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街镇十四五工作规划
  • 来源:
  • 编辑:
  • 发布时间:2022-02-02
  • 【字体: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新街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跨越发展关键期和创新活力迸发期的最重要时段。基于此,“十四五”时期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主动融入市县两级发展战略,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特色发展不动摇,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总抓手,深挖近郊优势资源潜力,激发干事创业动力,凝聚全面共建合力,加快推进“四镇”战略,把新街建设成现代农业大镇、电子工业新镇、生态休闲美镇和乡村治理强镇,奋力在随县新时代发展格局中走在前列、做好示范,确保在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着力谱写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宏伟新篇章!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今后五年全镇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努力实现“四个日新月异”。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综合经济实力日新月异。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地方财政收入力争在“十四五”末翻两番。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加快产业集聚,强力推动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快速发展。

(二)坚持系统思维,提升城乡建设质效日新月异。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不断完善,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全镇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积极打造康养生态休闲观光小镇和“近郊后花园”。

(三)坚持人民主体,促进民生事业发展日新月异。坚持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民收入渠道拓宽,镇村居民教育、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不断完善,打造一个人民安居乐业、老有所养、病有所依、精神富裕的繁荣小镇。

(四)落实依法治理,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日新月异。以建设廉洁、服务、法治型政府为目标,切实转变作风,全面提升效率,树立良好政府形象。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等工作水平不断提升,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防范化解公共卫生风险。

今后五年,我们要围绕“四镇”战略,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聚焦“四个日新月异”的发展目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深入实施“四个坚定不移”,确保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一)坚定不移推进四镇战略,腾笼换鸟提升乡镇生命力

建设现代农业大镇。一是抓好随州香稻发展机遇。依托全镇10万亩耕地、7万亩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优势,主动融入全市“两香一油”产业规划,大力发展香稻产业,力争5年新增4万亩种植规模。积极推动“新街大米”争创国家地理保护标志,以天夏农业为龙头带动产业融合发展,继续鼓励发展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农业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水平。二要紧扣重点调整产业结构。分区分片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在河源片区,充分发挥联合村辐射作用,五年内调整发展2万亩优质林果基地,培育百万棒香菇木耳产业;在集镇中心片区,充分发挥凤凰寨村示范作用,以点串线、连线成片,种植艾草、地瓜蒌、连翘、黄精等中药材,建成万亩中药材基地;在前进片区,充分发挥苏湾村、姜湾村示范作用,培育发展集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特色产业综合体。

建设电子工业新镇。一是打破要素瓶颈制约,着力提升产业发展空间,推进土地成片开发、成块利用,盘活存量、做大增量,为项目落地和产业聚集提供最充分的基础保障。二是加快推动产业聚集。依托荷花街现有资源,加强基础配套服务,推进镇域内7家电子厂向荷花街迁移,建设电子工业园区。依托厉均路及随县高铁站的交通优势,规划建设500亩现代工业园区,培育镇域经济“小老虎”。三是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大力推动产业招商、全民招商、以商招商,吸引在外能人返乡创业,优化营商环境。

建设生态休闲美镇。一是全面构建“东西并进”的发展空间格局,打造两条精品生态休闲旅游线路:东部依托炎帝大道,在苏湾村、姜湾村打造1000亩太空莲基地,建设康养中心,把新街打造成助推炎帝生态文化旅游区发展的新增长极;西部以河源店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为中心,推进联合村美丽乡村建设,挖掘整合乡居民宿等旅游元素,刷黑拓宽新黑公路,与澴潭镇柏树湾村、黑屋湾水库连线发展,打好“乡情牌”,奏响“红色曲”。二是深挖旅游潜力,多方引进社会资本发展观光游、采摘游、康养游,引导农业种植向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推动产业融合。

建设乡村治理强镇。一是结合爱国卫生运动、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常态化开展村庄整治行动。二是持续推行“访议解”“逢四说事”“一约四会”,助力乡风文明深入人心。三是深入推广“枫桥经验”,打造一批省级示范村、整治村,持续推动“平安新街”“平安乡村”建设。四是探索以新思维、新办法推动农村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优化村“两委”班子结构,激发农村改革发展的思维活力、后劲潜力和攻坚战斗力。

(二)坚定不移改善民生事业,不遗余力汇聚群众凝聚力

完善基础设施体系。通过提升村镇载体功能,不断改善全镇交通环境,重点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街道环境秩序整治,不断推进农村垃圾分类试点、农村污水处理等工作。持续促进网络全面升级,着力推动5G网络全面覆盖。陆续推动天然气管网入户,奋力为“主干互联、区域成网”的构架格局夯实基础。配套推进集镇建设,绿化、美化集镇,打造集镇景观。进一步增设非机动车停车点,规范镇区机动车停放,提升镇容镇貌管理水平。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深入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加大教育投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全面落实低收入困难家庭学生上学补助政策,营造优质的教育环境。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改造力度,完善基层医疗机构配套设施,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完善镇村文化广场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全面落实稳就业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好公益性岗位开发等就业扶持政策。继续强化社会保障,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以及各类社会保险;全面落实救助政策,关心帮助低保户、五保户、军烈家属、孤儿、单亲家庭等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

(三)坚定不移完善社会治理,久久为功压实大局牢固力

完善优化治理机制。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核心地位,遵循党组织领导、村民自治、村务监督的闭环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干部工作绩效考核制度,不断调动工作积极性,形成交办事项有回音、任务安排有落实的良好局面。

加强平安新街建设。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机制,强化信访积案化解和群众信访件的办理,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调动群众广泛参与,营造良好的社会治理氛围。加大镇村综治中心建设投入,健全农村治安防控体系,扩大治安监控覆盖范围,坚决维护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大力抓好农村“一约四会”示范点建设。充分调动工会、妇联、团委等群团组织的积极性,开展多种形式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营造精神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争先建设一批文明示范村,带动全镇乡风文明水平不断提高。

(四)坚定不移加强自身建设,蹄疾步稳加强政府战斗力。

坚持作风建设,打造廉洁政府。继续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活动,组织谈心谈廉活动,定期讲廉课、学廉规、观廉片;规范乡村两级财务管理,严控“三公”经费;从严要求干部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以及市、县有关作风建设规定,深入开展纠风工作;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长效机制,加强思想教育和纪律约束,加大反腐倡廉力度,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

坚持执政为民,打造服务政府。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听取群众意见,真实反映群众愿望。进一步提高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水平,确保政府工作在阳光下运作,以廉洁奉公的政府形象当好表率,以务实勤政的工作态度执政为民。

坚持依法行政,打造法治政府。健全完善乡、村干部学法机制,全面开展普法教育,提升全体干部法治意识。完善重大事项行政决策机制、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提高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水平。健全集体资金监控制度、村组事务公开制度,加强村务财务的依法管理和公开力度。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