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党(总)支部、各村(居)委会、镇直各单位:
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同意,现将《草店镇城乡环境整治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草店镇委员会办公室
草店镇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4月28日
草店镇城乡环境整治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指示精神,巩固疫情防控成效,加快恢复经济社会发展秩序,补齐我镇在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来的城乡环境治理短板,经镇党委政府同意,决定在全镇城乡开展环境整治,着力提升城乡环境品质。具体方案如下: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城乡环境整治的重要指示和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恢复经济社会发展秩序,持续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达到镇容有序、交通畅通、卫生整洁、环境优美的整治效果,推动文明草店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一)属地为主,齐抓共管。坚持属地管理与部门联动相结合,统筹解决好“点”“线”“面”的问题。形成“点上的问题,属地解决;线上的问题,部门解决;面上的问题,联合解决”的工作机制,促进城乡环境整治工作有序推进。
(二)问题导向,全面整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重点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难点、痛点,以不卫生、不整洁、不方便、不安全等“脏、乱、差”问题为切入点,全面开展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经营秩序、市政设施、户外广告、不文明行为等专项整治行动,促进城乡环境大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大改善。
(三)健全机制,长效管控。将整治行动与疫情防控、精神文明创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爱国卫生运动相结合,改善环境与提高素质相结合。总结前期“环境秩序整治”阶段工作经验,不断巩固整治成果,完善管理制度,形成长效机制,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整治顺利开展,成立草店镇城乡环境整治指挥部,镇党委书记王剑任指挥长,人大主席李明运、党委副书记罗勇,党委副书记胡逍影,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闵凤坤,党委委员、副镇长陈高峰,党委宣传委员、武装部长刘新,党委委员、派出所所长杜伟任副指挥长,党政办、经贸办、城建办、宣传办、农办、派出所、国土资源所、市场监督管理所、文化馆、水利水产服务中心、卫生院、供电所、邮政、电信、各村(居)委会为成员单位。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政办,由周庆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四、整治重点
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分为镇区环境整治、农村环境整治两个部分,同步安排、协同推进。
(一)镇区环境整治重点
1、加强镇区各街道环境整治。重点解决花坛、树林、角落等卫生死角的垃圾清理,清除主次干道边的砖头瓦屑,进一步优化垃圾桶(箱)转运频率;加大垃圾桶、垃圾箱的清洁、消毒、维护力度,对破损的环卫设施进行修护或更换。加强园林绿化管理,开展增绿补绿、增花添彩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及时查处圈占绿地、损绿毁绿等违法行为。进一步优化市政设施配置,对路灯、花台、护栏等设施进行维修和提档升级。加大破损设施、地面的修复力度,全面提高城镇夜间照明水平。加强户外广告管理,严格审批程序,对破损的门头广告、立柱式广告牌、跨街广告牌等进行更新,对无人管理的广告牌、墙体、封面广告进行拆除,对一店多牌、店外广告牌进行清理。整治建筑物之间各种横跨电缆线,采取贴墙、捆扎等方式,着力解决城镇“蜘蛛网”乱象。加大商户出门、出窗、占道经营、噪音扰民管理力度,严禁占用非机动车道,还路于民,进一步规范经营秩序。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解决主次干道环境秩序重点、难点问题。
2、加强香菇大市场及公共场所环境综合整治。全面香菇大市场排查市场给排水设施,确保市场内产生的粪便污水有效处理;排查消防安全设施,确保能正常使用;排查供电设施,确保无安全隐患。加强市场周边环境整治,全面取缔占道经营、倚门出摊、乱拉乱挂、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等现象,清理卫生死角、暴露垃圾、污水外溢等,确保市场周边道路整洁通畅。禁止野生动物交易和活禽交易。对乡村公园、文化广场、超市、临街商铺等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治理,定期检查并及时并督办整改。
