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增强机关干部创新意识,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服务优、纪律严的机关干部队伍,县政数局2024年打造“五个一”工程,创新工作将落实以下几项工作:
(一)打造“随心办”品牌工程
依托“一窗通办”改革,深化“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综合服务模式,推进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跨域办、容缺办服务,将高频服务事项打造成为便捷好用的精品服务,叫响“随心办”服务品牌。
一是进一步规范窗口服务。制定《综窗人员服务手册》,修订完善《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制度》。加大对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在阵地建设和人员管理等方面指导力度,畅通协调联动管理机制。
二是持续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继续开展“群众评”活动;完善“随县云政务”功能;再梳理一批“容缺办”事项;围绕襄阳都市圈建设推进医保、人社等更多高频业务跨域通办。
三是着力提升综窗人员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开展覆盖县镇两级综窗人员的“技能大比武”活动,提升服务效能。
(二)把牢考核“生命线”工程
狠抓业务培训,研究省市考核指标,力争在全省“高效办成一件事”、“互联网+监管”、政务公开、政府网站暨政务新媒体以及营商环境评价等五大考核中争先进位,进入第一方阵。
一是“高效办成一件事”考核。力争每季度考核在全市排名靠前。完善全县政务数据资源目录;谋划实施一批电子证照社会化应用场景案例,通过部门间数据共享新增一批“免证办”电子证照;与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对接,积极推进电子印章在涉企重点领域的应用。
二是“互联网+监管”考核。力争每季度考核在全市排名靠前。督促指导县直相关部门对本部门执法行为做到监管全覆盖,及时准确将相关数据归集至市“互联网+监管”平台内。
三是政务公开、政府网站暨政务新媒体考核。力争年度考核在全市排名靠前。加强政务公开业务培训,严格把关公开内容审核。根据省市考核要求以及群众需求,持续更新完善政府网站专题专栏。同时,落实好上级阶段性工作安排部署。
四是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力争在全省营商环境指标评估中进入第一方阵。政务服务领域,全面认领省市关于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任务清单,积极申报争取省级先行区创建示范项目,做到典型先进经验的复制推广。招标投标领域,继续推进“五统五联”综合监管联动执法模式,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监管,推进工程招投标领域电子营业执照“一网通投”。
(三)开展数据网络升级工程
强化智能支撑,提升数据归集与治理能力,以政务服务“码”为载体,推动数据互通和服务融合。加快推进随县电子政务外网升级改造,补强政务外网安全监测防护能力,提高网络安全级别,确保政务网络和系统安全稳定。
一是提升政务服务内外网安全等保工作水平,完成县政务服务中心全部综合窗口国产电脑安可替代,升级改造随县电子政务外网,加强IP地址统一管理和科学分配,提高网络安全级别。
二是探索推进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借鉴襄阳、宜昌、武汉等第一批试点城市经验,积极推动随县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统筹协调各部门数据向“神农云”迁移汇聚,促进各部门信息互通和共享,助力随县数字政府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
(四)实施人才队伍提升工程
围绕“三我型”“三有型”干部、实干强县大比拼等活动,激励机关干部奋勇争先、担当作为,在全县当标杆、做示范、作表率。开展县镇综窗人员“技能大比武”活动,全面提升服务质效。
一是加强干部教育培养。继续深化落实县委组织部“四个一”“四个100”学习教育活动,营造比学赶超机关氛围。鼓励干部参加学历教育提升以及遴选等多种选拔考试,让人才有为更有位。
二是组织开展政务服务礼仪和业务培训,每季度评选“服务标兵”“党员示范岗”,鼓励综窗工作人员参加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等级认定考试,打造一支专业强、素质高政务服务队伍。
(五)深入实施凝心铸魂工程
坚持党建引领,继续开展清廉窗口创建工作,不断提升教育经常化、监督常态化、管理正规化水平,将理论武装、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成效转化为推动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监管等业务工作的发展效能。
一是打造“三化”机关。修订完善《机关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上下班考勤、请销假等工作要求,推动机关运行制度化、规范化、高效化。
二是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对信息宣传工作进行量化考核,每月将宣传报道采用情况进行通报晾晒,对成绩突出个人进行表彰。加大向市县两级报送政务信息工作力度,抓好常规工作宣传的同时总结好亮点经验。
三是持续打造“党建+政务”品牌。不断激发支部活力,按时按质完成主题党日规定动作,依托红色教育、党建结对共建等多形式活动,发挥出党员领导干部在政务服务领域先锋示范作用。
四是持续打造“清廉+政务”品牌。深化清廉窗口创建,以更新完善“码上督”小程序为切入口,加大对镇、村政务服务工作监督力度,进一步提升基层政务服务效能。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