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县统计局
(2015年4月2日)
2014年,面对经济下行、产业转型、政策性调整等多重压力,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三个随县”建设的总体目标,大力弘扬“随县精神”,坚持高处定位、特色突破、错位发展、争先进位的工作思路,发挥优势,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竞进提质,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 综合
201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4.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60.91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73.41亿元,增长12.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0.50亿元,增长11.7%。三次产业结构由2013年的38.3:43.8:17.9调整为37.0:44.5:18.5,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CPI)为101.9。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3.8%,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0.1%,衣着类价格上涨0.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费类价格上涨1.5%,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0.8%,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跌1.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5%,居住类价格上涨1.7%。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有:工业基础薄弱,财政总量偏低,人均指标落后,转型升级任务艰巨,投资驱动后劲不足,县城功能亟待改善,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增大。
二、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05.0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2%;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60.9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2%。粮食种植面积14.32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46万公顷;粮食产量92.62万吨,增产1.55万吨;棉花种植面积0.64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03万公顷;棉花产量0.54万吨,减少0.31万吨;油料种植面积1.12万公顷,减少0.16万公顷;油料总产量2.42万吨,增产0.02万吨。
2014年全县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
产 量
|
比上年增长%
|
粮 食
棉 花
油 料
花 生
油菜籽
蔬 菜
食用菌
|
92.62
0.54
2.42
1.42
0.70
44.97
4.92
|
1.7
-37.1
0.8
7.9
-11.7
0.2
7.9
|
当年造林面积0.86万公顷,零星植树达到1116万株,木材采伐量1.61万立方米。
畜牧、水产业稳步增长。肉类产量14.55万吨,比上年增长1.8%,生猪出栏106.95万头,增长2.6%,牛出栏5.71万头,增长7.1%,羊出栏31.66万只,增长9.6%,家禽出笼4611万只,增长5.1%;水产品产量达到4.19万吨,增长6.3%。
农村用电量20326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1%;化肥使用量8.80万吨,增长0.8%。
三、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家,总数达到235家。共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7.96亿元,同比增长2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3.43亿元,同比增长11.2%。六大支柱产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341.89亿元,同比增长22.1%,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116.6亿元,同比增长22.4%;矿产石材及建材业实现产值130.31亿元,同比增长24.1%;纺织服装业实现产值41.62亿元,同比增长20.0%;汽车及零部件加工业实现产值34.06亿元,同比增长16.0%;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6.17亿元,同比增长67.4%;医药化工产业实现产值13.12亿元,同比增长8.5%。
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1.75亿元,同比增长21.5%,实现利税39.57亿元,同比增长4.9%;实现销售产值352.19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40%。
建筑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县资质以内建筑企业6个,完成施工产值3.88亿元;建筑单位施工房屋面积46.4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1.34万平方米。
四、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7.95亿元,同比增长22.3%;房地产开发投资3790万元,同比增长110.6%。按产业类型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7.64亿元,同比下降9.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58.95亿元,同比增长19.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1.35亿元,同比增长41.7%。
五、 市场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27亿元,同比增长13.7%。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6.12亿元,同比增长21.4%。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34.76亿元,同比增长17.4%;零售业实现零售额8.49亿元,增长38.3%;住宿业实现零售额0.44亿元,下降22.1%;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43亿元,增长42.9%。
六、 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外贸出口总额47524.18万美元,同比下降1.0%,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355万美元,同比增长12.1%。
七、 交通、邮电、旅游
全年完成公路货物周转量373726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4.9%;公路旅客周转量35742万人公里,增长16.9%;水上旅客周转量106万人公里,同比下降7.8%。邮电业务营业收入完成11427.47万元,其中邮政业务营业收入完成6100.99万元。全年国内旅游人数68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3亿元。
八、 财政、金融
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64186万元,增长38.2%。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41076万元,增长34.2%。在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29003万元,增长32.7%。全年财政支出318176万元。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07.88亿元,增长16.9%;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7.90亿元,增长23.4%。
九、 教育、卫生、科技
年末全县学校总数112个,在校学生总数59226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1430人,普通中学29所,在校学生19956人,小学82所,在校学生37840人。
全县有527所医疗卫生机构,其中:医院3个,卫生院22个;拥有执业(助理)医师1041人,注册护士915人。
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28.87亿元,同比增长65.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90亿元,增长14.1%。
十、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指常住本县半年以上人口)79.3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5.05万人,城镇化率31.57%。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根据2014年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11.18元,比上年增长11.1%。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97.10元,比上年增长9.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67.22元,比上年增长11.7%。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县城镇新增就业587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46709人,比上年增加905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41.25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91725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12824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14712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13182人。全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286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2373人。
注: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资料来源: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采用全市调查数据;对外经济数据来自县商务局;交通数据来自县交通局;邮电数据来自县邮政局和县电信公司;旅游数据来自县旅游局;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县金融办;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县卫生局;城乡居民收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随县调查队;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数据来自县人社局;最低生活保障数据来自县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