3、加强各小区人居环境整治。各小区管理单位要做好的卫生保洁工作,定期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大检查。加强小区户外广告、“牛皮癣”清理,提高小区自治能力,对居民开展健康卫生教育,做到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爱护公共设施、规范停靠车辆、有序摆放物品。镇直单位所属小区由各单位负责,其他小区由小区开发商或管理单位负责;对于无法找到开发商及管理单位的小区,各属地村(居)要主动补位。
4、加强河道两侧环境整治。认真做好与“河长制”有关工作的衔接,及时清理水面漂浮物及河岸两侧垃圾杂物,严防污水污物排放至河道。
5、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和无害化处理。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推进源头减量,施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等措施,着力提高镇区垃圾分类工作质量。推动各镇直单位生活垃圾分类,提升垃圾分类覆盖率。
6、加强镇区道路通行秩序整治。整治机动车乱停乱放乱象,清理长期占道“僵尸车”;加强镇区车辆规范管理,严查“黑车”及残疾人三轮车等违法经营行为。加强打通“生命通道” 集中治理。重点清理消防车通道违法停放车辆,违章搭建构筑物或者设置摊位,违法设置铁桩、石墩、水泥墩、限高杆、架空管线等固定障碍物。对占用、堵塞消防车通道的车辆、摊位,督促社会单位当场清理,督促劝导居民群众当场自行挪移,清除障碍;对不能当场挪移的车辆、构筑物和固定障碍物,督促管理使用单位及时整改,确保畅通。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对参与劝导的志愿者开展定期培训,提升志愿者素质和形象。
7、加强建筑工地规范化整治。建筑工地必须按照统一标准规范设置围挡,围挡不得占用消防通道,围挡面积30%以上刊播公益广告,确保整洁美观。建筑材料堆放整齐,建筑垃圾不得摆放在工地围挡范围外,确保施工环境井然有序。建筑工地脚手架设置规范、安全、美观。建筑工地出入口必须硬化、整洁,设置安全文明施工标语,杜绝车辆夹带泥沙污染路面。运输车辆必须车容整齐,不超重、不超高,密闭运输,做到无撒漏、无扬尘。
(二)农村环境整治重点
1、持续推进“五清一改”工作。加强环境卫生治理,根除杂物乱放、垃圾乱丢、污水乱排、墙面乱贴等“四乱”现象,确保房前屋后整齐干净,庭院清洁卫生。全面清除公路、铁路沿线内的存量垃圾,确保乱象不复发。对可视范围内有碍观瞻的破旧房屋、残墙断壁、牛棚、猪栏、厕所和侵占土地的违章建筑坚决予以拆除。
2、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为抓手,重点做好村域水源、森林绿地、土壤田地保护,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以及改水、改厨、改圈等工作。试点垃圾分类,完善村域保洁机制,全力推行“户分类、村保洁、镇收集、县运处”四级城乡环卫一体化处理模式。
3、持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作用,深入推进乡风文明“1234+”工程,为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建立长效机制。开展“健康进万家”活动,运用微信公众号、村村响、单位电子显示屏、微信群等平台,加大对传染病防控知识和健康常识的科普宣传,宣传禁食野生动物的法律法规,宣传垃圾分类。大力倡导使用公筷公勺,摒弃“一双筷子吃全桌”的陋习。发挥村、居委会“红白理事会”“环境卫生监督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引导群众移风易俗。组织开展“醉美庭院”、“文明家庭”等评选等系列活动,充分调动农户积极性。
五、(一)高度重视,精心谋划。各村(居)各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站位。主要负责人亲自抓,明确专班和专人负责,对照本方案主动认、细化方案、清单式管理,积极作为、切实履责。各村(居)按属地管理原则,在各自的主战场发挥主动力,展示大作为。各单位要依照各自的职能,主动下沉、主动服务。
(二)广泛宣传,全员参与。各村(居)各单位要制定宣传方案,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在全镇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要及时宣传整治成效,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群众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
(三)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积极争取并整合资金、项目,统筹安排、形成合力,建立政府主导、集体补充、村民参与、社会支持的投入机制,保证整治的资金需求。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多种方式,引导部门、企业、社会组织、村民通过捐资捐物、结对帮扶等形式,支持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的设施建设和正常的运行管护,保证环境整治的可持续发展。
(四)强化考核,督查问责。要加强问题梳理与督办考核,打好问题交办、责任整改、整改问责“组合拳”。镇党委政府将成立联合督导组,开展定期检查、定期督办、定期通报,以强有力的手段督促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将环境整治成效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目标考核。对工作推诿扯皮、不作为、慢作为的单位和个人,转交纪检监察部门予以追责问责。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