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县“新春第一会”工作要求,将全部力量向“整体提升环境”聚拢,将全部工作向“助力支点建设”聚焦。以“清洁家园”行动为抓手,通过科学考核机制激发各村主体责任意识,实现人居环境整体提升的目标,打造“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经镇党委、政府同意,在全镇深入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行动目标
按照“扫干净、码整齐、拆通透、保常态”要求,坚持全域整治、全民参与、全面提升,扎实推进农村垃圾、厕所与污水治理,改善提升村容村貌。按照市县同创要求,争创明星镇街,重点打造4-5个先进村,全镇每个村打造2-3个先进湾、示范路、美丽庭院的目标,为各村设置村级经费,支持各村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实现农村“清洁家园”向“美丽家园”升级。
二、重点任务
(一)聚焦农村垃圾清运。清理镇区和国、省道及村湾主干道两侧生活垃圾、生产废弃物及白色污染物,深入清理涵洞、排水沟内外淤泥、垃圾、杂物、杂草等,确保路域环境整洁。
(二)聚焦农村厕所革命。拆除废旧旱厕,改造传统旱厕,引导户厕进院入室。加强公厕精细化管理,定期开展设施维护维修。
(三)聚焦农村污水治理。清理河道、沟渠沿岸垃圾、枯枝烂叶、杂物杂草和水面漂浮物等,消除黑臭水体,实现水清岸绿、清洁无异味。
(四)聚焦背街小巷整治。全面清理各类垃圾,全面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拉乱接、乱贴乱挂、乱停乱放等顽疾。集中整治在建工地、裸露地块等薄弱区域,确保管理无盲区、清理无死角。
(五)聚焦村容村貌提升。清理村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生产生活垃圾,动员农户自觉拆除长期闲置废弃的破旧房、畜禽圈舍、残墙断壁等,鼓励农户将清理出的场地建成“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清理居民小区、市场等公共场所及周边的垃圾和杂物,强化管理维护,实现干净整洁、规范有序。
三、实施步骤
(一)集中整治(2至3月底)。按照“扫干净、清到位”对镇区和农村环境卫生开展全覆盖、拉网式集中排查整治,彻底清理农村长期堆积垃圾等问题,有效整治公共区域环境。
(二)重点攻坚(4至6月底)。按照“码整齐、拆通透”、动员群众有序堆放房前屋后柴草杂物,规整生产工具、自觉清理拆除长期闲置废弃的破旧房屋、畜禽圈舍、残墙断壁等建筑物,有序开展水旁、路旁、宅旁空闲地植树增绿,彻底转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
(三)巩固提升(7至9月底)。按照“美环境、抓提升”,统筹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农村污水治理等工作,巩固前期整治成效,建设生态宜居、幸福美丽的绿色家园。
(四)长效管理(10至12月底)。按照“建机制、保常态”,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探索建立简便易行、务实有效的生态长效管护机制,形成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确保“清洁家园”行动成果得以长期保持,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四、工作举措
(一)成立工作专班抓落实。实行网格化包保制度,健全落实联席会领导包路段,机关干部、驻村部门包村,村干部包湾的包保制度。成立环境整治巡查专班,聚焦264、328两条省道沿线及主干道、集镇、村庄、河道、环卫设施、垃圾堆放点等重点整治领域,每周开展不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至各村(社区)及包村干部并限期督办;对整改落实不力的村(社区)通过政务工作群、月度例会进行通报,并纳入村级年度考核扣分项。积极落实每周五“清洁家园行动日”,定期组织力量进行环境清洁整治,重点解决“三乱”等突出问题,做到“扫干净、码整齐、拆通透、保常态”。
(二)加大政策宣传抓引导。一方面动员干部、志愿者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开展“走千家入万户”宣传行动,另一方面利用微信群、村村响、公告栏等媒介开展全方位宣传。积极开展清洁家园、美丽村湾和美丽庭院评选曝光台行动,以横向对比认清差距,引导群众参与进来,使群众成为“清洁家园”行动的主体力量,实现群众参与从“被动”到“主动”再到“互动”的跨越。
(三)分类施策精准抓治理。坚持以“分类施策、靶向治理”为原则,科学划分“常态管护区、集中整治片区、整体提升片区”三级治理单元。常态管护区,聚焦长效管理,通过“积分制”“随手拍”激发居民自治活力,以专业队伍保障日常保洁,巩固示范成果;对问题突出的集中整治片区,靶向攻坚三乱”顽疾,通过“干部包片+党员包户”压实责任,联合执法快速破局;对需提质升级的整体提升片区,推进“三园建设”和设施优化,依托“湾组夜话”齐抓共建,引入社会资源打造特色亮点。
(四)强化成效奖惩抓激励。设立村级年度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奖励资金,资金额度依据沿省道路线长度和环境整治强度而定,作为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基础资金来源,并实行任务完成情况动态奖惩,另设置年度考核优胜奖,对表现优异的村(社区)给予奖励。通过建立“周通报、月评比、季观摩”制度,结合“随手拍”公布等机制,选树一批优秀案例,通过正面激励促进学习效仿。
五、保障措施
全镇建立“专班统筹、三级包保、闭环督导”协同机制,一是由镇农办牵头,整合城乡建设、市场监管等部门力量组建工作专班,负责统筹协调,指导督促全镇“清洁家园”工作开展。二是实行镇领导包片、部门包村、干部包户责任制,通过网格化动员、创新激励机制引导群众共建共治。三是专班常态化开展暗访督查,构建“问题发现—交办—整改—验收”闭环链条,定期召开现场观摩会进行“比学晾晒”,对先进村实施差异化奖补,后进村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四是同步强化长效保障,设立专项基金,统筹政策资源,培育专业人才队伍,将环境整治成效与项目申报、评优评先挂钩,推动清洁家园行动常态长效。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