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高城镇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围绕“特色农业重点发展区”功能定位,全力打造中药材小镇,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持续向好,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半年来,我们坚持稳增长、优结构,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1.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截至6月底,全镇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5.95亿元,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3521.5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8亿元,招商引资完成1.51亿元,外贸出口完成1627万美元,规模工业万元产值能耗降耗达标。
2.现代农业稳产增效。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73亩。上半年油菜种植面积0.8万亩,小麦种植面积2.34万亩,水稻种植面积3.5万亩。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中药材、食用菌、茶叶、线椒、蓝莓等特色产业,现有中药材加工出口龙头企业2家,新增孵化培育中药材加工企业4家,中药材专业合作社7家,中药材产业年产值可达3.5亿元。2023年被省农业农村厅评定为中药材产业“一村一品”示范镇。
(二)半年来,我们坚持提质效、强载体,发展后劲实现新跃升
1.项目建设稳步实施。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严格落实抓项目促投资工作机制,加强重点项目服务调度,一个项目明确一名包保领导牵头,完善“招引-落地-建设-投产-达效”工作闭环,截至目前,金鸿发中药材深加工、神随生物灵芝孢子粉、百草中药材等项目签约落地,带动投资1.3亿元。
2.招商引资稳步推进。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来抓,紧盯“5511”产业体系,开展链式招商、以商招商。组织招商专班先后赴广东深圳、东莞、安徽阜阳、河北沧州等地开展招商引资4次;主动承接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接待外地客商到镇考察15次,全力做好土地供应、金融支持、要素保障等全周期服务,确保5个在谈项目早签约、早落地、早投产。
3.营商环境稳步提升。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专题研究优化营商环境工作3次,制定《高城镇优化营商环境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严格落实企业“安宁生产日”制度,为企业营造宽松、安宁的生产经营环境。今年春节期间,我们工作不打烊,组织镇内企业召开企业发展恳谈会、组织高城籍外地企业家召开发展座谈会,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活动10余次,确立意向项目9个。镇便民服务中心聚焦群众办理的人社、民政、医保等30余件高频事项,大力推行帮办代办,累计办理各类事项860件,深受群众好评。
(三)半年来,我们坚持塑形象、强治理,城乡面貌展现新气象
1.镇域建设提档升级。投资70万元,高标准完成白马广场二期硬化工程,硬化刷黑道路5000平方米,铺设彩砖800平方米,整理绿化用地4000平方米。投资650万元,建设集农贸市场、中药材交易中心、中药材文化展览馆为一体的商贸服务综合体;投资100万元,硬化通村公路两公里;投资90万元,对G240国道、高速连接线沿线环境进行综合治理,硬化路面4500平方米、整理绿化用地1200平方米、修建花坛72个。
2.乡村振兴扎实推进。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常态化开展防返贫监测,新纳入监测户3户11人。引导脱贫户、监测户外出务工就业958人,累计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上岗202人。通过产业、就业、金融扶贫等帮扶措施,带动1328户脱贫户家庭人均收入持续增长。抓好惠民惠农政策落实。累计向上级申报春季雨露计划66人次、补助资金9.9万元;向监测对象和低收入人口发放产业奖补资金14万元。申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总户数5689户,申报补贴面积44869.05亩。
3.生态文明全面提效。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建成省级森林村7个。全面落实河长制,镇、村两级河长履职尽责,持续加强河道巡查管护,累计对镇域范围内8条河流、8座水库进行80余次巡查,解决问题5个。认真落实林长制,集中攻坚森林防灭火、秸秆禁烧等重点领域,压紧压实生态林管护责任,扎实做好林木病虫害特别是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组织专业力量开展多轮次消杀,切实保障林业生态安全。
(四)半年来,我们坚持暖民心、惠民生,社会事业迈出新步伐
1.民生保障持续向深。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发放低保金193户74.92万元,残疾人补贴32.69万元,临时救助124人次17.58万元。完成40户农村户厕改造、4户危房改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征缴工作稳步推进。高质量完成民兵整组、民兵点验以及民兵训练工作。组织开展未成年人防溺水、防灾减灾、禁毒教育宣讲、老年人健康义诊、两癌筛查等活动30余场,服务2000余人。
