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关键之年。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贯彻落实中省市县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切实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生态安全。
一、工作任务
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厂区扩容及配套管网延伸项目,集镇污水管网三期工程,争取上级支持,落实建设;全镇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持续改善达到规定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并趋稳向好;工业、禽畜养殖行业污染达标排放,完成屠宰场污水治理项目;规范环境管理固体废物与危化品,有效管控环境风险,确保不发生重大环境污染责任事故;积极巩固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创建成果。
二、工作重点
(一)抓好大气污染防治
进一步加大餐饮业油烟规范整治,加强商业门店、餐饮服务的综合执法和环境监管。加强垃圾、树枝树叶、秸秆杂草禁烧工作力度,加强村级主体责任,统筹调动村干部上下联动,实行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包地块三级包保的网格化管理体系。严格落实随县大气污染防治总体要求,对于未按要求完全落实防尘、抑尘、降尘措施的工业企业,一律停工整顿,引导企业对裸露土地妥善处理,坚决遏制扬尘污染加强扬尘污染治理,全面实施城镇建成区内建筑工地、道路施工场地和拆迁现场的扬尘污染治理。
(二)强化水污染防治
进一步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全面整治河道采砂、禽畜水产养殖排污等违法行为,强化对污染排放企业的监管力度,严肃查处污染地表水、地下水的违法行为。进一步强化河长制组织管理,加强对涢水河、溠水河安居区段的监管。做好镇污水处理厂的管护,强化污水管网联通建设,不断提高村镇污水处理率,逐步做到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完成限适养区内禽畜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实现达标排放或零排放。同时,加强镇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严格按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指南(试行)》,清除影响水源地水质的隐患,确保居民饮用水安全。
(三)加强土壤污染防治
做好污水处理设施污泥等固体废弃物处置工作,严控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源土壤污染,削减化肥、农药使用量。强化垃圾分类和无害化处理工作,提高生活垃圾收集和转运率,确保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持续开展危险废弃物整治专项行动,推进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防治,加强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监督管理,全面落实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等措施,严防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严厉打击非法转移和倾倒固体危险废物,开展建筑垃圾综合利用。
(四)改善人居生活环境
全面治理村镇乱贴乱画、乱搭乱挂行为,清除破旧无功用建筑物,对集镇随意设置灯箱、广告牌进行整治,定期擦洗、维护各种公用设施。全面清理积存生活垃圾,健全“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持续开展卫生改厕工作,不断提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农村地膜、包装膜的回收处理,持续开展畜禽污染达标整治工作。扎实推进各级生态镇村创建,树立一批有特色、有亮点、有示范作用的生态村。
(五)抓好突出环境问题整改
抓好中央及省级环保督察和市县政府交办问题整改工作。对涉及我镇的还没有完全整改到位的问题要在讲政治的角度,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进一步加大整改落实的力度,严格按照整改方案的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整改任务。及时处理群众环保来信来访,确保环保信件,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六)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配合县级环保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偷排偷放、非法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非法处置危险废弃物、不正常使用防治污染设施等恶意环境违法犯罪的打击惩处力度。全面落实网格化环境监管责任,加大违法建设项目的查处力度。积极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处置突发环境事件能力,不断强化环境风险防控,对发现的环保问题及时上报县环保局。
(七)创新环保宣教方式
积极号召践行绿色生态生活,着力推进卫生乡镇、绿色社区创建,加快推进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方向转变。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大力发展绿色公共交通,推行以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为主的出行方式,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各领域和生产生活各环节的节能、节水工作,大力开展生态环境宣教活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