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高城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主线,真抓实干,积极作为,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高城镇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在产业升级、城乡蝶变、民生保障等多领域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规模工业总产值已完成全年任务54.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全年任务的91.8%。
聚焦主责强攻坚 发展质效双提升综合实力稳步攀升,经济指标亮点纷呈。上半年,全镇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截至6月,规模工业总产值已完成全年任务54.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全年任务91.8%,经济发展活力不断释放。
聚焦市场主体关切 坚持问题导向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不为“不行”找理由,多为“能行”找办法的服务理念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组织召开企业营商环境恳谈会,现场倾听企业心声、回应企业关切,常态化走访鸿发、三元等重点企业,精准回应企业家诉求。镇便民服务中心聚焦人社、民政等30余项高频事项,推行帮办代办等贴心举措,累计办理业务720件,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链条效应逐步凸显
高城镇以产业集群化、链条化发展为抓手,推动特色产业活力持续释放。其中,亿只鸡全产业链提速成效显著:项目一期自2024t> 2024 年10 月开工以来,高效完成道路、水电配套设施建设,15栋鸡舍已于 6 月底正式投产;二期工程筹备工作已全部就绪,计划近期动工。中药材产业延链强链同样成果丰硕:金鸿发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研发的葛根- 枳椇子饮品已完成研发与代加工,6月底实现100万瓶批量生产;总投资4000万元的百草中药材深加工项目加速建设,预计9月正式投产。此外,镇里整合70万元打造中药材交易中心,聚焦金头蜈蚣主导品种完善专有市场设计;目前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已突破5000亩,建成种植基地52处,形成以金银花、艾叶、白蔹、射干为主,凤仙草、黄芪等为辅的种植体系,中药材年产值突破3.5亿元。
城乡品质持续升级 治理效能全面提升
高城镇从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生态保护等多维度发力,推动城乡品质与治理效能双向提升。在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方面,我们深入实施集镇补短板工程。我们投资10余万元改造升级七里冲口排水管道,整合30余万元刷黑镇区道路3000平方米,投入5万余元疏通升级白马广场及老街排水设施,并争取100余万元项目资金对镇区北段开展环境整治,打造1公里整治示范带;对镇区北段开展环境整治,打造1公里整治示范带;其中新屋村成功获评全省美丽乡村“引领示范村”,集镇整体面貌得到极大改善。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是城乡发展的重要底色。高城镇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严格落实河长制,累计巡查河流和水库 80余次;同时聚焦森林防灭火、秸秆禁烧、病虫害防治等重点环节,多措并举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为城乡居民守护好绿水青山。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始终把民生保障放在突出位置,高城镇从安全保障、风险防范、民生实事等方面入手,持续增进群众福祉。安全生产警钟长鸣成为工作常态:镇里常态化开展“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专题活动,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与安全生产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在防汛抗旱工作中,严格做到责任段面分工、物资配备、队伍组织、知识培训、应急预案修订“五到位”,全力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防线筑牢守稳为社会稳定保驾护航。高城镇构建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体系,整合基层调解资源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目前已建成1个镇级、14个村级综治中心,划分网格63个,安装“雪亮工程”监控1463个,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织密基层安全防控网。
饮用水保障有序推进,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镇里先后多次就供水问题与随州市水务集团、殷店镇政府协商,全力推进供水管网改造升级项目,并组织4次专题会议,就工程设计、施工协调、工期安排等关键环节深入沟通。该项目已于7月份正式开工,力争9月底前全面完工,建成后将显著提升高城镇供水保障能力与水力稳定性,彻底解决群众用水难问题。
锚定目标勇突破 决胜全年满堂红
