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随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13-03-22
  • 【字体:    



(2013年3月)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围绕构建“活力随县、魅力随县、和谐随县”的总体目标,秉承和发扬“解放思想、实干兴县、艰苦创业、迎难而上”的随县精神,大力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发展战略,沉着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抢抓机遇,砥砺奋进,全面完成了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工业经济不断壮大,文化旅游全面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201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6.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4%。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3.22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8.83亿元,增长19.3%;其中工业增加值完成57.84亿元,同比增长18.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4.09亿元,增长8.1%。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40.3:42.1:17.6调整为39.1:43.2:17.7,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2.8亿元,同比增长40.8%;其中 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0.8亿元,同比增长44.7%;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78.07亿元,同比增长1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3022万元(含长岗),同比增长39.2%。外贸出口全年完成1.81亿美元,同比下降29.2%;直接利用外资完成1505万美元,同比增长45%。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8672.38元,同比增长13.02%。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为103.2%。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5.5 %,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1.7%,衣着类价格上涨2.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费类价格上涨1.2%,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2.2%,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跌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7%,居住类价格上涨2.4%。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有:财政收入偏低,人均指标落后,经济结构有待优化,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节能减排、资源环境压力仍然较大。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3.2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3%。粮食种植面积13.5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8万公顷;粮食产量89.02万吨,增产1.41万吨;棉花种植面积0.65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08万公顷;棉花产量0.83万吨,增产0.04万吨;油料种植面积1.25万公顷,增加0.04万公顷;油料总产量2.21万吨,增产0.03万吨。

   2012年全县主要农产品产量

表1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棉  花

油  料

花  生

油菜籽

茶  叶

水  果(不含果用瓜)

蔬  菜

89.02

0.83

2.21

1.23

0.72

0.17

5.99

44.4

1.61

5.2

1.6

-0.7

8.8

10.3

0.3

5.6

全县当年造林面积0.77万公顷,零星植树达到1028万株,木材采伐量1.47万立方米,减少14.7%。

畜牧、水产业稳步增长。生猪出栏100.01万头,同比增长8.4%;水产品产量达到3.57万吨,增长9.5%。

农村用电量18189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1.04%;化肥使用量8.67万吨,增长1.5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2012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为179个,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3.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完成工业总产值224.7亿元,同比增长25.3%。其中:农产品加工业共实现产值113.89亿元,同比增长23.1%,占规模工业产值总量的57.2%;采矿业实现产值61.3亿元,同比增长21.65%,占规模工业产值总量的27.2%;汽车配件加工业实现产值23.9亿元,同比增长35.79%,占规模工业产值总量的10.6%。

工业产销衔接较好,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县工业完成销售产值219.12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5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471.38%,总资产贡献率52.34%,资本保值增值率169.19%,资产负债率34.92%,成本费用利润率13.70%,劳动生产率290911元/人.年。全县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5.45亿元,比上年增长112.8%。

建筑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县资质以内建筑企业5个,完成施工产值1.45亿元,比上年增长52.4%;实现营业利润610.1万元,税金606.7万元。建筑单位施工房屋面积21.6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2.77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2.8亿元,同比增长40.8%;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40.8亿元,同比增长44.7%;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07.07亿元,增长59.3%,占500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的76%,投资结构继续优化。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07亿元,比上年增长16%。分城乡看,城镇实现零售额55.41亿元,同比增长13.7%;乡村实现零售额22.66亿元,同比增长11.6%。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0.21亿元,同比增长10.7%;零售业实现零售额52.06亿元,增长12.8%;住宿业0.31亿元,增长40.9% ;餐饮业5.49亿元,增长23.9%。

六、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外贸出口总额18144.22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9.2%,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505万美元,同比增长45%。

七、交通、邮电、旅游

全县公路总里程3606公里,农村通村公路行政村比重达100%。邮电业务营业收入完成9160.52万元,其中邮政业务营业收入完成4856.52万元。全年国内旅游人数589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1.6亿元。

八、财政、金融

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36024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3022万元。在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6178万元。全年财政支出239871万元。(数据含长岗)。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7.57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0.84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4.21亿元,其中工业贷款余额6.51亿元。

九、教育、卫生

年末全县学校总数111个,在校学生总数66118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5882人;小学在校学生40236人。

全县有545所医疗卫生机构,其中有5所县直医疗卫生机构(含1所二级甲等医院),18所镇卫生院,6所卫生院分院,37所卫生院门诊部,397所村集体卫生室,82所社会办医疗机构。公立医疗机构有干部职工2356人(在职在岗1557人,退休79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397人(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465人、初级职称919人,其他等级6人)。另有注册乡村医生1050名。开放病床1462张,每千人口拥有床位1.49张。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97.28万人,常住人口79.3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1.97万人,城镇化率27.69%。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71元(采用全市数据);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8672.38元,增长13.02%。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5952元。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县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32.1万人,参加城镇失业保险人数2.71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03万人。全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1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2万人。

十一、环境保护

空气环境质量有所提高。2012年,我县空气环境质量全年达标天数为341天,达标率为93.2%。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