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基层阅兵”的担当谱写乡镇发展新篇章——观“9·3”大阅兵有感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25-09-11
  • 【字体:    

9月3日,屏幕前雄壮激昂的乐章、整齐划一的方阵、气势如虹的装备依次掠过,“9·3”大阅兵的盛大场面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这份震撼,源于国强民安的自豪,源于盛世中华的底气。激动之余,作为一名乡镇干部,笔者的思绪不禁从长安街的恢宏现场,飞回了我们那片正待蓬勃发展的乡土。国之盛况,与乡之发展,看似遥远,实则血脉相连。这场阅兵,于笔者而言,不仅是一场视觉与情感的盛宴,更是一堂深刻的发展启示课。

以“徒步方阵”的纪律与协同,锤炼乡镇发展的执行力

阅兵场上,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莫过于一个个宛如一体的徒步方队。无论横看、竖看还是斜看,都成线成行,每一步都精准到厘米,每一声呐喊都汇聚成同一个声音。这背后,是绝对的纪律、严密的组织和成千上万次的协同演练。

反观乡镇工作,“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规划政策最终都需在乡镇落地。我们非常需要这种“方阵精神”。它启示我们,乡镇发展绝不能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首先,必须要有统一的“作战蓝图”。即一张科学务实、契合本镇实际的发展规划图,产业布局、乡村建设、生态保护等各项工作都需在此蓝图下协同推进。其次,必须要有步调一致的执行力。无论是项目推进、环境整治还是民生服务,都需要各村、各部门摒弃本位主义,紧密配合,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攻坚合力,才能踏出乡镇发展最坚实、最整齐的步伐。

以“大国重器”的创新与精准,升级乡镇发展的方法论

铁流滚滚,锐不可当。阅兵式上展示的现代化武器装备,是科技自立自强、创新驱动的集中体现,每一件“大国重器”都是为了更精准、更有效地捍卫和平。

这让笔者深刻反思,在乡镇发展的“战场”上,我们是否还停留在“小米加步枪”的模式?我们同样需要引入我们的“新装备”和“高技术”。这“装备”是科技兴农,是无人机飞防,是智慧农业物联网,是农产品电商直播平台,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这“高技术”是方法创新,是运用数字化乡镇管理平台提升治理效能,是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新模式激活产业活力,是精准招商引进契合本地发展的“专精特新”项目。我们不能仅仅依靠经验和蛮干,更要学会运用新工具、新思维,精准地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实现产业升级和效益最大化。

以“受阅将士”的作风与担当,锻造乡镇干部的硬脊梁

官兵们炯炯有神的目光、挺拔如松的军姿、不畏艰苦的精神,构成了阅兵场上最动人的风景线。他们展现的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钢铁意志和使命担当。

乡镇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直接面对人民群众,更需要这样一股子精气神。阅兵精神告诉我们,基层干部要有“站得直”的硬脊梁,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廉洁自律,永葆本色;要有“扛得住”的宽肩膀,勇于直面人居环境整治、信访维稳、项目落地中的矛盾与困难,敢啃“硬骨头”;要有“打得赢”的真本事,在实践中学,在困难中练,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行家里手。我们要以一场“作风阅兵”来检视自己,是否能以受阅将士般的坚定与执着,扎根乡土,履职尽责。

以“军民同心”的团结与凝聚,汇聚乡镇发展的源动力

阅兵场上,人民群众的欢呼与子弟兵的威武相互辉映,构成了军民鱼水情深的生动画面,揭示了力量源于人民、根基植于人民的永恒真理。

乡镇发展的力量源泉,同样来自人民。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于民,而发展的最大动力也来自人民。我们不能做“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干部,要时刻牢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所有政策制定前听听百姓怎么说,项目推进中看看群众满不满意。要善于发动群众、组织群众,鼓励乡贤能人返乡创业,引导村民以入股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等方式,变“要我干”为“我要干”,真正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汇聚起共建美好家园的磅礴力量。

屏幕里的阅兵式已然落幕,但心中的“阅兵”却刚刚开始。这场“基层阅兵”没有聚光灯,却有广阔的田野和淳朴的乡亲;没有统一的军礼服,却有沾满泥土的运动鞋和一颗颗滚烫的真心。笔者将把这次的感动与思考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以受阅将士般的纪律、创新、担当和情怀,投身于乡镇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实践。因为我们深知,每一个乡镇的奋进步伐,终将汇成国家前行的雄壮足音;我们在基层每一分的辛勤耕耘,都是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大厦,筑牢最坚实的根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