澴潭镇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23-01-29
  • 【字体:    

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澴潭镇始终坚守发展、生态和安全三条底线,以“干”字当头、“实”字为要,全镇经济社会呈现发展提速、民生改善、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2022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经济发展情况

立足自身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通过挂图作战、周周汇报、比拼晾晒机制,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点项目建设,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

2022年澴潭镇规模工业总产值目标值2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值8.06亿元,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目标值9800万元,招商引资目标值3亿元,预计全年均能100%完成,其中招商引资预计能超额完成101%。

(二)项目建设情况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定期谋划调度,着力补短板、固根基,扩投资、促转型,扎实推进各类项目建设进程。

招商引资有新突破。今年来,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多次到广州、浙江、南阳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招引项目6个,亿元项目1个,预计年底招商引资将突破3亿元。   在建项目稳步推进,国能长源农光互补项目一期正在余庙、许庙、观音岩3个村开工建设;随州市楚叶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用地手续、场地、水电均已就位,预计总投资300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500万元。新签项目蓄势待发,木本油料元宝枫种植及加工项目预计投资2亿元,已完成投资0.2亿元;与南阳婉草堂药业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达成合作意向,项目落地后预计总投资2亿元。在谈项目前景利好,柏树湾萌阳食品香菇深加工、利昕塑胶制品有限公司二期、柏树湾游客接待中心3个项目谈成后预计总投资1亿元以上。

交通建设有新改观。完成刘庙村至枣阳王城、龚家湾至武家河、柏树湾至廖家寨3条道路提档升级,总长27.9公里,总投资5817万元,全部建成通车。20座桥梁纳入“三年消危”项目,全长1600米,总投资额2500万元,已建成通车3座,完成主体工程11座,剩余6座已全部进场,预计年内可全部建成通车。道路、桥梁全部建成通车后大大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

集镇建设有新动作。打造生态宜居镇区环境,对镇区进行美化亮化,安装太阳能路灯63盏,改造公厕4个,新建文化广场2个,对镇区便民服务中心、综治中心进行提档升级。同时,加强集镇管理,聘请专业保洁公司管理镇区环境卫生,完善镇区污水管网建设,打造农贸市场步行街,清理整顿农贸市场内外部环境,划定一米禁摆线,有效解决了农贸市场占道经营、马路市场问题。打造安全有序交通环境,设立红绿灯1处,增设电子违停抓拍摄像头3个、交通标识牌若干,划定停车位。打造干净整洁乡村环境,结合村庄清洁日活动,按照“一清二拆三美化”方式方法对进镇通村道路沿线环境卫生进行大整治,清理公路路肩及边沟内积存垃圾、枯枝杂草130余吨,修剪整形行道树3000余棵,拆除清理违规搭建棚子、厕所、小柴房40余个,新建沿路花坛1公里、文化墙1面,投放垃圾箱(桶)283个,规划宣传标语2处,栽种花草树木若干。

(三)特色农业发展情况

发挥农业大镇资源优势,着力在选准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做响农业品牌上下功夫,以特色农业发展促乡村振兴。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两香一油”品牌。以柏树湾村、庞家岩村乡村合作公司经营模式,集中流转土地种植香稻,“随州香稻”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以随南香菇集约化发展为契机,依托全镇3个香菇制棒基地和5个香菇种植基地,大力发展香菇生产,香菇种植达1000万袋;积极推进岳雄丰、二浪山村、柏树岗村油茶产业园区建设,实施油茶扩面提质增效行动,以澴潭镇区为轴,辐射带动柏树湾、庞家岩、廖家寨、九里岗等11个村,打造绿色经济带,新增油茶基地1万亩。成功承办省、市油茶产业扩面提质增效现场会,举办首届随县油茶文化节。

运用 “五共”工作理念,在探索“乡村合作公司”的基础上,创新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注册成立全省首家镇级“乡村合作公司”——随县农韵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同时,采取“一村一策”模式指导全镇32个村注册成立35家村级乡村合作公司,经营义务范围涵盖农业生产托管、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谷物蔬菜种植销售、对外承接项目等方方面面。由农韵公司链接32个村,采取“1+32+N”的运营方式,联系广大农户和优质农机手,最大限度整合人员、技术、资源、服务等生产要素,形成 “小农户、村集体、服务主体”多方共赢新局面,有效解决了“未来谁种田、如何种好田”的问题,推动全镇农田“种满、种足、种好”,确保消灭冬闲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广泛开展“共同缔造”活动,助力乡村振兴。选取九里岗、廖家寨、柏树湾、刘庙、庞家岩5个村部分村湾试点打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样板点,以改善群众身边、房前屋后人居环境的小事实事为切入点,广泛发动群众全过程参与。共谋阶段,成立镇、村两级以镇党委为核心的共同缔造领导小组,构建 “镇党委—村党支部—湾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四级基层党组织体系,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队多次赴省内外考察学习、主持召开研讨会、湾子会等。共建阶段,试点村湾群众自发参与清理房前屋后杂草灌木5万余平方米,拆除废旧房屋外搭棚100余间,清理扩改路基10余公里,治理河道1.5余公里 。共管共评阶段,通过开展最美庭院、最美菜园、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推行“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正向激励模式,督促激励群众养成爱护环境、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积极参与村庄治理。现如今,试点村湾村容村貌、人居环境、干群关系、群众精气神等都有了明显提升,乡村振兴展现新面貌。