2.安全生产持续向好。全面梳理完善镇、村应急工作体系和应急预案,配备镇、村、企业应急救援队共计320余人,应急储备库常备铁锹、雨衣、雨靴、棉衣、棉被、帐篷等物资1800余件;设置4处3000人以上规模应急避难场所。组织开展防火、防汛、地震灾害应急疏散演练活动5次。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全面整治风险隐患,累计排查隐患19处,已全部整改完毕。
3.社会治理持续向稳。圆满完成全国两会、寻根节等重大活动安保维稳任务。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累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4起,办理市长热线、智慧信访等210件,接待来访群众73批次,已全部处理完毕。加强平安建设宣传教育,组织镇、村干部围绕反电诈、防范非法集资等开展法治宣传活动11次,共发放宣传册2500余份,悬挂宣传标语120余条,走访群众2800余户,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
(五)半年来,我们坚持抓党建、强引领,自身建设取得新成效
1.聚焦“强”字推进基层党建。一是突出政治引领。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党建工作6次,充分运用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支部主题党日等载体,系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等,引导广大党员提高政治站位。二是强化党纪学习教育。指导各支部分领域、分类型制定学习计划,发放新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300余册,开展中心组理论学习6次、交流研讨20余次,组织支部书记讲纪律党课30余次,示范带动全体党员自觉学法、知法、明法。三是抓实党员管理。开展党员干部培训班、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轮训280人次,举办入党积极分子暨发展对象培训班1次。围绕全镇中药材产业发展,组织开展专题培训3场,培训150余人。
2.突出“兴”字建设人才队伍。一是筑牢组织阵地。积极探索推进湾组党群服务站建设,充分利用已建成的3个湾组党群服务站,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服务群众数量600余人;扎实开展“五星级”村党组织评选,评选出五星级党组织2个,四星级6个。二是建强干部队伍。开展村(居)党支部书记专题培训,分批次组织镇村干部共计180人次分赴多地学习考察。新发展党员7名,储备村级后备干部42名。三是关怀困难党员。严把困难党员核定标准,对困难党员和老党员进行关怀帮扶慰问,春节、七一等重要节点慰问困难党员共34人,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33枚。
3.突出“严”字强化自身建设。一是推进清廉建设。持续开展“清风四季润高城”活动,以党纪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推进镇、村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二是抓好警示教育。组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1次,学习各类违纪违法典型案例通报4次,观看省、市、县警示教育片4次,受教育党员干部300余人次。邀请县纪委监委清风宣讲团为镇、村讲授纪律党课,让全体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三是做实基层监督。围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担当不作为等专项整治,组织开展自查,共自查整改各类问题30余个,处理处分3人,立案5人,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业务培训1次,完善规章制度3个。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高城镇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打造中药材小镇,争创全县特色农业重点区示范镇”目标,主动作为,砥砺奋进,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一)聚焦转作风、提效能,全力以赴夯实发展基础
1.巩固党建引领“基本盘”。健全完善中药材产业链联合党委问题帮办、供需对接等工作机制,引导链上企业抱团发展、错位竞争。创新党建活动载体,把“主题党日+”作为“一支部一特色”重点抓手,努力创建一批示范作用强、引领效果好的党建示范点。继续做好“走出去”“请进来”文章,通过外出学长见识、开眼界,集中授提素质、强基础。
2.锤炼干部队伍“硬功夫”。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统筹推进教育经常化、监督常态化、管理正规化。以支部建设为载体,打造七姑店村清廉村居建设示范点。以“三单两晒”监督模式为抓手,围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担当不作为等9项专项整治,广泛收集涉及群众身边腐败的各类问题线索,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持续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让手握戒尺成为日常自觉。
(二)聚焦稳投资、抓招引,全力以赴推动经济增长
1.大抓项目固根基。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对重点项目实行挂图作战,采取“双周会商,每月调度”工作机制,做好项目谋划、落地、建设、见效、服务五大环节。加快推进百草农业、润元农业两家新落地中药材企业厂房改建工作;继续跟进特立电子、威通华彩碳纤维树脂杆等项目,争取早日签约落地,打造更多经济增长点。
2.强抓招引促投资。紧紧围绕随县“5511”产业体系,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积极发挥两代表一委员、乡贤、企业家等群体作用,开展以乡招商、以商招商、协会招商,带动形成全员招商浓厚氛围。紧盯制造业、现代农业等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招引符合本镇发展需求的农产品加工、制造业等上下游项目和关联企业。
