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世洪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建议收悉,综合各会办单位反馈情况,现答复如下:
针对您提出的放开城镇落户限制、维护进城农民“三权”、强化进城住房保障、积极支持就业创业、享受均等公共服务等六点意见。结合提升县城首位度,我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意见。现告知如下:
一、主要措施
2021年10月20日,随县县委书记陈良在中国共产党随县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今后五年随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要实现两个翻番,即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冲刺500亿元,县城常住总人口翻一番,冲刺8万人。年轻的随县正处在高速城镇化的一个过程当中,为了能实现8万人的目标,我们以新县城建设为重点推进新型城镇化,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2022年1月16日,县政府出台了《提升县城首位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拿出了十条重磅购房补贴政策,凡在县城中心城区购买首套商品住房的实行每平方米300元补贴、契税100%补贴、2000元水电、燃气补贴、新就业专本硕博毕业生最高2-30万元补贴等购房补贴政策。目前第一批62户、208万元购房补贴资金已全部发放到户。
2、3月30日,我们又组织召开了2022年随县房地产企业座谈会,分析研判了2022年房地产形势,研讨县政府加快房地产去库存政策落实情况,听取了县城区11个房地产企业意见及建议,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制定了解决方案,简化了购房补贴审批手续,印制宣传单,通过各镇政府发放到村组,加大购房补贴政策宣传,并解决购房户子女入学问题,切实解决企业困难和问题,得到了企业一致好评。
3、为解决在县城工作的干部职工住房问题,拟出台《随县鼓励干部职工在县城中心城区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奖励补贴方案》,鼓励干部职工购房去库存。对干部职工在县城中心城区内购买参与降价优惠活动的新建商品楼盘,计划按300元/平方给予一次性购房奖励,从而达到政府给予补贴,开发企业配合让利,政企互动共同去库存的目标。
4、为消化商品房积压库存,拟出台《关于推进县城中心城区房屋征收补偿房票安置的实施意见》,鼓励被征收户选择商品房还建。原则上不再新建还建房,采取棚改货币化安置办法,被征收户可持有房票在县城内任何开发楼盘中选择商品房,征收货币化补偿1250元/平方米、政府补贴1350元/平方米、开发商再优惠10%,被征收户基本不用出资,按一比一同等面积还建的办法,引导被征收户在县城范围内选择商品房进行安置,解决我县商品房库存过高的问题。
5、县教育局印发的关于《随县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方案》中提出保障流动随迁子女入学,要求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镇发展和财政保障范围,建立健全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切实简化随迁子女入学流程和证明要求,做好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享有片内学生同等待遇。
6、加快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为提升县城首位度,聚集县城人气,年初县委,县政府制定了8大类39项县城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在新县城投资4.8亿元新建一座占地400亩、容纳4200名学生的实验高中,定位“湖北省示范高中”、“鄂北名校”,建成全省有影响力的重点高中。并投资1.5亿元在千乘苑北部新建一座占地60亩,容纳1800名学生的实验小学,两所学校争取在2023年9月1日迎来新生。计划投资2亿元,新建一座占地30亩,建筑面积27000平方米功能完善的市民中心,集行政中心、超市、商场、电影院、游乐设施、健身房、餐饮等一体化大型行政商业综合中心。投资350万元新建改建农贸市场三处,投资2亿元新建长4000米、宽32米随县至随州的烈山湖东路景观大道工程,实现“市县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布局、投资0.7似元新建交通大道北段工程等共7条市政道路工程、招商引进社会资本投资15亿元新建一期占地266亩的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大随不夜城、投资10亿元新建石材企业总部展销中心华中石材交易城等一大批重点亮点工程,目前,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四个指挥部,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力争两年内全部竣工,届时,一座功能完善、商贸发达、风光秀丽、人气聚集的新县城将崛起在厥水河畔,实现“两个翻番”和“争创中部百强县”的奋斗目标。
经过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新县城内高楼林立、道路宽阔,鸟语花香,是投资置业,宜居养老的幸福之城。县委、县政府尤其是在教育这一块,高度重视,经过几年蓬勃发展,新学校、新医院、新商场遍地开花。现有炎帝学校、神农国际学校、随县一中、客运站、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医院、神农国际酒店等一批为市民服务的高质量、高档次教育医疗配套设施星罗棋布,在新县城购房,孩子上学难、就医养老不便等困扰问题将再无后顾之忧,可以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县城建成面积不断扩大、县城辐射带动作用逐渐加强,县城规划区范围内常住人口逐渐增长。安居的同时还要乐业,随县自身产业的优势还是比较突出的,比如说专用汽车产业、粮油加工业、香菇产业、石材产业,有很多的企业家,还有很多的产业工人,有配套的企业,带动了一大批产业工人,在产业集聚的大背景下,县城常住人口即将进入下一个快速增长周期。
