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4月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22-05-14
  • 【字体:    

一、1-4月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工业生产保持平稳。截至4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58.41亿元,同比增长19.4%;销售产值154.19亿元,产销率为97.3%。七大工业产值累计完成149.61亿元,同比增长19.1%,占全县总产值比重为94.4%;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业、矿石石材及建材业、汽车及零部件加工业、电子信息产业分别增长22.8%、18.6%、24.2%、20.9%。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累计工业用电量1.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8.6%。

(二)项目投资稳步提升。截至4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93亿元,同比增长17.6%,高于全市平均增速0.2个百分点,增速全市第一。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2.52亿元,同比下降7.1%,工业技改投资完成3.07亿元,同比增长25.3%。民间投资完成26.55亿元,同比增长36.7%。5000万以上在库项目83个,同比增长22.1%,占全县投资额比重为87.8%,占比较上月增加0.6个百分点。亿元以上项目33个,占项目投资总数的39.8%。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39.83亿元,同比增长17.7%。

(三)内外贸易整体向好。截至4月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1.57亿元,同比增长4.2%,全市排名第二;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4.95亿元,同比增长16%。网上零售额累计完成322.8万元,同比增长136.8%。从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完成限上零售额3.57亿元,同比增长14.2%,占比72%;住宿餐饮业完成1.39亿元,同比增长21%。预计截至4月全县外贸出口完成1.5亿美元,同比增长44%

(四)财政收入有所下滑。截至4月全县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3.85亿元,同比下降13.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3亿元,同比下降11.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3亿元,同比下降10.1%,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81.3%,较上月占比提升3.1个百分点;非税收收入0.53亿元,同比下降18.5%。

二、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增幅减缓动力不足。截至4月全县财政总收入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正转负,降幅超10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社零总额、限上零售额及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分别环比下降0.7、1.3、2.1、0.7和2.7个百分点,增长趋势逐渐放缓。工业用电量持续下降,4月当月用电量下降24.9%,降幅较上月增加18.5个百分点,生产用电持续下滑。

(二)工业生产后劲不足。一是工业缺乏有力的多极支撑,全县在库工业企业主要以矿产石材及建材业、农产品加工业两大传统产业为主,企业数量分别占比为42.5%、32.8%,合计工业产值比重为75%,工业总产值受其依赖性强,尤其当前受疫情反复及我县矿山开采权问题尚未解决,产能无法充分释放,缺乏多极支撑点的劣势尤为凸显。二是产品竞争力不强,缺乏“高、精、尖”企业带动,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产业链较短,高附加值产品项目少,没有实现多层次、多环节增值。较多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依然仅集中于农产品初加工技术,产品单一,使得企业效益不高,竞争力薄弱,经不起市场的变化和政策的变动对其的冲击。三是缺乏新鲜“血液”,截至5月全县暂无新增新建投产“四上”企业,年初退库企业产生的产值缺口影响我县整体增势,多数在库企业生产已经步入稳定状态,增量突破难度大。

(三)消费市场缺少支撑。一是在库企业少。截至5月中旬,全县无新增商贸企业(不含大个体),目前在库106家商贸单位中,商贸企业仅占59家,占商贸单位总数的55.7%,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9.1个百分点。较曾都区(200家)、广水市(184家)仍有较大差距。二是单位体量小,随县限上商贸企业占全市总数的16.5%,但限上零售额仅占全市的6%,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社零总额仅占全市的16.3%。三是培育难度大。随县版图面积大,人员分布广,县城主城区发展时间短,商圈发展尚不成熟,尚未形成集中消费区域干道,商贸经济体系有待完善,商贸企业发展条件不足,经营户“个转企”意愿不强,商贸企业培育难度较大。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县统计局将紧盯全年目标和半年“双过半”要求,一是强化监测预警。重点关注工业、商贸、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的增速升降、位次变化、结构变动等情况,加强监测预警,服务行业主管部门运行调度,推进相关行业不断提升。二是强化部门协调。紧盯目标找差距、补短板:重点关注各行企业生产情况,持续抓好产业投资,围绕农业“特”“优”发展,加大农产品深加工力度,推动产业全面提档升级;稳住工业基本盘,全力抓好石材企业矿权开采进度,尽快释放新的产能。聚焦重大优势产业等重点投资领域,加强项目谋划储备,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资,持续优化投资结构;吸纳商贸企业新增力量,支持引导发展良好的本地电商企业进规入限,持续挖掘消费潜力,推动消费市场稳定增长。提升自身产品质量,依据“两香一油”优势产业发展,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随县特色”商品。三是持续抓好升规入统企业培育,协助相关主管部门积极指导符合条件的规模企业及时入库,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鼓励“个转企”,协助企业按要求报送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申报,不断壮大我县“四上”企业队伍,增强经济总量,发展新的增长极,挖掘经济增长点。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