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报告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23-03-13
  • 【字体:    

2022年,随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强化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坚持依法行政,优化流程、优化服务,不断提升行政效能,较好的完成了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年度目标任务。现将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第一责任人履职情况

今年以来,我局主要负责人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较好完成全年法治建设各项工作任务。一是带头学法。深入践行“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这一行为准则,按照全局年度学法用法计划安排,以身作则落实每季度领导班子集中学法活动,自觉为全局做好示范表率。二是依法决策。严格执行公众参与、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核、集体讨论等法定程序,实现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积极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对重大事项主动听取法律顾问的参考意见,确保规避法律风险。三是强化监督。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司法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完善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督促领导班子成员依法行政,全年无一起领导干部违规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情形发生。

(二)完善法治建设领导机制,夯实工作责任。

党组高度重视法治机关建设,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完善局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单位年度工作计划,与政务服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党组书记、局长苏耀认真履行机关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我局法治机关建设工作要点、年度普法责任清单等重点法治工作主动过问、把关、审定,对重要法治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法治建设领导小组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头抓好法治机关建设各项工作。

(三)立足主责主业,推进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

1.深化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流程再造。认真做好省市下放事项的承接工作。今年5月,抢抓全省赋权扩能强县改革的机遇,统筹15个县直部门承接省市两级向县下放的112个事项,已在系统内进行全量领取发布。

2.“一网通办”全面实现。电子政务外网实现了县镇村纵向联通全覆盖,可网办率达到100%。自建系统与政务服务平台横向逐步打通,基本构建形成“县、镇、村”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

3.“一窗通办”高效运转。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模式,随县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实行了县政务大厅前台服务整体外包,聘请16名工作人员负责综合窗口、导引服务等工作。全县有行政职权的32个县直部门的1284个政务服务事项已完成入驻

4.“跨域通办”有新进展。在与枣阳市、京山市、桐柏县开展点对点合作的基础上,今年5月底,与温州市瓯海区等地签订“跨区域通办”合作协议。今年以来,已产生河南桐柏、广东省、重庆市等地跨域办事项近百项。

(四)抓好“三化”建设,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1.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进一步梳理县镇村三级事项清单,其中,县级清单1284个、镇级174个、村级60个,建立动态化的管理机制。

2.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一是规范窗口设置。目前,县级政务服务中心窗口99个、镇级服务窗口128个。二是规范场所建设。今年以来,先后指导厉山镇、新街镇、尚市镇、唐县镇、澴潭镇、殷店镇、草店镇、柳林镇等8个镇启动便民服务中心新建或改造工程,其中厉山镇、新街镇、尚市镇、澴潭镇、草店镇、唐县镇等6个镇便民服务中心已投入使用。

3.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大力推进集成办、免证办、就近办、网上办、掌上办、帮办代办等,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目前,随县镇村下沉事项领取完成率100%。

(五)发挥监管职能,打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

1.全面推行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已实现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在线招标、投标、开标、评标率100%。

2.推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投标“评定分离”。2022年8月24日,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招标公告的随县交通大道道路扩改项目(幸福大道--神农大道)建设工程即采用“评定分离”方式定标,标志着我县“评定分离”改革工作进入实质化阶段。

3.探索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改革”先行区创建工作。2022年5月,省营商办确定随县为“综合监管联动执法”改革先行区创建试点,县政数局高效统筹、全面推动,目前随县创建工作已通过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验收,报省营商办复查。

三、存在问题

梳理回顾2022年的工作,县政数局在日常工作开展、先行区创建以及政务服务自我改革创新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省内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短板和不足。

(一)“放管服”深化统筹仍需进一步加强。优化政务环境改革工作点多面广事杂,部分部门及乡镇对政务服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密切,协同能力有待加强,从企业和群众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仍有不足,服务理念有待提升。

(二)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需进一步规范。部分乡镇的便民服务场所建设不达标,个别乡镇服务事项还未完成全部进驻,人员管理制度不健全,各地日常工作推进仍不平衡,尤其是村级工作部分承接乏力,镇村两级的政务服务质效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人员队伍建设管理上需进一步稳定。我县政务服务队伍工作人员不稳定、力量薄弱等现象十分突出。县级外包人员少、力量弱,已不能满足服务企业群众需求;镇村层面,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大部分未配备管理人员,镇村政务服务工作人员变动频繁且普遍存在业务操作水平低、工作配合度低等问题,导致业务工作难以持续开展,严重影响工作成效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任重道远。新的一年,我局将踔厉奋发、竿头直上,着眼新未来,展现新作为,再上新台阶。

(一)担当作为,力求在加快县镇村政务服务体系“三化”建设上出成果。落实“强县工程”促进乡村振兴行动方案,举全局之力,全面推进基层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力争两至三年内镇村政务服务面貌有改观、工作有成效、满意度有提升,工作经验可复制、可推广。

(二)奋勇争先,力求在协调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上求成效。持续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提高综窗“一口进出,并联审批”服务水平。加快数字政务建设,提高电子凭证、电子印章应用度。做好全市“高效办成一件事”“互联网+监管”考核工作,重点提高镇村网办件覆盖率、及时率、好评率,积极创先争优。

(三)谋定后动,力求在推行政服务综合窗口外包服务上见实效。通过政务服务前台受理公共服务岗位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稳定全县政务服务专业队伍,为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体系建设整体推进及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分两步走,一是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外包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再增配30名外包服务人员,增强服务力量,此部分人员待2024年12月新市民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后迅速到位;二是启动镇级便民服务中心综合窗口购买服务项目,建议20个镇级便民服务中心配备38名外包服务人员,2022年底到位。

(四)锚定目标,力求在全力推进“跨域通办”工作中办实事。主动融入“襄十随神”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加强与枣阳、桐柏、京山等跨域协议城市深入对接,同时积极联系省内外新签约协议城市,全面梳理办事频率高、需求量大、群众获得感强的事项,切实实现“就近办理”。

(五)强化合力,力求在加强公共资源交易联合监管上出实招。积极探索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行业监管”机制,落实《随县公共资源交易联动管理意见》,加强日常动态管理,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坚决查处违规招投标现象。

(六)敢于探索,力求在谋划智慧政务建设上求突破。依托随州市“神农云”平台,推进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促进各部门信息互通;围绕便民利企,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原则,到2023年底前,推进四至五个政务服务项目延伸拓展工作,基本实现与省市数据共享融合及创新智慧场景。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