二、下步工作
(一)培育发展特色产业,以产业兴旺发达增强县城支撑力。
一是以产业链延伸推动企业做大做强。以全县各类种植养殖基地为基础,加快发展园区食用菌、粮食、果茶、木本油料、畜禽等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出口产业,培育农产品驰名品牌,壮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专汽及配件企业装备水平,政府牵头长丰、长沣、日欣、威尔特芬等改装车企和大随通等物流单位组建股份制改装车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大型物流园,借助物联网技术节省制造成本,提高细分市场反应灵敏度和终端产品市场占有率。启动随县火车站前建筑拆迁,建设武襄铁路随县站公铁联运物流园;积极培育数字经济产业,以数字技术助力现代农业、先进制造、网络电商、生活服务、城市管理等新业态,推动实体经济转型、提质、增效。培育通用航空产业,支持厉山机场扩建为综合机场,带动覆盖全省的应急救援产业,辐射全国的支线物流、航空培训、无人机试制、空中游览等新型通用航空高端产业集群落地县城,促进厉山航空主题小镇建设,进一步提升县城首位度。
二是以旅游业突破推动服务业提速发展。借鉴孝感、英山等地整合做大单一旅游业经验拓展文旅产业,串联炎帝景区、封江湿地、尚市牡丹和桃花园、炎帝紫薇园、厉山兰博园、均川东润紫海田园和其他采摘体验园等,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双日游”文化旅游线路、知名旅游景点区和学生研学旅游基地(营地)。协助炎帝景区争创5A 级景区,扩大寻根节影响,打造IP属性文旅产品和炎帝内涵的旅游商品。加大一月一节庆旅游营销,借助三月桃花、四月兰花油菜花、五月牡丹花、六月寻根节、七月建党纪念月、八月漂流季,九月丰收节、十月国庆与重阳节、十一月红叶登高游等特色旅游活动提升随县旅游人气。推进随县文创小镇项目,加快在谈居然之家商住综合体、中国文字城文旅综合体等项目落地,推进随县县城旅游商贸“一条街”建设;贯通随中旅游环线,建成42.195公里马拉松标准赛道和公路自行车骑行道,改造厉封公路沿线民居,美化湿地公园科普宣教区游步道景观,综合开发封江湿地90公顷合理利用区,联通湿地与随中环线的游步道,与随岳高速共建封江自驾垂钓露营服务景区,共建县城后花园和核心康养区。
三是以最优营商环境推动招商引资持续向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商事制度、司法体制等改革,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打造高效便捷政务环境、创新创造市场环境、依法办事法治环境。坚持招商“第一工程”,开展大员招商、专班招商、节会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网上招商、中介招商,鼓励能人回乡创业,小微创业、实施“一次也不用跑”的亲情式代办服务,快速落户一批投资总量高、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新增就业岗位多、耗能排放低的企业和项目。实行好企业不嫌小的政策,在开发区开辟专门园区,吸引接纳小微型企业入驻。研究出台“飞地”经济政策措施,引导大项目奔着开发区科技创业园、农产品产业园落地,鼓励各镇招引的优质企业到开发区落户,以充满活力的产业支撑蓬勃发展的县城。
四是以完善园区功能建设推动发展后劲提升。坚持“以园活县”战略,超前做好经济开发区、城区扩容总体规划,编制待落地项目的修建性规划,加快开发区市政路网东、西区工程、开发区铁路下穿立交工程、星炬排水明渠工程、工业污水处理项目、规划路网和县城香菇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等建设进度,启动远期园区东扩的规划编制和可行性研究,把园区建设成“产业高地”和县域经济“摇钱树”。
(二)巩固完善设施建设,以公共服务供给提升县城承载力。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中心城区能级。继续完善老镇区水、电、气供应网络,实施低价便利化增容报装;同步推进新城区新建道路供排水、强弱电、天然气管网等基础设施,保证新落地项目在用地红线外零成本搭接。利用城郊集体土地新建面向短期、灵活就业人员的周转房1000套以上,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以上;规划建设城市特色街区,城区新建购物品牌连锁店4个,农贸市场2个,四星级酒店1个;新建大型购物中心1座,品牌连锁店2个;完成新需区规划的“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路网,做好滨湖东路等城市路网与新、旧316国道、环城路、曾都区的衔接。新建老城区立体停车库,生态停车场,城郊大中型、特种车辆停车场,配套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新建高铁随县站直达县城的快速路(圣地大道)项目。
二是狠抓精细化管理,提升县城管理水平。推进城管体制改革,健全综合执法队伍。依托智慧城市平台,加快建设智慧城管、实现全时段、全方位、全覆盖监控城市城区,形成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的数字化城管格局。规范出商经营,统一施划城市公益广告、旅游形象广告、产品服务宣传广告位,架设大型户外多媒体LED 广告屏,布设夜间城市景观灯,灵活建设城市绿化带、公园、健身小广场。推进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确保垃圾减量排放,提高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深入推进城乡环境同治工作,将垃圾无害化清运和处理延伸至村镇。加强市容环境整治、卫生保洁等,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勤劳社区棚户区拆迁,改造老旧小区和社区服务中心。升级、扩容县城、开发区垃圾分类收集、转运设施,配套新建小区建设城市公厕。
