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随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紧扣“疫后重振”,做好“六稳六保”,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持续深入推进“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等重点改革任务,持续强化项目建设“五比五看”倒逼绩效考核成效,持续强化重点领域政务公开力度,持续细化公共资源监督措施,主动作为,担当善为,圆满实现各项工作目标。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0年各项工作落实情况
(一)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一网通办”基本实现。梳理“最多跑一次”高频事项202项。截至目前,随县县级可网办事项1319项,占比97%,最多跑一次事项1350项,占比99.7%。县镇村三级网上申请办件18271件,目前已办结16045件,办结率87.8%,并及时予以评价。
二是“一窗通办”有序推进。拟定下发《随县推进政务服务“一窗通办”工作实施方案》,申报获批县政府债券资金1000万元,启动随县政务大数据一体化平台建设项目,并行推进县政务服务中心大厅智能化升级改造。按照政务服务“一窗通办”要求,对大厅各入驻单位进行合理化分区布局,设置综合窗口,标准化实施软硬件达标升级,按照《湖北省一窗通办一事联办工作指南》(鄂政管办发〔2019〕7号)文件要求进行网络及硬件改造,目前已完成设计招标,正在进行施工招标等后续工作。装修改造完成后,县政务服务中心面积达4600平方米,全县32个有行政审批职能的单位将全部入驻。随县工程建设审批管理系统全面上线运行,目前已受理540个项目。
三是“一事联办”稳步实施。已在湖北政务服务网发布“我要开网吧”“我要开药店”“开办非学历文化教育培训机构(民办)”3个主题事项,目前已受理办结330余件。根据市级统一安排,推动其他“一件事”主题加快推进事项认领及测试,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剩余的主题事项及时上线,加大推广宣传,产生实际办件。
四是“一网通管”常态监管。“互联网+监管”系统投入运用后,28个相关部门已100%录入随县监管实施清单。梳理认领监管事项总数877项,编制检查实施清单938项,检查实施清单总体完成率和检查实施清单完备率均达100%。
五是“放管服”改革取得新成效。印发了《随县落实2020年湖北省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要点实施方案》《随县调整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等文件。筹备召开我县“放管服”改革工作会议、政务服务突出问题自查整改、政务服务效能提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工作推进等多个会议。重点改革统筹推进,企业开办210全面落地。全面实施“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大力推行“减时限、减材料、减环节、减跑动”,政务服务事项承诺时限压缩近70%,跑一次事项占比大于60%,零跑动事项占比大于30%。
六是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有了新突破。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国令第722号)、《关于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若干措施》(鄂发〔2020〕6号),牵头完成省第十二督查组督查、营商环境评价、省委督查、全市“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暨9月份述职评议县领导发言稿等有关任务。
七是政务服务事项初步实现标准化。为了推动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标准统一,打牢“一网通办”事项基础,对照省2020年指导目录,组织县村两级对政务服务事项进一步梳理调整,优化完善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事项,清理规范服务指南和申请材料。组织县镇两级政务部门对事项进行了梳理规范,确定县级事项1400余项。并对事项的申请材料、办理流程、审批结果等118个要素进行标准化。组织各地梳理了乡村两级可以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形成了清单,确定乡镇事项232项、村社区事项93项。做到了48个要素全县统一,与省市一致,基本实现政务服务在各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组织各具体牵头部门动态更新权责清单、负面清单和收费清单。
(二)扎实做好政务服务及政务公开
一是进一步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开台建设。落实《关于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以随县政府网站为主平台,完成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并迁移至随州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主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法律法规。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湖北省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方案》等有关要求,建立政府信息公开、依申请公开信息审查与发布制度,按“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及时、透明的信息公开各类政府信息。