(四)社会民生保障情况

紧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扎实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

民计民生有改善。全面推行救灾救济精细化管理,落实落地落细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政策,享受农村低保政策499户868人、城镇低保政策28户43人,特困供养620人,发放冬春令救灾资金1717户100万元,因灾倒房资金21户52.4万元,临时救助108人1.82万元。加快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村低保、五保、高龄、失能、残疾老人生活设施,实施适老化改造65户143000元,投入20万元对涢阳福利院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农村残疾人服务质量,顺利完成镇、村两级残疾人联合会换届工作,帮助12名残疾儿童参加康复训练,摸排残疾人就业创业项目29个,上报湖北省残疾人技术能手3人,湖北省自主创业残疾人扶持项目1人;办理残疾证184个。加大农村困境儿童关爱力度,入户走访全镇散居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4名,积极动员2名实事无人扶养儿童就读民政学校。

脱贫成果有成效。统筹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各类问题整改,主动认领,立行立改,以问题整改促全镇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规范使用衔接资金,抓牢抓实产业帮扶,发放监测对象和低收入人口产业奖补资金32.4万元,脱贫户及监测户劳动力公益性岗位补贴资金90万元,考核奖励2万元,发放雨露计划补助资金10.8万元。抓紧抓实防返贫监测工作,新识别“三类户”32户86人,因人而异开展困难帮扶,杜绝返贫和新致贫,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安全稳定有保障 。强化矛盾纠纷化解,受理市长热线442件,阳光信访、智慧信访及人民网信访件24件,接待群众来访94起,处理办结率达95%以上,真正做到领导重视、措施扎实、督办有力,有效预防和控制了集体访、越级访、重复访的发生,确保全镇的平安稳定。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单独设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存放应急物资56种、570件;组织应急演练7次,签署防汛明白卡300余份,张贴应急避难场所路线图、防灾减灾宣传画100余份;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12次,发现安全隐患50余处,全部督促整改到位,为全年安全生产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石。做实居民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全镇共排查房屋14462栋,初步判定有299栋居民自建房存在安全隐患,对于农村存在隐患房屋286栋,通过危房改造、自行修缮、投亲靠友、悬挂危房警示牌等措施全部整改完毕。镇区存在安全隐患非经营自建房5栋,一房一策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通过维修加固、拆除清除等方式消除安全隐患。

疫情防控有温度。做实重点人员排查管理,通过发送《致返乡人员一封信》、微信群、QQ群等线上线下模式,摸排返乡人员信息,精准推送采取对应防控措施,送隔离点集中隔离332人次,核酸检测12万余人次,完成健康码红码、黄码转码200余人次。做好隔离人员生活物资补给,要求各村党员干部及志愿者,及时了解隔离人员日常需求,做好物资代购、事项交办工作,切实保障隔离人员隔离期间生活质量。做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截至目前共接种新冠疫苗80057剂次,其中接种1剂次的29463人,接种2剂次的28370人,接种3剂次22224人。

(五)党的建设情况

强化思想教育,通过专题学习、以会代训等方式,督促党员干部加强理论学习,注重实践锻炼,增强党性修养。扎实开展“下察解暖”活动,党委班子成员率先垂范,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倾听群众呼声,从保障改善民生的实事小事做起,将人民群众的“揪心事”变成党委、政府必做的“操心事”。探索建立党政联席会、机关各办、村委会“三级”比拼晾晒机制,设立“晾晒墙”,记录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时间表”和“路线图”、工作任务的完成时限和预期目标等内容,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争先意识。聚焦疫情防控、环境整治、安全生产、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开展常态监督检查20余次,节前廉政提醒3次,谈话函询8人,诫勉谈话7人,工作约谈38人,给予党纪处分23人,2人正在立案调查中。

中共澴潭镇委

2022年12月16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