三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区域竞争力。开工建设县直公办幼儿园项目,督导民营幼儿园规范化办园;压茬推进高级中学建设,新建一所县级高级中学(随县一中),恢复随县二中、三中,5年内县城普通高中学位增长 5000个,同步配齐县城高中教师编制,提高学科教研水平;推进续建烈山湖学校(二期)工程,5年内义务教育阶段学位净增4000个。探索与武汉名校(华师一附中)长期合作,迅速提升随县高中、初中知名度和吸引力。出台比市、区更优惠的政策吸引教师应聘随县教育,更大力度落实奖励和待遇政策,鼓励优秀教师投身随县教育;引导民间投资举办产教融合培训机构,争取各级各类投资举办特殊教育,探讨引进武汉高校到随县设立分校区。
四是提质增效卫生事业,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主动与武汉高校及三甲医院合作,加快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人才引进、诊疗技术提升;探索县内医共体等新型医疗资源共享模式,扩建县妇幼保健院儿童隔离病区,开办月子会所、月子中心等特色服务项目。公办医疗单位2年内开设城区直属社区服务中心6个,争取5年内创建三甲医院,达到医保目录病种全收制的能力和99%患者不出县的目标;
五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提升获得感幸福感。设立随县人才招聘(劳动力)市场,增强县城就业承载能力;新建儿童福利院、光荣院,扩建县直福利院,鼓励民间投资医养结合老年公寓;建设公益性陵园。谋划开通汉丹普速铁路随县站客运业务,方便外来客商火车直达县城,县城居民就近火车出行。开通高铁随县站经安居镇区至随县的客运专线;统筹推进县城与各镇公交客运一体化,组建国营公交公司,开行随北淮河、小林、草店、殷店、高城经县城到随州,随南三里岗、柳林、均川、洪山、环潭、安居经新街至县城的客运班车;优化县城公交线路,确保县城至开发区、学校、各医院均有公交线路;开发随县“公交出租云出行”APP,规范共享单车经营;整治城市主、次干道交通秩序,鼓励外地省际长途客车进城落(载)客。
(三)改革创新激励政策,以开放包容环境激发县城原动力。
一是招才引智,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加快集聚各类急需紧缺人才,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人才集聚新高地,为争创“中部百强县”优先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大力实施“人才新政十二条措施”,认真审视招才引智在全县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将招才引智与县城建设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盯着产业引才,把全县的发展定位、产业发展与人才工作紧密结合,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以产业人才为重点、以人才项目为抓手,让人才工作与产业契合得更紧密;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做到求贤若渴、爱才如命、惜才如金、唯才是用,让更多人才集聚随县、深耕随县,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人尽其用的生动局面;在营造环境、提供舞台等方面下功夫,除了提供住房保障、高薪待遇等“硬环境”外,更重要的是为人才提供开放包容的“软环境”,做到人才身心“两手抓”,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
二是规划引领,落实用地保障。科学规划城镇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注重操作性、科学性、前瞻性,实现“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发展规划”和“环保规划”合一。落实城乡建设增减挂钩项目,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置换、有偿收回改制、破产企业闲置地。优先保障重大城市功能性项目用地,积极引导招商项目节约科学用地。资金渠道要再拓宽。争取政策性银行、要求商业银行到县城设立统管全县业务的法人分支机构,所有单位均需到县城办公,发放新金融产品。县政府牵头成立股份制融资担保公司,大胆依靠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建设产业类项目,积极对接争取预算内资金和地方专项债、转移支付资金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项目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民生保障类项目。建立和完善规费留成分配体制,土地出让金净收益留成部分和城镇基础设施配套费全额用于县城建设;增加县级财政支持旅游产业、重点景区发展专项资金比重。扶助周边尚市、新街、唐镇、高城围绕县城构建城市保障市民生活的“后花园和菜篮子”。
三是多措并举,激发消费潜力。保留农民承包利益,严控农村自建房,鼓励农村居民、回乡人口家庭在县城购房置业,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出台迁居随县居民子女学籍就近转入县城学校政策;补助陪读家长房租;出台降低公积金购房款购房首付比例、提高公积金贷款提取比例等系列政策,鼓励随县职工在县城公积金贷款购房定居;定向发行房票,补贴新购商品房购房款(每平方米补助300元以上),对未享受福利用房的干部职工在随县县城购房享受房改政策,刺激县域企业、棚改户等就地释放住房刚性需求;提升对企业税收奖励比例,增加部分用于企业支持企业职工在县城购房。实行新城区空置商铺房租免五减五;定额减免进驻县城美食街、步行街、商业街区、卖场的百货零售商场、品牌连锁酒店、电影院线、建材交易城、物流园区、创业园等项目的规费,适当提高所得税返还比例,分期补贴店面装修、房租投资;鼓励发展地摊、夜市经济;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工会经费全额县城消费;政府货物、服务采购全部集中于县城商贸企业。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