二是打造多元化矩阵式公开渠道。在依托县政府网站这一核心公开平台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扩大了电子化信息化公开渠道。2020年,开通上线了“云上随县”APP,由随县县委、县政府主办,随县县委宣传部主管,随县融媒体中心具体承办,是继“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随县发布”官方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之后,随县新生的又一款本土权威指尖媒体。为快速适应受众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云上随县”客户端进行了全面改版。其中,问政栏目的正式开通,旨在打造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主流舆论阵地,聚焦群众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把群众的诉求反映到各个职能部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盼望的民生实事,打通网上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7月20日,湖北长江云新媒体集团发布2019年度湖北省县域政务融合传播指数分析报告,随县在2019年度湖北省县域政务融合传播指数排行榜总榜前五十强名列第25位,其中好感度名列第7位。
三是进一步规范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在2019年全县政务新媒体规范化备案的基础上,逐步强化对全县政务新媒体的日常监测与管理。2020年9月,按照省市要求,在全国新媒体报送系统中集中组织全县29个微信、微博、客户端的信息录入与在线填报,统一纳入国家、省集中规范化管理范畴。2020年全年,我们按照每周不低于一次的频率,对全县正常运行使用的29个新媒体进行各方位的抽查,共下发抽查情况通报2期,发现更新超时与不及时的情况及时提醒,发现长期未使用申请注销的及时提醒并跟进催办。对季度被省市抽查通报的相关新媒体单位记录台账,在督促其及时整改的基础上,将其纳入年度政务公开工作考核内容。在三季度的全市抽查及全年日常检查中,我县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博博取上级充分肯定。
四是有序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严格按照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实施意见的要求,同步开展全县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根据时间进度,9月份,在征求相关单位与镇场意见的基础上,拟定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实施方案》(随县办发[2020]22号)文件,并在网上进行公布。明确了工作目标、重点工作内容等,将涉及26个领域19家单位及乡镇的政务公开内容进行了明确,已完成26个领域及所有镇场政务公开事项目录编制上报工作,拟在政府网站开辟专门版块栏目进行集中展示,下一步将督促各相关单位对照公开目录上传各类公开的信息内容。
五是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工作。在延续书面申请、当面申请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拓宽了依申请公开办理渠道,在县政府门户网站首页,设立开通了网上依申请公开接口,群众可按照提示内容按步骤进行填写后即可完成填报。县政数据,县融媒体中心及各相关责任单位及时将受理信件进行转交处理,全年已处理网上群众申请公开并限时答复办结3余件。各单位按照要求主动上传了各自信息公开指南的编写及依申请公开办理程序。
(三)有序推进绩效考核各项工作
一是一个方案领航。在2020年度绩效实施方案拟定中,我们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认真贯彻中央、省市系列决策部署,紧盯疫后重振,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双赢总目标,围绕高质量发展,“三大攻坚战、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做优乡村振兴五篇文章、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调整完善优化考核内容,力争通过考核,使各项工作实现可量化、操作性强,真正起到推动工作的目的。根据2020年实际,统筹考虑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关实际,重新梳理绩效考核指标,对各项指标全面系统再梳理,征求44家考官单位意见,对考核指标进行调整完善,并提交县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后予以印发。
二是注重日常管理。为确保县委县政府年度决策部署和工作目标落实,按照“年初有计划、过程有评估、日常有督查”的绩效管理模式,立足实际、务实创新,多举措稳步推进绩效管理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为使乡镇各项指标能顺利完成,要求各考官单位制定单项指标的考核细则,加大对指标实施过程中的动态监管,及时跟进督办落后指标任务的相关单位,确保各项指标得以贯彻落实。
