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随县 > 随县旅游 > 旅游信息
随县这些特色美食小吃,你都尝过吗?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16-11-08
  • 【字体: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历来对饮食文化是非常讲究的。我们随县人也是对“吃”充满了热情。小编尽可能多的搜罗了各种美食特产,下面我们一 一“图说”随县的特产美食吧。

安居豆皮




每 去饭店吃饭的时候,总习惯点一份安居豆皮,金黄娇嫩的煎饼里圈些肉沫、鸡蛋、葱等,放在锅里用温火一煎,非常美味可口。安居豆皮营养丰富,老少皆宜,其中 不但富含多种维生素、钙、磷、铁等矿物质,还含有一种球蛋白和多糖,能促进调节脂肪代谢,提供膳食纤维,增强肠道功能。
安居羊杂




在湖北,提起吃牛杂,大家都会想到去襄阳吃,那么吃羊杂呢?一定不要错过随县的安居羊杂。安居古镇虽没有赫赫有名的大菜,但是独具特色也最有名的安居羊杂可谓是随州菜的一大代表。
气泡馍馍




随 县最为特色的发酵食品就是“气泡馍馍”也称“汽水馍馍”。用上等米酒发酵,在大铁锅内用水蒸煎而成,底壳香脆,馍体甜软,酒香米香兼具,实为早餐之佳 品。 不过,用米酒发酵的气泡馍是过去的传统做法。现在,为了方便家乡人,特别是老人,多采用酵母对面粉进行发酵,味道同样香甜,但是工艺上相对简单很 多。只要提前把面粉发酵好,一锅香甜美味营养的“汽水馍馍”一般15至20分钟就可出锅。曾有网友在回忆家乡的文章中写道:“每每念及家乡,必思气泡馍 馍”,随县人对汽水馍馍的情结由此可见一斑。
春卷




春 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地方称为“春饼”,是我国著名的菜点之一。清朝满汉全席128道菜,春卷是九道主要点心之一,可见其名气之大。以前的春饼, 都是用泡泡青或者是白菜叶子做皮,豆油皮那个时候显得特别珍贵,不是平常百姓首选。用从地里挑的荠菜或青菜绰水,加油条,鸡蛋,肉糜,葱,姜,炝辣椒面, 胡椒粉调成馅,把馅镶入皮中,四角对折,成方型。然后先放有折的一面煎成型,反复煎两边,成品色泽微黄,咬上一口,菜香四溢,回味无穷!!
猪油饼




猪油饼又叫“火烧”,好多人都爱吃,猪油饼的一特色配料――猪转肠花油,配以葱花、香料和面,上烤炉子里烤制,还未出炉,已香飘小巷,闻嗅者垂涎欲滴。
炸三鲜




三鲜是随县人过年必备的一种食品。据说,古时候皇帝来江南,就用这“三鲜”来伺候。主要食材:五化肉,油条,荸荠(或者藕),鸡蛋,少许生粉,摔打上劲后,扑在沾生粉水的豆油上,抹平,用刀尖点几下,下七成油炸成,随自己的喜好,可蒸,煮,烩。
香肠




香肠是随县人过年必备的年货,随县人待春客香肠是必备的一道硬菜。随县香肠一般都是自制,因为自制的香肠干净、卫生,吃着放心,味道自主,可晒可熏。随县人家家户户每年都会灌几十节香肠,客人都喜欢吃都抢着吃。
霉千张




霉千张:豆皮在随县叫千张,卷成卷,放在稻草上慢慢自然生物发酵,长出白色的霉菌(无毒的),就做好了。吃的时候把白霉洗干净,横向切片,放入油锅小火煎熟,放入葱等切碎的小菜,吃起来香啊。
豆渣粑




豆渣粑又叫霉豆渣,用磨豆腐后剩下的豆渣制成,把豆渣团成圆饼,自然发酵一段时间,长出白毛,使豆渣里面的成分分解改变,转换成更容易吸收的成分。吃的方法一般是和腊肉、腊鱼一起炖,因为豆渣粑特别吸油、吸汤汁,和鱼肉等一起炖火锅是味道最好的做法。
圆子




