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扩大农村改革成果,激发“三农”发展活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照随县〔2022〕8号文件精神,经党政联席会研究决定,在全镇14个村(居)委会开展清理闲置资产、清理问题合同、清理债权债务,建乡村“人民公司”、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行动(简称“三清两建一提升”行动),特制定如下三年行动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深化党建引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为契机,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础上,全面深入开展村级组织“三清两建一提升”行动,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二、目标任务
到2022年底,全镇集体资产资源盘活利用率达90%以上;问题合同规范率达100%;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超过10万元的村达到80%;村级债务超过50万元的13个村,化债比例在去年基础上提高20%以上,全镇累计化债比例达60%以上;全镇14个村(居)委会全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要求,根据自身产业布局和发展实际,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主体发起组建具有法人治理结构的“乡村人民公司”,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全镇完成社会化服务体系架构搭建,重点培育1-3家社会化服务主体,全镇社会化服务覆盖率达60%以上;围绕乡村振兴整体规划,重点打造1-2个美丽乡村精品村。试点村在村容保洁、垃圾治理等方面从人员配备、经费保障、制度建立上探索出管用、实用新模式。
到2023年底,全镇集体资产资源盘活利用率达100%,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超过10万元的村达到90%,年经营性收入超过50万元的村达到20%;全镇累计化债比例达80%以上;“乡村人民公司”进入稳步发展期,公司章程和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股权设置进一步明晰,打造一批经济效益明显、人民群众欢迎的好典型。镇、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全镇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率达80%以上;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清三边(屋边、路边、水边),治三乱(乱搭、乱堆、乱建),建三园(花园、果园、菜园)”成果进一步巩固,农村白色垃圾治理效果明显,村庄清洁行动常态化、制度化管护机制明显完善。
到2024年底,全镇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超过50万元的村达到50%,年经营性收入超过100万元的村达到20%,全镇基本完成化债工作任务;“乡村人民公司”成为各村村级债务化解的“加速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成效明显,40%的村达到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标准,60%的村达到美丽乡村整治村建设标准,在管理模式上,形成从政府主导变为干群“共同缔造”的“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新格局。
三、主要内容
(一)清理闲置资产
深入开展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回头看”,按照应收尽收、分类管理、依法处置的原则,严厉打击侵占村集体资产资源、损害村集体和村民利益行为,推动农村集体经济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对村、组两级集体所有的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进行全面清查,重点清查未承包到户的资源性资产、集体统一经营的经营性资产以及现金、债权债务等,查实存量、价值和使用情况。分类、分宗(件、片)建立台账,依法依规处理好账目不清、核算不准、手续不全、侵占资产等遗留问题。(责任领导:张帆,责任单位:财政所、各村(居)委会)
(二)清理问题合同
镇、村分别成立问题合同审查专班,全面清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发包合同,按照“收集归档、审核条文、分类整理、实地查看、研判定性”等步骤,对合同的合法性、合理性、规范性进行审核。充分发挥法律专业人员和党员、群众代表作用,对审核出的程序违法、标的畸形、合同超期、改变用途、拒不执行、要件不全等问题合同,逐一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采取规范、调整、变更、纠正或废止等形式予以处理。对问题合同涉及资产资源量大、群众意见大、社会影响大,镇、村难以解决的,积极上报县委、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予以处理。(责任领导:张帆,责任单位:财政所、各村(居)委会)
(三)清理债权债务
全面开展债权债务分类清理工作,按照债权债务不同类型分层分类建立明细账册。持续推进全县村级债务化解“九步工作法”,做实债权债务核对、规范清收、核销程序。各村要把清收债权作为化债的重要举措。组织熟悉情况的村民代表、老党员、老干部成立清收专班。通过开展感恩教育、利用村民自治、发动党员干部带头、宣传还债典型等多种方式清收债权,确保完成全年化债工作目标。(责任领导:张帆,责任单位:财政所、各村(居)委会)
