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督查情况的通报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23-02-08
  • 【字体: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政务服务水平,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2023年1月30日至2月3日,县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围绕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体系建设要求,组织督查专班对全县20个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开展了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专项督查活动。现将督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服务场所建设标准化

各乡镇能围绕政务服务场所标准化建设要求,结合2023年“强县工程”重点任务清单,推进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其中,三里岗镇便民服务中心已完成改建项目并投入使用;安居镇便民服务中心已启动改建项目;柳林镇便民服务中心新建项目已进入装修阶段,基层服务场所建设力度持续加大,服务效能有效提升。

(二)服务事项实施标准化

根据省市县镇村五级事项清单,结合省市下沉服务事项,各乡镇能明确自身行政职权范围,通过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领取镇级181个政务服务事项、村级62个服务事项。建立政务服务事项动态调整机制,对镇村两级政务服务事项实施动态调整,并按照事项基础要素标准化要求,通过湖北省政务服务网统一发布实施。

(三)服务场所管理规范化

一是服务场所布局进一步完善。围绕服务场所办公区、休息等候区、自助服务区、政务公开区建设要求,各乡镇能结合场所面积实际,合理调整功能区设置,服务质效和群众办事体验感得到提升,其中,澴潭镇采用回字形窗口布局、殷店镇设置休息等候区,赢得了广大企业群众的一致好评。二是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为促进服务场所规范化运行,持续发挥服务效能,各乡镇围绕“管好人”和“办好事”,建立服务场所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工作纪律、服务态度及事项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作出明确要求,场所规范化运行得到进一步保障。

(四)服务评价运行规范化

为进一步获取群众反馈意见,各乡镇以提升服务质效和办事体验为主线,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广泛收集企业群众反馈信息,线上通过政务服务平台设置申请、办结两个评价环节,线下设置“群众评”评议扫码牌,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广泛收集评价意见。截至目前,线上线下共收集4482条反馈信息,其中满意4482条,满意度达到100%。

(五)便民服务举措便利化

一是减材料、减时限成效显著。能按照省市工作要求,结合事项特性,对已实现免提交的申请材料通过“免提交”“硬减”等形式进行标注,线上线下不再收取相关申请材料;个体工商户设立等事项已实现当日申请、当日办结。二是“一次性”告知有效落实。各窗口能根据事项办理频次,为企业提供纸质一次性告知书,明确事项申请渠道、申请材料、办结时限,真正实现窗口业务办理“只跑一次”。三是潮汐窗口功能发挥显著。大部分乡镇能根据特定时间段内办理频次高的业务增加潮汐窗口,满足群众业务申请需要。其中,尚市镇便民服务中心为集中办理身份证业务的九年级学生增加潮汐窗口、工作人员、休息座椅,赢得广大家长学生称赞。

二、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场所建设力度不大

万福店农场便民服务中心使用面积有限,导致民政、医保、退役军人等事项不能完成进驻,企业群众办事需求无法得到保障,影响工作正常开展。

(二)服务场所管理力度不大

各服务场所虽然制定了管理制度,但部分乡镇执行不严,没有形成良好的工作闭环,导致制度形成虚设。如部分窗口工作人员上班时间存在看视频、看菜谱等无关工作事情;便民服务中心没有配备签到册,请销假登记簿,日常未履行登记手续,个别乡镇服务场所甚至存在提前一天签到现象。

(三)综合服务模式落实不到位

一是部分服务窗口标识牌仍采用部门窗口标识,与现行建设综合窗口建设要求不相符。二是窗口工作人员对综合窗口工作职责不了解,不能跨部门受理其他业务,没有发挥综合服务效能。

(四)事项进驻不彻底

目前,新街镇、淮河镇派出所业务未进驻、万福店农场退役军人、民政、医保等业务未进驻,未实现镇级政务服务事项进驻率达到100%的省定工作目标。

(五)政务服务平台应用不够

除市场监管、医保、民政等业务必须使用政务服务平台外,其他可以使用平台受理业务的窗口未通过平台场景化收件功能受理办件,仍采用传统线下收件方式受理,导致镇村两级办件无法实现全量感知。

