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社会秩序有序恢复,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改善,朝着预期的目标迈进。全县经济运行延续一季度“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二季度全县经济稳步发展。
一、工业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
1-6月,全县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53.49亿元,累计增速39.5%,居全市第二名。共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232.84亿元,同比增长43.2%,累计增速较19年提升1.2个百分点;销售产值达到226.23亿元,同比增长42.48%,产销率97%。分轻重工业看,同比增速分别为30.8%、54.18%。
二、七大产业支柱作用明显
从分行业看,随县七大支柱产业共计228家,共完成工业产值221.09亿元占全县比重95%,同比增长44.17%;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业累计完成工业68.70亿元,矿石石材及建材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92.25亿元,纺织服装加工业共完成工业产值15.38亿元,汽车及零部件加工业共完成工业产值19.74亿元,电子信息完成工业产值9.07亿元,医药化工企业完成工业产值7.87亿元,新能源企业完成工业产值6.6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增长39.38%、75.53%、0.6%、22.71%、30.45%、19.04%、21.69%。其中大理石材加工业73家,共完成工业总产值72.38亿元,同比增长104.11%,环比增长36.7%,拉动全县工业增速22.7%,对工业增长贡献率为52.5%。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产品加工业出口能力减弱
全县有22家香菇加工出口企业,二季度共完成产值33.90亿元,同比增速52.99,较上月增速减少13.8个百分点,纺织业全县共有23家,共完成产值15.38亿元,同比增长0.6%,较上月减少9个百分点,主要原受国际棉纱原材料期货的炒作,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小,我县企业主要材料来源于周边国家,进口原材料中转于广州,受外界因国际疫情影响及防疫的需要,导致企业生产及单价受到制约。
2、停产企业较多,新增企业少拉动乏力。
1-6月,全县当月0上报企业14家,占全县规上工业比重6%,比2019年6月增加9家。截至今年6月,我县新入规企业9家,月度新增0家,入规企业培育压力依然严峻,新进企业对我县工业产值及增加值增速拉动较弱,缺乏龙头企业。
三、对策建议
1、加强工业运行分析调度。每月定期研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工业经济运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密切跟踪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生产运营动态变化,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对一些困难企业进行排查摸底,把握企业面临的难题,落实帮扶责任;鼓励和指导企业加强生产经营管理,开源挖潜,降低生产成本,促进提效增收。
2、抓企业培育,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不仅要围绕工业转型升级要求谋划好项目,更要加强对已经落地项目的跟踪服务、扶持力度,确保已投产项目尽快达到预期规模,培育形成新的增长点。主动梳理新建成企业情况,对已符合入库企业加强指导,督促企业整理申报材料,及时申报入统,确保应统尽统,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