聚焦党建引领,从锤炼干部队伍着手筑牢发展根基。强化党建引领、人才驱动、党员担当、党群融合,优化村“两委”班子结构,实施村级后备力量“育苗计划”,从优秀青年、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中选拔储备人才;同时开设“基层矛盾调解”“产业链招商”等实践课程,通过案例教学、模拟演练等方式提升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突出政治建设核心地位,建强战斗堡垒,深植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以党建统领全局工作;扎实推进村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培育五星级村党组织标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并通过开展党建“体检”分类/font>类指导,推进五星级村党组织与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提升党组织凝聚力。
深化产业融合:依托中药材产业链联合党委,整合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资源构建多元化人才培育体系,推动技术攻关与市场拓展,加速产业链融合;围绕种植技术、加工工艺、市场营销等关键领域开展定制化、专业化技能培训,实施“引进+育才”双轮驱动战略,为产业发展注入人才动力。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高城镇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打造中药材小镇,争创全县特色农业重点区示范镇”目标,积极拼搏,全力冲刺,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进一步提升中药材小镇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是抓牢项目建设:围绕“特色农业重点区示范镇”定位,聚焦“亿只鸡”全产业链项目与“万亩油茶”生态工程,着力延链、补链、强链,推动特色产业多元化发展;引导企业发展循环农业,推动沼气、生物肥、林下经济等项目一体化利用,实现从“养一只鸡”“栽一棵树”向“建一条链”的转型。
二是强化链式招商:以中药材特色小镇建设为核心,创新链式招商模式,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与缺失环节靶向招引重大产业项目;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加大精深加工投入,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着力提升产业集聚效应与核心竞争力,打造特色鲜明、链条完整的中药材产业集群。
三是完善产业体系:锚定“中药材特色产业强镇”建设目标,围绕前端中药材种植、中端产品深加工、后端产品销售全链条,支持鸿发、三元等中药材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加快中药材交易中心建设,力争构建从良种繁育、GAP基地标准化种植、GMP品质管理、精深加工、科普观赏康养到市场营销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
四是开展河道综合治理:以漂水河小流域综合治理为抓手,统筹实施水土流失治理、水系连通修复、堤防加固、岸坡整治等工程,重点推进漂水河“一河两岸”生态景观带建设;依托现有河道自然基础与沿岸村庄分布,科学布局生态护岸、滨水绿道、湿地驿站等功能节点,打造集生态修复、绿色农业、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生态走廊。
五是深化乡村全面振兴:坚决守好返贫底线,严格落实帮扶政策,常态化开展返贫致贫风险隐患排查、研判工作;积极谋划产业项目,鼓励通过抱团发展、村企联动等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常态化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管护相结合、突击工作与日常工作相结合,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常抓常新,为和美乡村建设添彩。
六是全力推进美丽乡村项目:深刻总结新屋村美丽乡村项目在规划前瞻性、建设精细化、运营高效性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提炼形成涵盖前期调研、中期建设、后期管护的全流程操作手册,提前谋划卸甲店村美丽乡村项目;坚持“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原则,深度融合卸甲店村田园风光、传统村落格局与民俗文化底蕴,聚焦“强产业”、围绕“惠民生”精准施策,同步推进村“清洁家园”行动。
七是强化安全保障:树立“防患于未然”的理念,结合乡镇实际情况,深入分析重点安全领域和风险隐患,建立健全风险台账;分析重点安全领域与风险隐患,建立健全风险台账;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安全生产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及九小场所消防安全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增强各领域应急管理工作的前瞻性与主动性。
八是统筹推进生产生活用水:积极争取农业灌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进中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加固、塘堰整治、水渠硬化、泵站提质等工作,提升农业抗旱减灾能力、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加快推进供水管网工程,新建镇级水厂1座并健全备用水源保障体系,推进自来水主支管网延伸及入户到村建设,彻底解决群众吃水难问题。
九是优化公共服务:推进农村福利院规范化建设,加快移民项目落地;完善综治中心运行机制,培训网格员队伍,排查化解征地拆迁等纠纷,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统筹整合镇卫生院、村级服务点、社会资源等力量,高标准建设镇级养老服务综合体,推动“医养学”共建,开展中医理疗、营养膳食、心理咨询、文化教育等配套服务,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