圆子象征家庭团团圆圆,圆圆满满的意义。它是随县人每年春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该菜基本上是作为火锅的辅材。每过春节,一家老小围在餐桌四周,摆个火锅,放些圆子到里面,那个味道满屋飘香,大家边吃圆子边话家常,可谓是其乐融融。
阴米粥




相 传古时随县春节,客人来访,以酒米蒸饭款待。客去,尚余两碗米饭,不忍食用,用火慢慢烘干,存于一小壶中,上用皮封口,藏于窖中。次年,客人又访,小心取 出,用油炒后辅以白糖、鸡蛋煮粥,客人食后,大声赞赏。此法逐渐广为流传,蜀中百姓皆善于制作;因发明者姓殷,遂称该品为“殷米子”。后来因为阴米子都是 阴干的,就叫阴米子了。“阴米粥”是粳米煮得半熟,然后铺平散开,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慢慢风干,见不得太阳,彻底干燥后收藏备用。吃的时候将阴米炒至微黄 出香后再加水熬成粥。因而粥中薏米粒粒饱满,黄亮透明,再加上其呈椭圆形,如同颗颗淡黄玉珠,十分惹人喜爱。以前的随县老人都是把阴米作为食疗滋补品,具 有滋阴润燥的作用。
 酸面椒




有的地方也叫“鲊粑粑”。主要出自于随南大洪山,下饭、佐酒、开胃,可炒可煎。用秋天将要罢园的辣椒加上米粉、猪肉、精盐均匀拌好,添入坛中,压实,然后用稻草封口,倒扣在水盆中,保持通风避阳,生物自然发酵半月到一月,大功告成。吃时,放入猪油炒熟即可。
厉山腐乳


腐乳可以说是中国的“素奶酪”,奶酪具有特殊的浓香味道,而腐乳同样具有细腻的质地和特殊的鲜味。厉山腐乳生产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是随县地方名产,它制作精细,具有细、黄、软的特点,五味调和,滋味香酥。1929年,厉山富商秦观楼开设酱园,聘请淅河刘家后人制作腐乳,借神农出生之地的甘甜泉水,做出的腐乳味道更美,广受百姓欢迎。因其产自厉山,“厉山腐乳”这个名号渐渐传播开来。1987年,厉山镇供销社申请注册了“厉山”商标。从此,“厉山”牌腐乳远销大江南北。
川洪豆瓣酱




 “川洪”牌豆瓣酱是洪山供销社于1980年通过引进技术,采取联营方式,突出利用川味特色,经过改进工艺,科学实验,采用现代技术与传统加工相结合方式生产的优质产品。该产品色、香、味俱全,是烹饪调味之佳品,为早餐、佐食之佳肴。其口感细柔,酱香味浓,且营养丰富,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近几年来,通过技术设备的进一步改造和改进,产销量逐步提高和扩大,2003年年产销量达30万公斤,已形成大批量生产能力。
李廷广麻酥饼




在随县老百姓的家中举行传统的婚宴、生日宴等喜庆时刻,镶嵌喜字寓意的麻酥饼(又称喜饼)是不可或缺的美食。喜饼是一种象征,通过它将幸福、喜庆、快乐传达给各位亲朋好友,让他们也分享其中的欢欣喜悦。在随县以均川镇李廷广麻酥饼最为有名。李廷广麻酥饼历史悠久,可追溯明末,李氏祖上是明朝宫廷面点师,明朝灭亡后回到随县,为了生存,在随县开设面点铺,生意非常红火,尤其是麻酥饼更是受到人们的青睐。其传承艺人李廷广在保留祖辈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创新,形成了今天的李廷广麻酥饼。李廷广麻酥饼已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么多特色美食,作为随县人是不是很骄傲哇,快转到朋友圈去,让更多的人知道随县,了解随县吧!随县是我家,传播靠大家!



编审:余婷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