4项,市政公共服务事项5项,已按要求全部进驻实体办事大厅和网上办事大厅。

(三)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工作

严格落实省住建厅、省法制办印发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试行的通知要求,进一步规定行政执法裁量行为,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和群众举报投诉渠道,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等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1.进一步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系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通过机构调整、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委托执法等法定方式,加强综合执法队规范化建设;落实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坚决杜绝无证上岗和临时人员执法的情况;加快推动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严格落实行政处罚程序,细化了本单位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并严格实施;落实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备案审查制度,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根据县级政府部门通用权力清单审核工作的要求,整理我局(包括下属单位)共70项行政处罚事项目录,并在“互联网+监管”平台公布。出台了关于印发《随县住建局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行政执法制度的通知、《关于成立行政处罚案件审查委员会》、《关于印发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细则的通知》等文件。

2.从2017年12月,按要求部署就制定了《随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开展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了随机抽查数据库。一是随机抽查事项清单;二是抽查对象名录库;三是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以上“一单、两库”的目录表都已经在湖北省“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公布。执法检查工作都已经按《方案》的要求执行。

3.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信息化建设。认真制作执行文书,对工程建设各责任主体不规范行为进行扣分,并及时通过信息发布系统告知相关人员。我局执法人员实施执法行为时,能依法出示行政执法证件,做好现场证据采集工作(含违法照片、现场检查笔录、询问笔录、施工许可证复印件及其他证据材料等)并按相关程序报审批后实施行政处罚。依法应当集体讨论决定的行政执法事项,能召开领导班子会议,集体讨论决定,并记录存档,2021年购买11台执法记录仪分发给各执法职能股室。

4.积极开展工程质量安全、建筑市场和绿色建筑等专项治理。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履行法定程序,注重执法程序的具体操作,我局2023年共立案查处各类工程违法案件7起,行政处罚案件数7个。无行政复议案件。

(四)依法履职尽责,提升服务质量

1.优化营商环境,复制先进区经验。

2023年按照县营商环境办要求,县住建系统复制推广先进区经验10余项,创建的“验登合一”事项被湖北省作为先进经验在全省进行宣传,极大的缩短政务办结时间。

2.强化信息公开,保障公民权益。

进一步强化职责落实,安排专人负责政务信息公开,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落实信息公开。进一步规范依申请公开制度,截至目前,2023年共受理和办结依申请信息公开2件;在做好日常事务公开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监管”和重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工作,在县政府网站住建局的公开目录里设置“重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开”专栏,将重大建设项目建设开工、竣工及项目各项信息及时公开,并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及公示分配信息等内容及时进行更新。

3.注重普法宣传,提升维权意识。

我局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以“信用体系宣传周”、“质量、安全宣传月”、“国际减灾日”、民法典宣传月、“12.4宪法日”等节日为契机,广泛开展现场咨询服务、法律宣传等活动,积极营造公正透明的法治浓厚氛围,提高普法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邀请专家及律师对一线执法人员及公众进行法律知识授课,计法律讲座2次、农村危房安全排查专项讲座10余次、燃气安全培训5次,参与每周六省住建厅举办的“荆楚大讲堂”以及每周一的“夜学”,在住建系统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局在开展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主要问题有以下方面:

(一)硬件设施需增加。执法车辆缺少,开展正常执法、检 查以及其他突击任务时,用车常常难以调度使用。

(二)资金不足。无法按要求配备符合要求的执法装备,导致执法过程不规范。

(三)执法人员不够。我局现有持证人员17人,其中有4人不参加执法,有的股室及二级单位只有1人,执法范围固定,编制少,造成补充新鲜血液困难。

(四)执法难度加大。在行政检查方面,一些被检查对象尤其是个人不愿意配合执法检查工作,有的不肯签署执法文书,有的不愿提供相关材料,对案件查处工作影响较大。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紧紧围绕省、市、县法治政府建设目标,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落实保障措施。严格落实局集体学法制度,推行重大案件和决策集体讨论和研究制度,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监督

严格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全面推进政府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宣传、知识讲座,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建筑法律知识水平。

(三)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及时组织新进人员参加执法资格考试,做好执法人员执法证到期换证,更新行政执法队伍,加大重点法律法规学习,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 素养和依法履职能力。

(四)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

在工程审批、项目推进、行业服务等方面,创新工作方法, 做到提前预判、提前跟踪服务,提高监管服务效率和质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