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县经济运行开局平稳,企业顺利复工复产,主要经济指标同比稳步增长,在抓好常规疫情防控工作下,各行业逐渐发展稳定,经济运行实现了良好开局。
一、元至2月经济运行特点
(一)特色产业优势突出。全县七大特色产业企业达232家,较去年同期增长4家,占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94%,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8.44亿元,同比增长16.1%。农副产品加工业完成22.87亿元,同比增长32.6%,拉动全县工业总产值增长5.3个百分点,其中27家食用菌加工企业,较去年同期增加5家,工业产值同比增长45.6%,高于总产值增速29.6个百分点。电子信息产业同比增长19.9%,高于总产值增速3.8个百分点。石材加工业79家,较去年同期增加6家,占全县规上工业总数的32%,累计完成工业产值21.9亿元,同比增长13.3%。
(二)市场活力不断增强。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37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限上商贸企业消费品零售额2.45亿元,同比增长15.1%。网络消费较快增长,网上限上零售额172.7万元,同比增长92.7%,高于限上平均增速77.6个百分点。升级型消费逐渐扩大,化妆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分别增长18.8%、113.3%,高于全县限上零售平均增速3.7和98.2个百分点,整体消费品市场稳定发展态势逐步显现。
(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亿元,同比增长18.9%,在各县市区中排名第二;工业投资完成1.68亿元,同比下降16.9%,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完成0.26亿元,同比增长206.4%;民间投资完成4.28亿元,同比增长46.6%。新建项目12个,总投资额2.9亿元;续建项目57个,总投资额142.4亿元,总计145.3亿元;亿元以上在库项目数26个。
(四)财政收入有所下滑。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37亿元,同比下降7.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08亿元,同比增长2.9%,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9.3%,较去年同期提升7.8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完成0.28亿元,同比下降32.8%。分行业看,我县重点产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医药化工制造业均实现大幅增收,分别增长105.5%和436.9%;石材及风力发电行业税收有所减少,分别下降31.2%和26.9%。
二、存在的问题
(一)主要指标排名靠后。截至2月我县各指标增速在县市区(曾都区、随县、广水市、高新区)排名均靠后,固定资产投资排第二;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社零总额及限上零售额均排第三;财政收入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排第四。各项指标综合情况在全市排名整体靠后,若延续至一季度将极大影响我县一季度GDP的完成情况。
(二)工业运行稳中有忧。一是产业结构不优。全县七大产业中主要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与矿石石材与建材业为主,占企业总数的64%,资源型产业和基础加工业为主要企业类型,新型制造业、医药化工、电子信息、新能源产业相对较少且规模不大,传统汽车零配件、纺织业转型突破难,传统行业依赖过重。二是矿产资源配置尚未完成,石材产业面临原料匮乏,无法正常生产,企业难以“重振”等不利因素影响我县石材行业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2月份吴山、万和石材企业已不同程度的停业减产,若不及时“重启”石材产业,将造成大量损失。三是受疫情、市场、原料、用工、融资等要素制约,企业生产成本增幅高于利润增幅,扩大生产和技改投资的积极性严重受挫,截至2月全县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22.9%,企业开工量不够,产能未能充分发挥。
(三)消费市场有待发展。一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从数据上看,城镇市场限上零售额占限上零售总额的86%,农村市场仅占14%,农村市场消费动力不足,市场潜力还待进一步挖掘;二是限上企业体量不大。随县限上商贸企业个数少,规模小,限额以上企业仅占整体限上商贸单位(企业+大个体)的55.6%,占比较去年同期减少9.2%,全县限上零售额仅占全县社会零售总额的14.5%,仅占全市限上零售额的6%;三是市场消费需求小,企业培育难度大。随县版图面积大,县城主城区发展时间短,城镇属性街道发展尚不完善,消费氛围不够浓郁,在库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经营户“个转企”意愿不强,商贸企业培育难度较大。
(四)投资发展后劲不足。一是全县大项目少,全县25个一季度集中开工项目中,亿元以上项目只有15个,占比仅有60%;1个省级重点项目目前尚未入库,在库大项目占比不足;二是项目入库压力较大,截至目前在库投资额64.4亿元,完成年度目标压力较大,投资项目不足。三是工业投资比重仍然偏低,元至2月全县工业投资同比下降16.9%,较去年同期减少3425万元,仅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2.2%,较去年同期减少13.9%。
三、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预计情况
经初步预计,全县一季度财政总收入完成3.12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亿元,同比增长7.5%;规模工业总产值111亿元,同比增长17%;规模工业增加值26亿元,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3亿元,增长20%;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完成25亿元,同比增长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限上商贸企业消费品零售额3.8亿元,同比增长18.1%;外贸出口7500万美元,同比增长34%。
四、下一步建议
受春节、疫情等因素影响,一季度完成进度较为缓慢,目前国际形势更加严峻,国内疫情防控日趋严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持续增大,对经济平稳增长带来一定影响,立足于当前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来看,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保障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工业经济稳定增长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较多,要及时重点关注各行业企业生产情况,提前做好预判分析,围绕全县主导产业和重点行业,加强重点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销售量、产销率、利润总额等指标监测分析,聚焦制约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的卡点堵点,精准施策,保障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巩固优势产业亮点,加大工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力度,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完成新一轮矿权出让,以石材产业的全面“重启”推动疫后经济重振;进一步培育新兴产业发展,加大对医药化工、新能源产业、电子信息业等新兴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增强创新驱动,激发市场活力。
(二)狠抓项目建设入库。践行“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项目”的理念,全力营造优质营商环境,推动项目尽早落地见效,同时,凝心聚力抓实新项目的谋划储备,全力实现重点项目提质创优,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加强招商引资队伍建设,力促洽谈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落地。按照“待批项目抓前期、已批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推入库”的思路,协调项目及时入统计库,力促各类项目早落地、早开工、快入库,形成投资。
(三)狠抓消费服务。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激发消费活力,顺应居民消费方式转变,拓展线上零售、餐饮等服务,培育壮大消费新业态,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增长新支撑。进一步提升居民的购买欲望,提高消费水平,促进消费加快回暖。
(四)强化市场主体培育。紧盯市场主体培育发展目标任务,有效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增长。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强分类指导和全程帮扶,做好小微企业的定向培育、数据统计和申报进规工作,促进规上企业数量持续增长,精准推动“个转企”、“小进规”、“新进规”。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