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随县 > 随县旅游 > 旅游信息
【古迹探秘】黎 家 大 院——随县名胜古迹探秘之二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16-07-28
  • 【字体:    

王春梅

    老辈们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环潭的房子,安居的娘子。”大致意思是随县早年最好最奢华的民居房屋全部集中在环潭镇,而最能干最美艳的女子大多出自安居镇。
    其实,追塑历史脉络不难理解这两句话。明清时期,随州水运发达,当时著名的四大水运码头当属厉山镇、安居镇、环潭镇和淅河镇。安居,属南北交汇中转驿站码头,许多青壮年男子长年外出跑船,女子结婚后便取代丈夫担负起守店养家、照护家中老小的责任。因水土和自然气候所致,这里的女子多生得美艳动人,来往船只从外地流入的布匹衣妆又都很新颖,时尚靓丽的妆扮加上勤劳能干因而著名一时,是当年随县其他地方女子无法望其项背的,人们亲呢地称她们为:“安居娘子”。如今闭目,依稀可以想象那些在九街十八巷买卖女红脂粉、灿若星辰的美丽女子。每当夜色降临,运河的桨声重重,空巷灯影朦胧的情景和婉转的叫卖声又好似一部没有颜色的老旧电影,让人叹息感怀。
    而作为当时最繁华的终点停靠码头----环潭镇,则是朝廷派遣的巡检司和很多富绅趋之若鹜的聚居地,所建房屋,架构精良,奢华绝美,极具地方特色。放眼望去,雕梁画栋,楼台亭榭,烟云浩渺的天际,多少流年岁月成蹉跎往事。当年繁华一时的五千多间华丽楼宇,如今,只剩黎家大院仍在风雨中为后人静默坚守着关于“环潭老屋”的那段著名传说。
    春雨的街巷寂寥悠长,站在玉石巷的青石路上,仰望时间雕刻过的黎家大院门楼,苍凉斑驳的漆木依旧可辩昔日主人显赫的富贵和声望。

环潭著名的房屋建筑群----黎家大院俯拍全景    廖明安  摄


    据《环潭镇志》主编陈本涛老人(环潭政府退休干部)介绍,黎家大院建于明朝成化年间, 为当时富绅黎福记所建,五进四合院,杉木立架式二层楼房,四进均有回廊相连,后进为黎家小姐绣楼、花园和戏楼。立架属青砖上顶的风火檐结构,防火隔热能力较强,故未受到战火破坏而保存至今。

素年衣锦-----关于古镇环潭的记忆    周忠兴    摄


    黎家子嗣众多,目前陈老所熟知的只有其偏房所生子嗣(现移居随州市郊)。据偏房子嗣介绍,黎福记少年时家境也曾贫寒,十几岁用扁担挑着被褥从麻城乞讨至环潭,后经一老员外收留。因聪明过人,又善良厚道,不到两年便从伙计升为帐房,深得老员外的信赖和欢心,把唯一女儿终身托付给他。黎福记凭着聪明才智和勤劳把岳父过继的家业不断扩充壮大,当时其田产横跨现今随州市和枣阳市两地,自此开始发迹,逐渐成为环潭有名的富绅,后不惜耗重金从各地派请能工巧匠建造豪宅,成为当地最负盛名的名居。

岁月深深 ---黎家大院一角   周忠兴  摄

    清雍正年间,环潭借由繁华的水运码头迅速成为随西南一带最有影响力的商贸重镇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外地来此落籍经商者大多结帮经营,山西会馆、江西会馆、黄州会馆、船帮公所(水运帮会)等应运而生。因此,很多朝廷派遣官员、乡绅及外地客商纷纷效仿黎家大院的建筑风格,在其周边置地筑造豪宅,相互攀比,竭尽奢丽之粉饰,从而成为当时随县最集中、最富有、最著名的民居建筑群。

黎家大院庭院-----刘文生  摄


    因常年无人居住和修缮,黎家大院清冷深幽,回廊楼板有些地方已经破旧断裂,但一楼大厅依然宽敞明亮。在陈老和宣传委员李金刚的陪同下,我斗胆爬上二楼木制楼梯,打开手机电筒探路,沿幽暗回廊穿过一间间主人和奴仆卧室、小厅向后院靠近。吱呀作响的楼板和门窗多少让人心中生碜,尽管年代久远,老宅子毕竟有很多过世亡灵,无端会联想起很多恐怖电影的诡异画面。   

    我们像旧时小脚女人一样小心翼翼的探询摸索,前行大概十五分钟左右,之前逼窄黑暗的神秘甬道豁然变得明亮起来,扶着后院绣楼精巧雕花木制栏杆,视觉顿然开阔,对面同样的高度是戏楼,绣楼和戏楼之间5米处空地是后花园,供黎家世代小姐出阁前寝息刺绣、琴棋书画、消遣嬉戏所用。花园长满青苔和杂草,甚是苍凉,无法想象当初花叶的繁盛和精致。而此时,站在黎家绣楼凭栏细听风吟,遥想当年有多少天真女子也曾倚在楼边,守着满腹的闲愁和心事,重复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寂寥和恍惚……蝴蝶飞不过沧海!注定是宿命,无论那些戏子把深宅高墙外的世界演绎得多么精彩,都似乎与她们没有太大干系,锦衣玉食温柔的囚禁着葱茏的青春和华年,在这里,她们终日扮演的不过是人生的看客而已。
    登高远观,整栋楼房逶迤相连,一气呵成,屋脊圈连成四个大大的“回”字,精美绝伦,古朴奇伟,极具浓郁地域特色,堪称随县古典民居中的奇葩!然而,只有深入黎家大院的人才能深切地感受到这种古宅的恒久魅力,才能正真理解“环潭的房子”究竟是何等奇特精巧!黎家大院是建筑学和美学的完美结合及创新,仿佛旧时穿着旗袍的忧郁女子,撑着油纸伞轻轻走过细雨的清晨,无声无息却想要靠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