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信息数据质量,按照县乡村振兴局《2023年随县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方案》和2023年度全省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动态管理工作培训班的有关要求,以及市乡村振兴局关于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安排部署,结合我镇实际,制订如下方案。
一、工作目标
进一步健全镇、村防止返(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切实提升信息数据质量,强化精准施策,对全镇范围内农村人口存在的返(致)贫风险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实事求是消除风险,从而有效杜绝返贫和新致贫,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工作内容
1.排查新识别监测对象。以家庭为单位,对全镇所有农村人口开展全面排查。要聚焦重点地区、重点群体、重点问题,高质高效开展大排查工作。(1)重点地区。结合省、市、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暗访、集中排查、日常工作调度等发现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问题较为集中的地区;农户收入减少,以及“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有问题的地区;防止返贫工作任务较重特别是居委会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以及脱贫人口、监测对象较为集中的重点地区。(2)重点人群。排查新纳入和新申请农村低保,特别是整户农村低保以及收入较低、家庭负担较重的脱贫户和一般农户;新增加的因病、因残、因学、因灾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脱贫户和一般农户等重点群体。(3)重点问题。关注因干旱、洪涝、地质、生物、火灾等灾害造成“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对监测对象开发式帮扶落实不够、帮扶措施针对性不强、政策落实不及时的问题;对整户无劳力、需要兜底的监测对象却标注风险消除的问题;对有因病返贫风险监测对象的“三重”医疗保障措施不够的问题等重点问题。以家庭为单位,对符合条件的监测对象,按照规范程序开展识别纳入,确保应纳尽纳、应扶尽扶。
2.排查监测对象帮扶措施落实情况。在2022年大排查的基础上查漏补缺,继续排查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享受帮扶信息,完善监测对象帮扶台账。
3.排查监测对象风险消除。对收入稳定超过监测范围且持续半年以上、“两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饮水问题和隐患已得到解决、各项帮扶政策和针对性帮扶措施得到落实、返贫致贫风险已稳定消除的监测对象,由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入户评估、开展民主评议并公示,报乡镇审核,经县级审核批准并公告后,在全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中标注“风险消除”。
4.排查家庭成员自然变更情况。排查核实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家庭成员自然变更情况,包括自然增加和自然减少,及时在防返贫监测系统中进行管理和维护。
三、时间安排
(一)集中排查(5月9日至6月5日)。综合运用“农户自主申报、行业部门预警、基层干部排查”等监测方式,充分动员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员、村民小组长、网格员等基层力量,组织开展进村入户排查,完成新识别监测对象、脱贫户信息更新工作。
(二)信息录入(6月6日至6月10日)。根据入户排查工作进度,完成新识别监测对象、监测对象信息更新标注等各类信息采集、录入和核实更新工作。按照“谁采集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录入谁负责、谁修改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审核把关,确保数据信息全面、准确、完整、及时,切实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三)工作总结(6月15日前完成)。镇乡村振兴办要全面总结排查和采集工作中的经验做法,梳理整改在排查过程中发现的困难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安排,形成排查和信息采集工作总结报告,经主要负责同志审定后,上报县乡村振兴局。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首要任务,是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的第一道关口。今年的信息采集工作增加了新的工作内容,时间紧、任务重,各村务必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村(居)委会书记要亲自过问、亲自组织,加强统筹协调,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排查工作。
(二)认真落实,提升工作质效。各村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落实第二轮排查和信息采集工作。按照标准程序,对监测对象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对收入测算要客观真实、算满算足且得到农户认可,对务工、就学等信息更新要准确完整。科学录入信息,切实提高数据质量。
(三)加强调度,严格督查指导。镇乡村振兴办将适时组织督查,重点对无新增监测对象、工作进度滞后的村开展督查,若发现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整改不彻底等情况,将进行通报并纳入年终考核。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