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为重点,围绕“圣地车都”和“三个随县”建设的总体目标,大力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总体战略,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社会事业,保障改善民生,统筹推进全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呈现出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201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2.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8.4亿元,增长4.7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66.72亿元,增长13.8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7.33亿元,增长14.37%。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39.1:43.2:17.7调整为38.3:43.8:17.9,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1.43亿元,同比增长25.3%;其中 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1.24亿元,同比增长28.7%;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89.92亿元,同比增长1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0597万元,同比增长35.9%。外贸出口全年完成4.89亿美元,同比增长175.6%;直接利用外资完成2100万美元,同比增长39.5%。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为102.5%。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4.2 %,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0.5%,衣着类价格上涨1.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费类价格上涨1.0%,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1.9%,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跌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5%,居住类价格上涨1.8%。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有:工业基础薄弱,财政总量偏低,人均指标落后,经济结构有待优化,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节能减排、资源环境压力仍然较大。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00.6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4%;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58.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78%。粮食种植面积13.86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32万公顷;粮食产量91.07万吨,增产2.05万吨;棉花种植面积0.6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017万公顷;棉花产量0.85万吨,增产0.025万吨;油料种植面积1.28万公顷,增加0.03万公顷;油料总产量2.4万吨,增产0.17万吨。
2013年全县主要农产品产量
表1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 产 量 | 比上年增长% |
粮 食 棉 花 油 料 花 生 油菜籽 蔬 菜 食用菌 | 91.07 0.85 2.40 1.31 0.79 44.87 4.56 | 2.31 2.99 7.53 6.66 9.05 1.05 6.11 |
当年造林面积0.71万公顷,零星植树达到1041万株,木材采伐量1.61万立方米。
畜牧、水产业稳步增长。肉类产量14.3万吨,比上年增长6.3%,生猪出栏104.23万头,增长4.22%,牛出栏5.33万头,增长7.34%,羊出栏28.89万只,增长6.2%,家禽出笼4239万只,增长9.24%;水产品产量达到3.94万吨,增长5.03%。
农村用电量19714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38%;化肥使用量8.73万吨,增长0.7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2013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为210个,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9.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58%。完成工业总产值284.01亿元,同比增长21.26%。其中: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135.4亿元,同比增长17.9%,农产品加工中纺织服装加工实现产值32.92亿元,同比增长15.62%;采矿及建筑用石加工业实现产值81.95亿元,同比增长24.84%;专用汽车及零部件加工业实现产值33.21亿元,同比增长16.17%。
工业产销衔接较好,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277.9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490.85%,总资产贡献率55.27%,资本保值增值率126.74%,资产负债率30.73%,成本费用利润率12.35%,劳动生产率322013元/人.年。全县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0.41亿元,比上年增长18.26%。
建筑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县资质以内建筑企业6个,完成施工产值2.89亿元;建筑单位施工房屋面积30.9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9.75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1.43亿元,同比增长25.3%;其中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1.24亿元,同比增长28.7%;房地产开发投资1800万元。按产业类型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8.47亿元,同比增长25.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33.49亿元,同比增长24.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9.28亿元,同比增长46.1%。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92亿元,同比增长14%。分城乡看,城镇实现零售额62.06亿元,同比增长14.5%;乡村实现零售额27.86亿元,同比增长12.9%。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5.55亿元,同比增长15.0%;零售业实现零售额56.63亿元,增长13.0%;住宿业0.47亿元,增长23.7% ;餐饮业7.27亿元,增长23.4%。
六、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外贸出口总额48906.5万美元,同比增长175.6%,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100万美元,同比增长39.5%。
七、交通、邮电、旅游
全年完成公路货物周转量325404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5.7%;公路旅客周转量30572万人公里,增长10.9%。邮电业务营业收入完成10194.22万元,其中邮政业务营业收入完成5558.22万元。全年国内旅游人数65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9.8亿元。
八、财政、金融
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46461万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597万元。在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21825万元。全年财政支出291422万元。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9.8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2.07亿元。
九、教育、卫生
年末全县学校总数109个,在校学生总数57162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1319人;小学在校学生35843人。
全县有531所医疗卫生机构,其中:县级医院3个,乡镇医院22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796张,卫生技术人员1715人,其中:执业医师590人,注册护士644人;药剂人员134人,检验人员137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97.58万人。全县常住人口(指常住本县半年以上人口)79.4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3.09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04.6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9759.36元,增长12.53%。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8907元,同比增长11.4%。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县城镇新增就业3853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1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22899人;失业保险职参保人数达3628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14226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12923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98.49%。全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0172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1854万人。
注: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结果,如有与定案数据不一致,以统计资料数据部分所列数据为准。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