(四)建乡村“人民公司”,促集体经济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三位一体”总原则,抓牢村集体经济发展这个“牛鼻子”,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或经济合作社基础上,设立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营的资产管理公司、农业发展公司等。创建具有市场经济属性和人民群众参与共享的“人民公司”模式。积极探索“人民公司”管理框架,明晰股权结构,规范运营方式和财务管理,严格风险把控。通过明确村集体经济组织市场主体地位,充分利用“三清”成果,采用“资源开发型”“资产盘活型”“产业带动型”“物业经营型”“生产服务型”“农旅融合型”等多种途径,完善“村集体+大户(新型主体)+村干部+农户”股份合作利益联结机制,把“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落到实处,全面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责任领导:李建君,责任单位:农办、财政所、各村(居)委会)
(五)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以破解小农户分散经营难题,引导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生产为重点,组建镇村主导型、服务主体专业型、各类主体兼业型等不同类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着力解决农户分散田、集体机动田、统一流转田、撂荒闲置田等“四块田”“谁来种、如何种”的现实困境。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联结农户的优势,在尊重农户自主经营地位的前提下,推广整村、整组、整塆农业生产全程托管社会化服务新模式。村级服务公司、农技、农机、供销、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生产服务主体全程参与农技推广、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烘干收贮销售等服务环节,逐步解决小农户办不了、办不好、办了不划算的生产难题,建立“小农户、村集体、服务主体”三方共赢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新格局。(责任领导:李建君,责任单位:农办、农技服务中心、农机服务中心、供销社、各村(居)委会)
(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积极响应随县“两环线一片区”(随南环线、随北环线、随中片区)振兴战略,配合县政府分年度完成沿线6个村(居委会、大桥村、龙王庙村、新屋村、七里塔村、雷家祠村)美丽乡村整体建设。开展农户改厕,积极推行节水型、少水型设施设备。规范设置农村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合理配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加强农村生活垃圾长效保洁机制建设,按照不低于农村户籍人口3%的比例配齐保洁员。常态化推进村庄清洁行动,组织、动员农村居民扎实开展以“五清一改”和“清三边、治三乱、建三园”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活动。持续推进“清廉村居”“文明村镇”“最美家庭”“美丽庭院”创建活动,树立乡村良好文明新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责任领导:周先进,责任单位:城建办、各村(居)委会)
四、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
根据我镇前期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制定全镇“三清两建一提升”行动工作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利用“村村响”广播、高城之声、纸质宣传单等形式向广大农民宣传,营造开展“三清两建一提升”行动的良好氛围。
(二)试点推进
2022年全镇以高黄村、新屋村为村级债务化解试点村,以大桥村、梅子沟村、高黄村、龙王庙村为“人民公司”推进试点村,以大桥村、高黄村为人居环境试点村,“三清两建一提升”行动各工作专班要加强督导,包村干部和包保村部门要包保推进,试点村要落实主体责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三)全镇推进
从2022年5月开始,全镇在前期试点基础上,全面深入推进“三清两建一提升”工作,每季度定期通报各地工作进展情况。各村要制定任务清单,明确各环节时间节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改进的具体措施,同时要及时总结工作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形成典型案例,便于在全镇进行推广,确保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四)总结提升
2022年12月,对全镇2022年“三清两建一提升”行动进行全面总结,做好相关资料的归档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下一步在2022年工作基础上,用2年时间,全面推进“三清两建一提升”工作在我镇“开花、结果”,切实监督好农村集体“三资”,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保障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建立乡村治理的长效机制。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党委书记为第一组长、镇长为组长、其他联席会领导任副组长的“三清两建一提升”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做好“三清两建一提升”行动的统筹协调。各村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迅速组建工作专班,制定具体方案,各相关职能办公室和部门要做好督促指导,认真推进工作落实。
(二)强化宣传培训。充分利用村村响、标语、公开信和新媒体等形式,把“三清两建一提升”行动的意义、目的、内容、手段和要求宣传到位,讲清政策,夯实群众基础。认真组织开展政策和业务培训,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
(三)严格督导考核。将“三清两建一提升”行动纳入全镇乡村基层治理和党组织建设重要内容,纳入驻村干部和村工作的考核内容。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加强工作督导,确保“三清两建一提升”工作取得实效。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