3.狠抓服务优保障。深入开展“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全力抓好惠企政策落实、企业减负增效、政务环境优化等工作,确保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认真落实落实一企一策,详细掌握高城镇现有18家商贸企业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积极主动为企业纾困解难。健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持续完善《高城镇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紧盯关键领域、关键岗位、关键人员,彻底整治“中梗阻”等问题,让市场主体安心放心舒心。
(三)聚焦优服务、精管理,全力以赴扮靓和美乡村
1.做精特色产业。锚定争创全县特色农业重点发展区示范镇目标,加快推动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全面提升高城镇中药材小镇的标识度、美誉度。一是高标准建设中药材示范基地。抢抓“村社共建”契机,借力市供销社良种选育、仓储冷藏优势,在大桥村打造百亩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组织方式、技术模式和政策体系。二是高效能搭建中药材交易平台。建好、用好中药材交易中心,搭建市场和价格信息共享平台,全面提升中药材交易市场运行效率。三是高质量服务中药材加工企业。认真做好全周期服务和全方位保障,让“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条更加牢固。
2.做优现代农业。坚决筑牢粮食安全底线、耕地保护红线,积极申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力争在嵩垛村、罗家桥村、龙王庙村、七里塔村建设高标准农田600亩。探索“小田并大田”,发展农村适度规模经营。结合五大特色产业链发展需求,积极培育“一镇一品”现代特色农业。做实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持续发展壮大7家乡村合作公司,新增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村3个。
3.做细宜居乡村。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充分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聚焦“两网融合”,大力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运处模式,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切实提升农村公路养护质量,积极争创“四好农村路”示范镇。
(四)聚焦强治理、重保护,全力以赴厚植发展底色
1.聚焦城镇品质更优。积极推进漂水河镇区河道清淤和“一河两岸”景观带建设,以流域综合治理成效助力居民生活品质提升;统筹规划生产、生态、生活空间布局,高标准完成新屋村美丽乡村建设;以小景观、小花园为主体,打造G240国道1公里环境整治示范带,着力提升集镇颜值;拆除旧农贸市场和小商品市场废弃门面房,全面打通古城大道,提升镇域环境;强化镇区G240国道、古城大道、东华街等重点区域监管,取缔“马路市场”,规范交通秩序、经营秩序、镇容秩序。
2.聚焦生态底色更亮。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压实林长制工作责任,做好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控等工作,守牢森林安全底线。深入推进河湖长制,规范化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工作,坚持巡查、惩治并举,从严打击破坏水环境违法乱象。积极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校园、绿色村(居)等创建活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
(五)聚焦办实事、促共享,全力以赴增进民生福祉
1.构建全覆盖保障体系。扎实推进各项民生实事,逐步补齐民生领域短板。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加强重点群体业帮扶,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深入落实“双减”工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持续推进省级卫生城镇创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做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工作。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和未成年人保护,抓好民族宗教、退役军人事务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等工作。
2.推进全系统社会治理。全力防范化解社会重大风险。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常态化实效化开展安全生产排查,持续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织密食药监管网络,护航“舌尖上的安全”。持续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打好禁毒、反电诈人民战争,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不断提高群众安全感幸福度。落实落细“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真正让群众“事心双解”,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