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和镇2023年下半年工作务虚会上的发言
万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阮光友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镇2023年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和2023年下半年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全镇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按照全县提出的“争创中部百强县”“争当全省强县工程示范”工作目标,紧紧围绕“工业绿色转型区”功能定位,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全力全速做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城镇建设、农业产业、民生事业等各项重点工作,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速稳质优、量质并举”的良好发展态势。截至5月份,我镇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16.17亿元(目标79.5亿元,完成20.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2亿元(目标10.5亿元,完成31.6%);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3082.5万元(目标9000万元,完成34.3%);招商引资完成2.57亿元(目标5亿元,完成51.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197.7万元(目标5277万元,完成41.6%);新增规模企业4家(目标3家,超额完成1家)。
(一)抓招商、增效益,深入推进项目建设发展模式
一是做强支柱产业,经济发展动力更强。矿山生态修复效果明显。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开展石材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持续深入推动石材产业绿色健康发展。截至目前,万和石材矿山生态修复和加工园区环境综合整治效果明显;矿山整合出让基本完成。董家庄矿区已完成整合出让,正在进行矿山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明阳塘矿权出让正稳步推进。二是突出项目带动,经济发展后劲增强。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投资3亿湖北犇星公司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已敲定固废利用项目框架合作协议,目前正在进行项目选址和有关行政手续审批工作;董家庄矿区基础设施建设,现已完成6.5公里矿山主道路硬化和两侧绿化工作,矿区管理综合楼、矿区冲洗站和污水处理设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正进行矿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并已接近尾声;吴万产业公路项目征地工作基本完成,加工园区“一企一策”工作经多次研究论证现已确定一期项目建设清单;明阳塘矿区公园建设、石材矿山智慧物流园项目已形成初步规划。三是壮大特色产业,经济发展基础更牢。持续打造猕猴桃、兰草、香稻种植三条特色产业走廊。同时,大力发展香菇、线椒、中药材等产业,形成“三主多辅”的产业格局,构建了“村集体+村干部+大户+贫困户+农户”“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二)抓规划、重配套,深入推进城乡建设
紧紧围绕‘擦亮小城镇’工作目标,努力塑造宜居宜业环境美、民富村强产业兴小城镇,实施一大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城乡建设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聚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常态化落实“河长制”“林长制”“路长制”“田长制”,强化秸秆禁烧巡查值守,完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常态管护机制,推进328、264沿线村庄环境卫生治理,强化农村污水整治和农村改厕,推进邱家大塆村、冷岗村等自然村庄宜居建设。全力实施乡村振兴工程。组织实施镇区断头路疏通、一河两岸环境优化等重点项目,突出抓好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努力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倒峡、黄林树等村形成的264省道及沙河店、冷岗等村形成328省道两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初具规模。
(三)抓和谐、保民生,深入推进社会建设
做实做稳社会民生,打造社会民生幸福版块。民生改善工程奋力推进。推进264省道刷黑、青苔至邱家大塆片区污水处理站及收集管网工程、新镇小配套设施、厥水河健康步道等重点项目4个。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优化农技、农机、供销三部门,联合成立随县曾侯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统筹全镇农业社会化全链条服务。社会治安持续稳定。全力保障“两会”“寻根节”重点节假日、吴万产业公路、石材产业发展等各方面社会稳定,深入排查矛盾纠纷隐患,夯实平安基石。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经济增长未达到预期目标。规模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等部分指标距离“双过半”目标进度滞后较多,经济运行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二是石材产业发展形势依然严峻。明阳塘矿权出让工作虽取得取得较大进展,但还需抢抓时间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完成矿山生态修复及加工园区环境整治,确保省环保验收通过,争取矿权早日挂牌出让;董家庄矿区还需为早日开采做更充分的准备;三是重点项目推进仍存在一定困难。吴万产业公路项目目前还有西沟、佛山村等几户未签订协议,还需加强协调处理;犇星固废综合利用项目还需加强与企业沟通,选择符合手续、可供使用的林地和土地位置,重新确定项目选址;山茶谷油茶基地、佛山寨旅游开发等重点项目还需加强跟进。四是农业产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部分乡村合作公司运营情况较差,财务制度、组织机构不健全、不规范;镇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还需进一步探索服务模式和途径;特色农业发展缺少长远规划,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链,在提升产业规模、打响品牌上还需要更详细的规划和更长远的布局。五是美丽乡村建设没有全面铺开。部分村未能因村制宜,打造“一村一品”;长效管理机制有待健全。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有些村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环境卫生整治后,由于缺乏长效化管理措施,已经出现一定的脏、乱、差回潮现象;后期维护资金有待落实。六是城镇精细化管理有待提升。部分农贸市场、垃圾处理、路灯、绿化、背街小巷道路等基础设施存在老化、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摊点乱摆、车辆乱停现象仍然存在,还需投入更多精力加强管护,确保成功创建国家卫生乡镇。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坚持产业强基,激活经济发展“内生力”
抓好产业发展,做强工业支撑。锚定争当“全市镇域经济小老虎”目标,创新聚力打造具有万和特色的工业经济体系。
一是推动石材产业全链条升级。深入推进石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推动石材行业整合、产业链条升级和企业规模壮大。二是推动新能源产业跨越发展。统筹推进风电、光电、化学储能一体化发展,着力推进投资7个亿的华润化学储能二期(245MW/190MWh)项目建设,实现新能源产业高质量跃升式发展。
二是做优农业带动。聚焦优质农产品优势,积极打造特色产业。推动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发挥大棚蔬菜、香稻、香菇辣椒、中草药、油茶等“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产业优势,利用好“乡村合作公司”这个载体,推动农业产业向精深加工、电商贸易、冷链物流等全产业链拓展。推动优质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九里湾现代化香菇种植运行良好情况下,发展周边村企在现有基础上扩大种植规模完善产业链。
三是做实产旅融合。在推广石材文化上继续发力,打造264省道石材文化长廊;招引社会资本在沙河风电、光电聚集之地,打造生态帐篷营地、星空房车营地、自驾游烧烤营地,实现“工业场所”到“旅游场所”的转变,促进全县旅游业蓬勃发展。
(二)坚持多线统筹,提升城乡建设“新能级”
一是聚焦集镇品质提升,实施“擦亮小城镇”行动。深入实施镇区断头路疏通、一河两岸环境优化等重点项目,突出抓好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努力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二是聚焦乡村颜值提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按照“两环线一片区”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重点打造倒峡、黄林树等村成为示范点,与邱家大湾串珠成链形成264省道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打造沙河店、冷岗等村成为示范点,形成328省道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三是聚焦幸福指数提升,实施基础设施提质行动。全力争取“四好农村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地,持续抓好邱沙公路、通村公路提档升级改造;推进郭家乡大桥、邱家大塆一河两岸建设。全力配合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项目,完成自来水管网改造,确保安全饮水工程顺利完成。
(三)坚持共同缔造,做优乡村振兴“大文章”
一是探索“村企共建”模式。依托万和丰富的石材矿产、新能源优势,以镇级为主体,联合21个已成立的乡村合作公司,围绕石材、风电光伏等产业做好配套服务,打造成村企共建、联农带农富农的镇级乡村合作公司。
二是打造“共同缔造”标杆。谋划全镇2大片区发展思路,推动328邱家大塆村、264冷岗村打造“共同缔造”示范点。落实“五共理念”,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总结推广“微网格+积分制”管理模式,共同缔造和美乡村。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