三是高位推进“项目建设五比五看”考核工作。围绕“勇担当、善作为、保目标”的理念,全县掀起了项目建设比拼赶超的热潮。在方案拟定上,按照县委领导意见,结合全市要求,创造性地实施我县抓项目建设、促担当作为的“五比五看实施方案”。从4月份至今,参与实施月调度8次,季观摩2次,主要负责各类测评票的设计、发放,分数统计、结果公布等。在测评票设计中,我们创造性地进行了正反向的设计,将纪委开展的“十不”专项整治有机统一,实行倒扣分的模式,引入两代表一委员进行科学合理公正的评判,极大地激发了各地相关部六抓服务、抓项目建设的主动性。在考核结果运用上,我们提出,各乡镇季度得分汇总后按5分分值进行综合折算作为综合考核奖分依据;部门得分情况,年底以两办名义进行通报,对排名前五的单位,年底综合考核总分奖励0.01分,得分低于85分的,年底综合考核总分扣0.01分。通过“周会商、月调度、季观摩、年考核”等方式,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是更加注重亮点特色工作的考核。在推进年度绩效考核中,我们在对乡镇考核中,专门设置差异化的考核指标:重点特色工作,赋予1分分值,要求各地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挖掘本地有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特色工作,自己申报,年底根据完成进度据实打分。对开发区的考核突出项目建设这个主题,对景区的考核侧重于景区管理与建设。通过单项特色工作的考核,激发了各地创新思路,差异化竞争的良好氛围。
(四)履行好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职责
履行监管责任,突出依法治“标”,在进场交易的项目中实行全程监督,确保了项目交易公平、公正、公开全年无投诉。2020年至今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进场招标项目82项,交易额5.6116亿元,为政府节约资金0.2136亿元。
一是严格监督管理“三标”。1、规范标前查勘。严格落实招标人标前现场“未开工负责制”,由招标人自行提交招标项目《未开工证明》,从源头上严防“未招先建”等违纪违法行为。2、严格标中审查。严格审查项目立项、批复、资金来源、规划许可、施工图审、招标代理合同等核心环节,严防“化整为零”等规避招标行为。严格审查项目专班养老保险、投标企业近年财务状况、安全生产情况、农民工工资落实情况等,严防围标行为。严格审查评分标准有无排斥其他潜在投标人等串标行为。3、落实标后评价。积极运用全省招投标诚信体系一体化信息平台,及时将招投标不良行为信息向省级平台报送,将招标人、投标人、代理机构和评标专家等四类重要当事人的不良行为纳入“黑名单”管理,不断完善“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工作机制。
二是严格监督管理评审。在招标人的现场监督下通过评标专家语音抽取系统,随机抽取项目评委,从源头上杜绝“评委老面孔”问题。运用监测系统,时时监控专家评审,严防“关系标”、“人情标”问题发生。
三是严格依法查处。全年共计完成上级交办的30个问题线索,34个项目的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线索的调查整改工作。湖北省十一届省委第五轮巡视发现的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线索的整改,省委第九巡视组反馈招投标违法违规问题线索的整改,随州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审计发现问题线索的整改。通过调查其中15个项目施工违法行为证据确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相关规定,对项目主管单位进行了依法查处并依法给予了行政处罚。
四是不断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信息建设。积极运用省公共资源局“云平台”,在11月份首次实现了电子评标业务,并将发改、住建、交通、水利、农业等项目主管部门信息资源实施共享,从源头上治理分标、拆标、规避公开招标等违法行为,积极探索联合联动执法监管。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放管服”改革还需要不断推深做实。事项梳理的基础还不够牢,还存在线上办事指南和实际审批不一致的现象,办事指南里申请材料还需清理规范。还存在政务服务事项上级没下放,下级无人接、接不住、不愿接的现象。
二是对日常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少数部门将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划等号,认为绩效管理只要做好年底各项考核就行,不重视平时的日常管理。有些考官单位的考核指标没有做到与实际密切结合,导向指引作用不明显,考核激励性未充分发挥。
三、下步工作思路和计划
一是协调推进“放管服”改革。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和省有关文件,协调推进我县“放管服”改革工作目标任务落实落细。
二是协调落实优化营商环境任务。根据落实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协调推进我局相关牵头任务落实。
三是进一步夯实事项梳理基础。持续推进事项清单化,进行更细致的梳理,确保清单之外无审批。深入推进事项标准化,清理申请材料,完善办事指南,规范办理流程。加快推进事项颗粒化和套餐化。
四是加强对全县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及监督力度,加强日常动态管理,做到应招尽招,应进必进,坚决查处违规招投标现象。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