(六)宣传力度不大

对政务服务工作宣传力度不大,好的做法、经验没有及时宣传推广,没有在当地形成良好的政务服务氛围。

三、工作要求

(一)加大服务场所建设力度

要结合自身实际加大服务场所建设力度。一是已启动新建或改扩建工程的乡镇,要加快工程进度,尽快投入使用。二是服务场所面积无法满足事项进驻和群众办事需求的乡镇,要尽快启动新建或改扩建工程,尽快满足企业群众需要,为下一步工作推进提供基础。三是服务场所布局要进一步完善,要站在提升群众体验的角度,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满足办公需要的同时,对服务场所进行科学、温馨化布局,让办事群众有宾至如归的体验。

(二)加大服务场所管理力度

一是要严格按照服务场所管理制度要求,落实上下班、请销假等工作制度,服务场所要明确大厅负责人并常驻大厅,上班签到、请销假要有台账,严禁在同一时间抽调大量工作人员参加其他活动,严禁出现工作人员迟到早退、缺岗、不在工作状态等现象。二是要加大窗口工作人员考核力度,每季度、每年要对窗口工作人员综合表现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年底考核重要依据。

(三)加大综合窗口建设力度

坚决不打折扣地落实综合窗口设置,镇级所有窗口设置为综合服务窗口。一是废弃部门窗口工作牌,采用综合窗口工作牌,并注明跨部门事项名称,统一在服务场所显著区域公布服务场所各综合窗口业务办理一览表,引导群众到相应窗口办理。二是落实综合窗口职责,要科学分配各窗口跨部门受理事项,原则上一个综合窗口受理业务不得少于2个部门。

(四)加大事项进驻力度

未完成事项进驻的乡镇要加快事项进驻力度,尽快完成省定工作目标,已完成进驻的要确保业务能持续开展,严禁出现“明进暗不进”现象。

(五)加大政务服务平台应用力度

要充分认识使用政务服务平台的意义,了解群众业务办理产生的数据是大数据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除派出所、卫健等必须使用专用系统受理、审批的部门外,其他可通过政务服务平台的部门要统一使用平台受理群众办件,为政府工作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六)加大政务服务宣传力度

各乡镇要加大政务服务工作宣传力度,对好的工作经验、工作举措以及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事例进行宣传报道,通过广泛宣传,打造良好基层政务服务形象。

附件: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督查问题清单

随县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                       2023年2月3日

单位

发现问题

厉山镇

窗口电子显示屏显示部门窗口内容。

高城镇

服务指南未更新。

殷店镇

1.部分窗口保留部门标识牌;2.签到手续不规范,有提前一天签到现象;3.7号窗口上班时间看菜谱。

草店镇

1.部分窗口保留部门标识牌;2.医保综合窗口空岗;3.值班日志未按时登记。

小林镇

1.便民服务箱内药品单一;2.服务指南未更新。

淮河镇

1.部分窗口保留部门标识牌;2.派出所事项未进驻。

万和镇

1.2号窗口外出未履行请假手续;2.5号窗口上班时间看小说。

吴山镇

9号窗口未摆放评议扫码牌。

唐县镇

1.1号综合窗口未摆放评议扫码牌;2.预留窗口过多。

尚市镇

1.1号窗口工作人员外出未履行请假手续;2.服务指南未更新。

新街镇

1.外出参加活动人员较多,且未履行请假手续;2.每日签到手续履行不到位;3.派出所业务未进驻。

安居镇

1.4号综合窗口工作人员上班时间看视频;2.服务指南未更新。

环潭镇

1.个别窗口工作人员未摆放评议扫码牌;2.场所标识不规范。

洪山镇

个别窗口评议扫码牌未面向群众摆放。

三里岗镇

1.外出人员未履行请假手续;2.办事指南未更新。

柳林镇

1.部分窗口保留部门标识牌;2.2号窗口未摆放评议扫码牌;3.市场监管综合窗口空岗且未摆放评议扫码牌。

均川镇

1.部分窗口仍保留部门标识牌;2.服务指南未更新;3.请假人员未履行请假手续。

万福店农场

1.退役军人,民政,医保等业务未进驻;2.服务指南待更新;3.自助终端未开机。

县经济开发区

工作制度内容中场所名称错误,内容应为“随县经济开发区便民服务中心”。

太白顶风景区

1.部分窗口保留部门标识牌;2.公安综合窗口未摆放评议扫码牌;3.未见便民服务箱;4.窗口无一次性告知书。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